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麻婆豆腐的歷史淵源是什麽?

麻婆豆腐的歷史淵源是什麽?

麻辣豆腐

清朝末年,成都萬福橋碼頭旁邊有個小飯館。老板娘麻臉,人們叫她陳麻婆。

***5張

麻辣豆腐

同治元年(1862),陳麻婆接待了壹批碼頭工人和搬運工,店裏東西不多。就在快打烊的時候,又來了壹批,讓老板做幾個又熱又便宜的菜。陳麻婆店裏看不到任何食物,只剩下幾盤豆腐和壹點牛肉末。現在買菜肯定不行,太晚了。陳麻婆急中生智,把豆瓣剁碎,加入豆豉,在油鍋裏翻炒。加點湯,放下切成兩厘米見方的豆腐片,加入其他調料,放入香脆的牛肉末,勾芡汁液,出鍋後再在豆腐上撒壹把胡椒面。

壹鍋色香味俱全,麻、辣、燙、嫩、鮮的豆腐上桌。

這群人都吃得鼻子冒汗,煮了幾碗飯,吃了個圓滾滾的肚子,開心地大叫。

後來那些苦人就開始口口相傳,大家都知道陳麻婆做的豆腐好吃,熟,省錢。來的人越來越多,結果就成了陳家的特產。

因為這種豆腐又麻又辣,老板娘也叫陳麻婆。於是,這道豆腐菜就叫陳麻婆豆腐。

順河街是成都的北大門,是木材集中的地區。街上幾乎家家都是木材店。就算有三兩個,也不是做木材生意的,也是靠木材為生。

原來馬夫人姓文,是北門火神廟醬園大掌櫃七姑娘。她的昵稱是喬喬。她在世上有三個哥哥,三個姐姐,都資質平平。

只有喬喬長大成人,但花瓣就像她的臉,柳葉就像她的眉毛。她有壹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身材玲瓏有致,只是神太窄,粉嫩的臉上撒了些白色的麻子,卻是那麽的嫵媚動人。

十七歲那年,我嫁給了順吉木材公司的第四掌櫃陳誌豪。婚禮後,這對年輕夫婦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愛。正因為如此,大嫂和二嫂在嫉妒中有意無意地傳播壹些流言蜚語。時間長了,對她很寵愛的婆婆漸漸罵她冷落。

她的三個哥哥和三個嫂子,以前都是從婆婆和小姑家跑出來的,在幾百裏外的重慶又開了壹家藥店。大概是受了這兩個人的影響,夫妻二人暗中商量妥當,弄了少量現金和三間臨街的房子,離開了陳家的老窩。

三條街的房子,壹條自己住,另外兩條還是租給原來的羊肉店和豆腐店。四個掌櫃的人去20裏外的馬家磨坊負責壹個壓榨間,每天早出晚歸。白天,她用針線打發孤獨,整天閉門造車,過著甜蜜的生活。

第二年春天,小姑淑華因為和二姑吵架,壹氣之下離開父母,投靠了四姑。從此姑姑和嫂子相依為命,日子充滿了歡聲笑語。馬家磨壹帶全是油坊。

成都附近三角地區的人多從事油菜籽的種植和榨油,稱之為油菜籽,而這些油菜籽大多集中在馬家榨油。

店主善良真誠。壹兩年後,他已經從稱油、分油的管事升到了購銷收錢的辦事員。他只要處理好事件,對那些可憐的搬運工就極其同情和仁慈,絕不會讓苦力們白白付出血汗。

她家住的地方是馬家跑進城的必經之路。大部分搬運工都把這裏當成了中轉站。為了感激四位店主的好意,他們經常送些自己的東西作為回報。雖然壹再拒絕,但窮人重禮輕仁,所以收到後,喬喬總是從左邊的商店買些羊肉,從右邊的商店買些豆腐,煮壹盤兩個小菜作為回報。

這幸福的生活剛剛過去十年,不幸的命運卻落在了她身上。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十五日,金堂馬家渡四掌櫃翻船,從此她失去了心愛的丈夫,從此她失去了人生的夢想。

淑華看出她很孤獨,有十年的依賴感。雖然已經十九歲了,但她還是舍不得離開困境中非常愛她的四嫂結婚。當然,這種情況發生後,陳家和溫家都派人來接他們回去,但都拒絕了。他們知道這碗閑飯不容易吃。

剛開始的時候,父母家雖然有些微的支持,但是杯水車薪。為了生計,兩個妯娌不得不面對現實,打開大門,為生計打拼。兩人都擅長針線活,會剪會剪,但附近的人並不富裕。除了過年,他們很少加衣服。靠這門手藝謀生不是個好主意。

好在這個中繼站每天還是人來人往。那些種榨油的“菜農”和賣油做苦力的“搬運工”,無論是熟識的還是剛認識的,都很感激四個店主當年的恩情,看著他們開著店,依然每天來歇息。有的帶點飯,有的點菜,空手的在隔壁兩家店。買些羊肉和豆腐,洗幹凈煮熟,就可以飽餐壹頓了。每個人都特意留了壹口,足夠阿姨早晚兩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