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鳳尾草簡介

鳳尾草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中藥大辭典鳳尾草3.1鳳尾草別名3.2來源與產地3.3性味與歸經3.4功能主治3.5化學成分3.6鳳尾草藥理作用4全國中草藥匯編鳳尾草4.1拼音名稱4.2鳳尾草別名4.3來源4.4性味4.5功能主治4.6用法用量 本草鳳尾草5.1來源5 .2拼音名稱5.3英文名5.4別名鳳尾草5.5來源5.6原始形態5.7生境分布5.8栽培5.9性狀5.10化學成分5.11鳳尾草的藥理作用5.654 38+02鑒別5.13加工5.14性味 20摘錄6參考附件:1鳳尾草方劑;2 .中成藥鳳尾草;③古籍中鳳尾草1拼音;fèng wi cáo m 40。

2英語參考鳳尾蕨。[朗道漢英詞典]

胡格諾蕨[湘雅醫學詞典]

3《中藥大辭典》鳳尾草為中藥名稱,來源於對植物名稱和事實的考證[1]。

3.1鳳尾草別名:遮蔭草、金雞尾、雞腳草、井口邊草、鳳尾草[1]。

3.2來源與產地鳳尾草的全草或根。鳳尾蕨科[1]。分布於華東、中南及河北、陜西、甘肅、四川、貴州等地[1]。

3.3歸經性味淡,微苦,性涼[1]。入肝、腎、大腸經[1]。

3.4功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毒[1]。

1.治療濕熱痢疾、腹瀉、黃疸、淋證、帶下、鼻衄、吐血、血尿、便血、崩漏、感冒發熱、咽喉腫痛、乳腺炎[1]。煎服:9 ~ 18g [1]。

2.治療腮腺炎、疔瘡、濕疹,搗碎鮮品;蕁麻疹,鳳尾草,鹽少許,水煎[1]。

3.5化學成分全草含有多種紫檀素及其衍生物,包括芹菜素7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1]。還含有鞣質、甾醇、氨基酸和酚類成分[1]。

3.6藥理作用體外試驗,該湯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誌賀菌和傷寒沙門氏菌有抑制作用[1]。

4《全國中藥材收藏》鳳尾草4.1拼音名fè n ɡ w ě i c m 4 o

4.2鳳尾草別名:吉焦草、金雞尾草、井口草、井邊鳳尾、井田草、鳳尾草、指甲草。

4.3來源本品為鳳尾草的全草。鳳尾蕨科。它可以在所有季節收獲,清洗,新鮮或幹燥。

4.4性味淡,微苦,性涼。

4.5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用於痢疾、腸胃炎、肝炎、尿路感染、感冒發燒、咽喉腫痛、白帶、崩漏、農藥中毒;外用治療外傷出血,燒傷和燙傷。

4.6鳳尾草的用法用量為0.5 ~ 1;適量外用,新鮮全草搗碎,塗於患處。

4.7備註(1)用於痢疾、腹瀉,可與辣蓼、馬齒莧配伍。治尿淋、濕熱帶下,可與徐變、滇麥、海金沙、碎米蕎同用。治咽喉腫痛,可與板藍根、板藍根同用。用於血尿、便血、痔瘡出血,可與側柏葉、大薊、大薊、藕炭、蒲黃炭等配伍使用。可與半枝蓮、半邊蓮、藤梨根合用,用於治療胃癌和腸癌。與垂盆草、田基黃、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錢草配伍,可用於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4.8摘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5《中華本草》鳳尾草5.1出自《植物名實考辨》

5.2拼音姓名ɡ w ě i c m: o

5.3英文名為Chinese Brake Herb、Herb of Chinese Brake、Herb of Huguenot Fern、Herb of Serrulate Brake、Herb of Spider Brake。

5.4鳳尾蕨別名井口邊草、小金鳳尾蕨、山雞、野雞、山雞、紫草、山雞、山雞、山雞、野雞、綠蕨、山雞、蜈蚣、佩蘭、金雞、金錢草、蜈蚣、金雞。

5.5來源:為鳳尾蕨的全草或根。

拉丁動植物礦物名稱:鳳尾草。

收獲和儲存:全年均可采收。

5.6原生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70cm。地下莖粗壯,密被線狀披針形黑褐色鱗片。葉簇生,葉柄長523厘米,灰棕色或稻草色,無毛;孢子囊的孢子葉羽狀分裂兩次,頂部綠色,底部淺綠色,中軸線上有寬翅。羽片37對,對生或近對生。上羽片無柄,不分裂,頂端逐漸變細,長線形,全緣。上面的羽片最長,下面的羽片有柄,羽狀分裂或基部有12個裂片。羽狀半裂的有少量羽片。無孢子囊的營養葉葉片較小,2重羽片較寬,線形或橢圓形,邊緣有鋸齒。孢子囊呈線形,附著在孢子葉羽片的下邊緣。孢子囊覆蓋在葉緣之外,是膜狀的。

5.7棲息地分布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00米以下的石灰巖裂隙或墻縫或井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山西、陜西等地。

5.8栽培1。氣候土壤: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光照強,適合在溝壑、墻壁等潮濕的地方栽培。

2.種植:單株繁殖,春季挖出母根,分穴種植,間距58厘米。壹般大型植物可分為35簇,覆土壓實,澆水。

3.註意生長期除草,旱季澆水。

5.9特質1。特質識別商品Dozza是小捆的。整個草長2570cm。根狀莖短,褐色,下面有叢生的須根,上面有叢生的葉,葉柄薄,有角,褐色或黃綠色,長430厘米,易折斷,葉草狀,壹度羽狀,灰綠色或黃綠色;不育葉羽片48厘米,邊緣有不規則鋸齒。可育葉長36cm寬,邊緣反折。孢子被生在羽片的下邊緣。輕微的呼吸,清淡或微澀的味道。

2.葉表面顯微鑒定:上下表皮細胞垂壁呈波狀,下表皮有氣孔和少量腺毛。氣孔主要為不定式,有34個附屬保衛細胞。腺毛頭部有23個細胞,長91125μm,直徑1833μm,細胞內有褐色分泌物。沒有把手。

孢子囊長圓形或類圓形,直徑約320μm,環帶呈長方形,外壁薄,內壁和側壁增厚。球囊46個細胞,2排,不同長度。孢子極面觀呈三角形,直徑3347μm,近極面有三條裂紋,具結節狀或顆粒狀紋飾,遠極面紋飾大而厚重。

5.10化學成分地上部分含紫檀素)B,C,F,O,S,紫檀素C3Oβ葡萄糖苷,2β,15α二羥基對映體16貝殼杉烯(2β,15α二氫entkaur 16烯),2β,16α二羥基對映體貝殼杉烷(2β,16α二羥基貝殼杉烷),cret

5.11鳳尾草的藥理作用該湯劑在25%濃度下對福氏誌賀菌和舒爾氏誌賀菌無抑菌作用(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和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50%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誌賀氏菌和傷寒沙門氏菌有抑制作用。

2.抗腫瘤作用:全草或根醇提取物腹腔註射對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別為3%、33%和33%、40%。

5.12鑒別取本品粗粉1g,加甲醇100ml,水浴回流提取10min,加熱過濾。取1ml濾液,加入45滴鹽酸和少量鎂粉,溶液為橙紅色。(檢查類黃酮)

5.13加工清洗:去雜清洗。烘焙:幹凈的原料,新鮮的或幹的。采集加工:可四季采集,洗凈備用。

5.14口味清淡;微苦;寒冷

5.15大腸歸經;心;肝經

5.16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涼血止血;消腫解毒。主痢疾;腹瀉;浸出濁度;取下來;黃疸;癤腫毒;喉蛾;淋巴結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熱驚厥;蛇和昆蟲咬人;吐血;出血;尿血;便血;創傷性出血

5.17鳳尾草口服用法用量:煎服,915g,鮮3060g;或者搗碎果汁。外用:適量,搗實。

5.18註意虛寒證。

1.《顏路本草》:老人不宜多服,性寒。

2.《閩東本草》:孕婦、寒痢、息痢不宜服用。

5.19各校討論1。《生藥材》:洗癤、癤、痔、散毒、敷瘡。治蛇咬刀傷,止血生肌,酒配春汁,渣敷患處。研藏治氣痛。

2.《嶺南本草集錄》:曬幹為末,治氣痛、熱痛。

3.植物名稱與事實考證:治五淋,止小便疼痛。

4.《分類藥材》:治壹切熱毒,消腫,清火。治療癰瘡、乳癰、淋證。

5.中國藥用植物誌:止瀉。

6.《貴州民間驗方藥集》:解熱利尿。治療小兒驚風,夜哭。

7.《廣西藥用植物誌》:清大腸肺熱。治熱痢牙痛,止吐血。

8.中國藥用植物圖說:治療疥瘡。

9.《泉州本草》:治濕熱,小便不通,血淋,咽喉腫痛。

10.湖南藥理學:治療營養不良,感冒,視力模糊。

1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涼血。治療菌痢、腸炎、外感發熱、尿路感染、白帶、腮腺炎、疔瘡、濕疹。

12.江西草藥:治療淋巴結核,鼻出血和便血。

13.上海常見中草藥:治療黃疸型肝炎、扁桃體炎、遺精和蟯蟲病。

5.20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