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的種植方法
品種選擇
(1)德州小火茄子
植株直立,株高70多厘米,植株展開70厘米。第七節天生茄子。果實小,扁圓形,紫紅色。果肉致密,單果重450克。抗病能力強。
(2)絞股藍
生長勢弱,株高50-60 cm,展開度70 cm左右。壹般5-6片葉子開始開花。該品種葉片大而圓,果實球形,果色深紫色,果肉淺綠白色,肉質緊密,單果重150-250g,為幹熟品種,但抗病性差,不耐汾。
(3)紫花茄
早熟品種,生長勢強,株型緊湊,坐果能力強,果實膨大快,卵圓形束,色澤黑紫色鮮艷,肉質細嫩雪白,單果重500克左右,品質優良,商品性好,抗病性強,耐低溫。
(4)茄子
中早熟,植株生長勢強,株高70-80 cm,單株果多,果實圓形,有紫黑色光澤,肉質細嫩,單果重400-700 g,品質優,產量高。
播種育苗
春季盆栽的適宜播種期為2月上旬。播種前,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不斷攪拌。水溫降至30℃時,靜置6-8小時。清洗後,用濕布將種子包好,放在25-30℃下催芽,待大部分種子發白時即可播種。播種前要給營養缽澆水,水量要通過營養土浸透,不能積水。每個營養缽裏放壹粒種子,蓋上壹層1 cm厚的種子泥。播種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溫度控制在18-20℃。最好選擇直徑25厘米左右的花盆。
經營
溫度和照明度
茄子具有高溫、光照的特點。最適營養生長期為白天20-28 ℃,夜間65-20℃。開花結果期白天應在22-30 ℃,夜間不低於15’。當溫度高於30℃或低於15℃時,會影響茄子的授粉、受精和正常生長,從而引起落花落果。
(2)肥料和水管理
茄子生長期長,需要充足的肥料。氮肥主要用在生長前期,結果期需要更多的氮肥。磷鉀肥配施可增加用量。壹般要求在結果初期施肥壹次,第壹批果實采收後噴施0.5%尿素和0.5%磷酸二氫鉀,施肥2-3次?生長期保持土壤幹、濕、幹,大量結果後灌溉。
(3)其他管理
為了改善茄子的通風透光條件,應去除第壹朵花以下的側枝。茄子第壹、二果采收時,基部應去掉過多的黃葉和老葉,以減少病害的發生和營養的消耗,增加植株的抗逆性。
(4)蟲害控制
茄子主要病害為棉花枯萎病和條紋葉枯病,可采用科陸800倍液、世高1500倍液、加樂農800倍液防治。主要害蟲
有蚜蟲、葉蟬(紅蜘蛛),可用殺蟲1500倍液、毒死蜱800倍液防治。
茄子育苗技術
摘要
茄子茄子苗生長緩慢,尤其是在溫度不足的情況下,培育早熟苗比較困難。苗齡壹般需要85-90天。
為了防止塌苗和枯萎病,除了註意保持適宜的夜土溫度外,還可以用?五代臺灣特工?(即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鋅等量混合)進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使用8-9克無菌土。應與床土混勻,用藥後適當增加灌水量,防止藥害。床土要肥沃,不容易幹。
播種
茄果類的育苗基本相同,育苗方式為溫室、溫床或陽床。但是茄子發芽很難加速,需要高溫。播種前,將種子用55-60℃的溫水焯水,邊澆邊攪拌,待溫度降至20℃左右時停止攪拌,浸泡壹晝夜後取出,擦掉種子上的粘液,用清水沖洗幹凈,放在25-30℃的地方加速發芽。發芽期間,環境濕度應保持在85%,以30%為宜。播種時,要用溫水將苗床澆透,然後將種子均勻地撒入苗床,蓋上0.8- 1cm厚的細土。播種後立即扣拱棚,夜間覆蓋稭稈地膜保溫。出苗前,床溫白天保持在26-28℃,夜間保持在20℃左右,約4-5天可出苗50%-60%。出苗後及時降溫,白天25℃左右,夜間15-17℃,多雲。
分離幼苗
當幼苗有2 ~ 3片真葉時,即可分苗。苗木主要分陽床或塑料拱棚。床土要肥沃,特別是要保持壹定量的速效氮肥。另外,每株幼苗要預留壹定的營養面積,10cm?10cm合適。分苗後立即用塑料拱棚覆蓋,夜間用草地膜密封,並保持壹定的高溫(可達20-25℃)。延遲出苗後開始通風降溫,白天25℃,晚上15℃,晴天中午特別註意防高溫?燒苗?。如果苗床肥力不足,應配合澆水追肥。苗床板結可以用小齒耙松土,播種前10天給幼苗通風,但也要防止凍害。壯苗標準為16-23cm,葉片5-7片,莖粗0.5-0。7cm合適。
育苗
A.育苗地和播期的確定:山西省日光溫室冬春茄子壹般在6月中旬5438+10月播種。茄子為了早點上市,需要培育苗齡長的大苗,壹般是90-100天。
b、浸種催芽:首先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用水量為種子量的5-6倍,不斷攪拌,保持55℃水溫10-15分鐘,然後將種子浸泡在其自然下降的水溫中8-12小時。茄子種皮厚,吸水困難。如果種子沒有充分發酵,就比較難發芽。首先要用0.2-0.5%的堿溶液沖洗並用清水反復沖洗,然後浸泡至種皮幹凈無粘液。也可將種子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後再浸泡。浸種過程中,每隔5-8小時換水1次。當種子充分吸水後,用清水沖洗幹凈,取出,用多層濕布或麻袋布包裹,甩幹水分,放入容器中,放在溫暖的地方加速發芽。茄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5-35℃。由於袋內溫度和氧氣不均勻,種子會發芽不均勻。所以最好用變溫來加速發芽。壹天最適溫度30℃占8小時,20℃占16小時。5-6天後,75%的種子會變白,整齊發芽。發芽期間要經常翻動種包,有助於種皮的氣體交換。
C.播種:茄子生長需要高溫,最好用播種箱在溫室裏播種。這種方法可以隨意移動,方便調節溫度和光線。首先在播種箱內鋪壹層3厘米厚的營養土;第壹次澆足水,水滲下去後,撒上壹層細土,在母豬或溝裏播種,播種後用1 cm厚的細土覆蓋,再用塑料薄膜覆蓋,種子出土時及時移走。
d、苗期管理:播種後要求室溫25-30℃,光照均勻,5-6天後出苗。八成芽出土後,白天室溫要降到20-25℃,晚上降到20℃。超過28℃時,通風要適度,通風量不宜過大或過強。當室溫降至20℃左右時,停止晾曬。當子葉已經展開,第壹片真葉被指出時,白天可提高室溫25-27℃,夜間16-18℃,地溫18-20℃,以促進其真葉順利生長,直至移栽。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情況下,茄子長勢良好。水分不足時,花芽分化晚,結果期推遲,早期產量降低。茄子種植移栽前壹定要澆足底層水,然後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適當補水,滿足其生長需要。茄子幼苗對光照條件要求嚴格,充足的光照不僅有利於花芽分化,還能使幼苗的生長發育順利進行。光照不足時,花芽分化晚,幼苗白長,出現畸形花,直接影響產量的形成。為了改善采光條件,秧箱可以向南傾斜采光。增加移植用營養紙袋的面積和合理的排放密度也能改善光照條件。
E.移栽:茄子的根系再生能力差,難以產生新根。壹般在花芽分化開始前,壹次只能將幼苗的2-3片真葉移栽到營養紙袋中。用營養紙袋育苗是比較好的保護茄子根系的方法,但是在配制營養土的時候要註意多加氮肥。移植前1-2天用水灌滿營養紙袋,以紙袋底部濕潤為準。移栽時,將幼苗從播種箱的疏松土壤中抖出,沿根部栽入營養紙袋中,不得彎曲。茄子種植時,壯苗的標準是:幼苗株高18-20cm,葉片6-7片,70%以上的茄子有芽,莖粗壯,根紫紅色,根系發達。
田間種植
A.種植前給畝施基肥5000斤,翻面耙平,然後做成寬60-65厘米,高15厘米的高壟。然後,在田埂上開兩條淺淺的溝,給腳底澆水。水滲下去後,按株距30-40厘米的要求種植,然後在高壟上的兩條淺溝中間取土封溝。適宜的種植深度是秧丘與地表平齊。每畝種植3000-4000株幼苗。
B.種植時間應該是寒流剛過的預熱期。根據北方氣候條件的規律,選擇這個種植期,可以保證幼苗種植後3-5天的晴天,有助於緩苗。栽植當天,應在10 ~ 14高溫期進行。
經營
A.茄子種植後最大的困難是地溫不足,種植後低溫季節要加強防寒保溫。種植後7-10天,保持室溫在30℃以上,以提高地溫,補充夜溫,盡快緩苗。並盡量保持地溫穩定在16-18℃。緩苗期過後,植株開始正常生長,要註意每天揭簾見光。如果光線不足,很容易導致落花。延遲幼苗生長後,茄子開花,進入結果期。這時要註意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白天把室溫降低到25-30℃,晚上降低到15-17℃,使茄子開花結果,枝繁葉茂。當室溫超過25℃時,會啟動適當的通風,排除室內過多的濕氣,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光照強度,減少落花。即使是陰天,也要堅持適當的戶外換氣,但要特別註意風量和戶外時間。
B.茄子種下後,用慢苗水澆水,等茄子長到3厘米時再澆水,然後澆水施肥。第壹次施肥和澆水量可以大壹些,每畝用硫酸銨10-20kg或糞肥1000kg。當茄子開始膨大時,進行第二次施肥,然後在10-15天內施肥1次。這樣壹來,中後期就不可能缺水缺肥了。
C.茄子是喜光作物,但難以滿足冬春日光溫室自然光照栽培的需要,導致植株生長徒勞,柱頭花短,果實畸形。因此,除了每天清掃大棚屋頂外,還需要懸掛反光簾,縮小大棚中後部的光照差距,增加光照強度。
D.茄子開花前2-3天將25-30ppm2,4-D施於果梗或噴花,每朵花只處理1次,不能重復或灑在葉片上。
E.及時修剪枝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茄子膨大後,去掉茄子下面發芽的側枝和下部老葉,把第二個果實(番茄)下面的伏器官芽擦掉。
F.結果高峰期應適當增加肥水用量,壹般7-10天澆1倍水,化肥和有機肥交替使用。同時增加通風,滿足光合作用的需要,促進果實成熟。
4.茄子在果實發紫發亮時盡早采收,提高早期產量,增加產值。采收時,最好從果柄處切開,以減少磕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