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紅綠燈魚肚皮朝天怎麽回事

紅綠燈魚肚皮朝天怎麽回事

樂魚網|紅綠燈魚飼養及繁殖難度

紅綠燈魚又名紅蓮燈魚、霓虹燈魚、紅綠霓虹燈魚、紅燈魚,原分布於秘魯、亞馬遜河支流、哥倫比亞、巴西。全身籠罩著青綠色光彩,從頭部到尾部有壹條明亮的藍綠色帶,體後半部藍綠色帶下方還有壹條紅色帶,腹部藍白色,紅色帶和藍色帶貫穿全身,光彩奪目。在不同的光線下或不同的環境中,其色帶的顏色時深時淺。 紅綠燈魚因體色極為艷麗,有熱帶魚中“皇後”的美稱,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壹種熱帶魚品種。

1形態特征

紅綠燈魚又叫霓紅燈魚,也稱紅蓮燈魚,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上遊,有“稀世之珍”之稱。紅綠燈魚全長3~4厘 米,鰭不大,尾鰭呈叉型。臀鰭比背鰭長,胸鰭圓扇形。體色異常鮮艷

紅綠燈魚

,魚體上半部為壹條明亮的銀藍綠色縱帶,在魚體下半部由部附近開始至尾部為火紅色,當它遊動時,身體時紅時綠的亮光,有如霓虹燈,故名。

2種群分布

這種魚原來十分稀少,直到1952年在日本繁育成功,才成為普通人家的“案上客”。 紅綠燈魚喜歡在22~24℃,偏酸性,低硬度的水中生活,喜食活餌料。紅綠燈膽小,適宜單養,如混養必須與體型,習性相近的魚壹起放養。飼養環境要求安靜,不要有電視機音響等幹擾。 紅綠燈為卵生魚類。家養條件下較難繁殖。它的繁殖要求為:水溫25~26℃,pH值為5.6~6.8,硬度0~1度,水中溶解氧含量在7毫克/升以上,繁殖缸大小為60×20×20厘米,缸內有棕絲或金絲草作為魚卵承接物,環境要求昏暗安靜。

3體形和習性

紅綠燈魚

紅綠燈魚體型嬌小,全長3~4厘米,鰭也不大。體色突出在側線上方有壹條霓虹縱帶,從眼部直至尾柄前,在光線折射下既綠又藍,尾柄處鮮紅色,遊動時紅綠閃爍。養幾十尾紅綠燈魚,如觀焰火。背鰭位於背中部,臀鰭較延長至尾柄後方,各鰭均透明。

紅綠燈魚性情溫和而膽小,是生活在中下層魚,對飼養環境要求比較高。紅綠燈魚喜歡22~24℃水溫,弱酸性,pH6.4~6.8,硬度4~8度軟水的老水。故在飼養中要少換水,換水量亦宜少,環境安靜,避免強光直射。對餌料不苛求,魚蟲、水蚯蚓、幹飼料都肯攝食。紅綠燈魚喜歡集體活動,育幾十尾壹群,它們將整日歡快泳遊。

4飼養特點

性情溫和,易飼料,喜在水族箱的中下層成群不停地遊動,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飼養水溫22~24攝氏度,水質微酸性軟水,水色要求清澈透明。餌料以小型活食為主。其喜在光線暗淡的水族箱中生活,禁止在強光下照射。日常飼養的水質以舊水為主,不宜過多地加入新水;否則易患白點病。

紅綠燈魚性情溫和而膽小,喜群遊,是典型的底層魚,對飼養環境要求比較高,生活適宜水溫22~24攝氏度,水質要求弱酸性軟水(pH6.4~6.8,硬度4~8),飼水要保持陳舊清澈、少換水,環境要安靜,避免強光直射,水族缸中宜多植壹些狹葉類的水草,缸底鋪以暗色底質。其它餌料並不十分苛求,壹般鮮活餌料及工餌料均可餵養。

1:如果沒有條件保持魚缸水溫的話,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要經常給魚足夠的日照。

2:在魚缸裏面放壹些白米石和壹些水草,但記住水草壹定要適當。

3:餵食方面可以投點魚蟲或者白面饅頭,但每次要少餵、勤餵。

5生長繁殖

雌雄鑒別

紅綠燈魚雌雄的主要鑒別方法為:發育成熟的紅綠燈魚雌魚腹部膨大,而雄魚體形較窄瘦。產卵期因雌魚腹內懷卵,魚腹呈肥圓狀,雄魚體形依舊。

繁殖特點

紅綠燈魚6月齡進入性成熟期,8~10月齡為最佳繁殖期。在30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魚缸底鋪滿頭發絲草。水溫柔5~26度,水質pH 5.6~6.5,其調節器節應緩慢進行,使親魚有壹個適應過程(或選用水質極軟的雙蒸水,調節pH,充氧備用)。將壹對親魚於傍晚時放入,雌魚壹般第二天黎明孵出仔魚,4~5天後仔魚遊動覓食。雌魚每次產孵200~300粒。

紅綠燈的繁殖較難,主要表現在繁殖水質要求較高和仔魚的護理要求較特殊。繁殖用水需選用極軟的蒸餾水,然後用磷酸二氫鈉將水pH調節到5.6~6.5,再用較大氣泵充氣2~3天,將其灌入大口玻璃羨瓶中備用。在大口玻璃瓶(口徑90毫米、高180毫米、深130毫米)底

紅綠燈魚

鋪壹層尼龍網板(網眼大小應不使親魚穿過),網板上再鋪少許頭發絲草,每瓶中放入壹對親魚。為提高產量,孵化室內通常需要50~100只玻璃瓶。

傍晚時,將壹對對親魚放入玻璃瓶中,瓶周圍用紙遮擋,造就壹個光線暗淡的環境。壹般第二天即開始產卵,上午10時左右觀察壹次。凡產好卵的親魚應立即撈出,尚未產卵的親魚可繼續留在瓶中,如第三天或第四天親魚仍未產卵的瓶也應撈出。產卵期間親魚要停食,以免使水質變壞。對已產過卵的瓶,應集中在壹角,晚上9~10時進行壹次人工揀卵工作,將瓶內的未受精的白卵用吸管全部吸出,受精卵集中在30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魚缸中孵化,而孵化缸所用的水,是將產卵瓶內上層較清吉的水集中倒入,因紅綠燈的繁殖用水是微酸性的高度軟水,必須采用舊水作為孵化用水,不可用新水取代。每只缸中集中卵400~500粒,經48小時孵出仔魚,水溫始終保持在25度,缸的四周最好用紙糊貼,以免光線太強導致仔魚畸形。

6餵養方式

由於仔魚細小,遊動量較小,餌料到嘴邊才能進食。開口餌料,將蛋黃灰水用200網目網具過篩後,用吸管壹滴滴地投餵,等過壹段時間,仔魚遊動正常時,再改餵150網目網具篩選過的蛋黃灰水。由於仔魚生長緩慢,故攝食蛋黃灰水的時間較其他小型品種長些。此外,仔魚的孵化水質水性極軟,且水溫與日常飼養水溫完全不同。待仔魚長到5毫米時,在50厘米x4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內存部分水溫相同的日常飼水,將仔魚連水壹起集中在水族箱中,使仔魚慢慢地適應日常用水的水質。這時仔魚可以投餵小型魚蟲,可在水中溶入土黴素1~2片,以防止細菌感染,待幼魚體表有紅綠色澤時,再轉入長80厘米或長100厘米的大水族箱飼養,直到長成為成年魚為止。

紅綠燈本來就是壹種比較脆弱的熱帶魚,比較膽小,喜歡多水草的陰暗、寧靜環境,如果光線太強,魚缸空間太擁擠,都會造成它們的體質下降。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是壹種不太好伺候的小魚:正常水溫要保持在22~24℃之間,pH值必須在5.8~6.8的範圍內(酸至弱酸性),飼養水體必須是軟質的老水,不能經常性換水。要做到這些,運作良好的水族箱附屬設施(尤其是控溫和循環過濾系統)和調控水質的能力是必需的。放養紅綠燈的水族箱往往要借助大量的水草來幫助調節水體微生態,保持水的清澈和必要的酸、軟度,而水草作為背景來襯托魚兒反倒成了次要目的。如果不能滿足上述條件中的壹項或幾項,它們常會“突然”死亡——由於身體代謝障礙的原因。因此有壹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海外和港臺出版的有關水族的書上,都把紅綠燈列為容易飼養的熱帶魚,但國內大陸地區的水族迷們真正能養好這種魚的卻並不多,原因就在於水族箱和水族用品配套程度上有差異,高級的水族箱

紅綠燈魚

很容易將水質調節和保持在合適的範圍內,而即使在國內規模較大的水族店裏也很難買到調節水軟硬度的藥品,養好這種魚常要靠足夠的經驗來彌補設施上的不足。 應該說,在把所有水指標調節到合適狀態的情況下,在水草箱中養這種魚不需要操心,甚至沒有經驗的人也能應付: 每天(或隔天)投餵少量飼料,讓魚群能在10分鐘內吃完。紅綠燈喜歡的食物是浮遊生物等小型活餌,也能吃品質較好的商品飼料; 每隔半月左右換掉少量的陳水,加入經晾曬的自來水或蒸餾水至原水位。 換水以抽底汙為主,每次換水的量不宜超過總量的1/3,以免水質發生較大的變化。

在具有穩定飼養條件的情況下,這種小魚能活10年,在水族箱中繁育也不難,繁育需要的條件是:

1、酸性軟水;

2、保持26℃左右的水溫;

3、供它們的沈性卵附著的細絲水草;

4、保證孵化的成功的較暗光線。

雌魚每次產卵百余粒,雄魚隨後給卵授精。產後要及時撈出親魚,或用軟管將受精魚卵吸到遮光容器中孵化。仔魚在24小時後孵出,其後2~3天後,仔魚才開始遊動覓食。屆時撤掉遮光物,保持昏暗光線,並餵給適口的“灰水”。仔魚在6個月左右達到性成熟。

雖然紅綠燈性情溫和,可以跟別的小型溫和熱帶魚混養,但是考慮到保持水體生態穩定和清澈的需要,壹般不跟別的魚***養,或者只選擇生活要求十分近似的其它脂鯉科小魚進行混養。

7燈魚介紹

燈科魚:燈科魚泛指如:紅綠燈、黑燈、寶蓮燈、霓虹燈、玫瑰刺鲃、黑白線(企鵝魚)、玻璃拉拉、黑/紅裙、藍眼睛、紅鼻剪刀、頭尾燈、玻璃扯旗、紅十字、檸檬燈、紅鉤、黃鉤、鯧魚、各種鉛筆魚、金絲魚、斑馬、虎皮……等等。

它們的習行大同小異,對水溫和水質的ph值十分敏感,均喜愛酸性的弱軟水,適宜養殖的最佳水溫度均為22~28℃,喜愛食碎細、幹燥的餌料,經常投餵小型水蚤、灰水等活餌可保

紅綠燈魚

持魚體光和色澤。對魚的健康也十分重要;

在飼養的水族缸中宜多種植水草和沈木、假山等飾物加以點綴。

它們均怕強光和幹擾,尤其是不要驚嚇它們。在日常管理中要十分註意水質和魚體的變化,要時常清理水缸。常放硝化細菌。但切記不要和燕魚及大型魚類混養。燈魚是廣大魚友、草友最喜歡的魚種,市面上的燈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