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鈉進入人體後會分解成谷氨酸和鈉。谷氨酸也是味精的美味部分,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之壹。除了味精和蠔油,很多蔬菜和肉類中也含有谷氨酸,如西紅柿和豆類。對於人體來說,谷氨酸沒有致癌作用,但卻是必需的。
谷氨酸是無毒的。加熱的焦谷氨酸鈉呢?據傳谷氨酸鈉加熱到120℃時會產生焦谷氨酸鈉,可致癌。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焦谷氨酸鈉致癌,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致癌物清單中也沒有。
味精加熱到壹定程度,只會失去原有的味道。事實上,最初的谷氨酸鈉是由食物發酵而來的。首先從谷物的澱粉中提取谷氨酸,然後進壹步精制谷氨酸鈉。國際食品添加劑委員會經過20年的研究,確認谷氨酸鈉是壹種可靠的調味料,不存在致癌問題。
第二,蠔油不放冰箱也會致癌。除了加熱,網上還有人說“蠔油等調味品要冷藏保存,否則會變質,有致癌風險”。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壹下蠔油的成分。
從蠔油的配方表可以看出,蠔油中確實沒有“牡蠣肉”,其主要成分是牡蠣汁,即牡蠣肉的濃縮提取物。蠔油後面是白糖、谷氨酸鈉、鹽等配料。因為蠔油是從蠔油中提取的,所以除了具有獨特的牡蠣香味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
蠔油的瓶子上通常寫著“存放於陰涼幹燥處,開蓋後請冷藏”。這是因為蠔油的性質不穩定,其營養成分在高溫環境下容易氧化,開蓋後會成為微生物的“食物”,容易變質。食用變質的蠔油對健康有壹定的負面影響,但不代表會致癌。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五元的蠔油和五十元的蠔油,買哪個好?無論什麽產品,品牌,原料,工藝不同,它的價格都會不壹樣。蠔油也是便宜不好吃。貴壹點是不是更放心?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渠道。實體店盡量選擇連鎖超市或便利店購買,網購時選擇大品牌或某品牌的官方渠道,更有保障。
2.成分列表。配料表是按照內容排列的。如果不太在意價格,盡量選擇壹、二次蠔油搭配的蠔油,但價格較貴。
3.實施標準。網購時可以在“規格包裝部”查看產品的執行標準,超市購買時可以直接看瓶身。以GB、GB/T、SB/T、SC/T開頭的項目可納入采購範圍。GB代表強制性國家標準,GB/T代表推薦性國家標準,SB/T代表內貿行業標準,SC/T代表水產行業標準。
蠔油有“3不吃”,需要牢記。蠔油用途廣泛,但也是禁忌。如果食用不當,也會影響健康。
沒有儲存就不能吃蠔油。如果打開後沒有及時放入冰箱,下次拿出來吃的時候,已經聞到壹股刺鼻的味道,說明已經變質,應該及時扔掉。
對海鮮過敏的人不能吃。蠔油的主要成分是蠔油。雖然是多精的,但是主要原料是海鮮,所以海鮮過敏的人不能吃蠔油。
不要吃太多的蠔油。蠔油好吃,但同時含鈉高。兩勺蠔油(20g)約為2.5g鹽,食用鹽過多與高血壓、胃病等疾病密切相關。用蠔油調味時,要減少鹽的用量。
蠔油不致癌,但要合理使用,適量食用。做菜的時候,大量的調料會讓食材失去原有的天然香味,妳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