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天麻才能獲得高產呢?生物學特性;天麻喜氣候涼爽、濕潤的環境。在疏松、高含腐殖質、透氣性、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天麻無根也無葉,它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靠與蜜環菌***生,由蜜環菌供給養分。繁殖方法;塊莖繁殖。先要進行菌材培養。於夏秋二季,選樺木、青岡等植物直徑6~13厘米的樹幹,鋸成60~80厘米的小節,每隔6~10厘米砍壹深至木質部的斜口,相對兩側也可各破壹口或左右兩側各砍壹三角形口。將木材平放壹層於挖好的地窖內,用腐殖質土填滿材間縫隙,均勻地撒上菌種;如果用老菌材培菌,可每隔兩根新材放根菌材。 依法鋪3~4層,然後淋較多清水,蓋土15~20厘米。 2~3個月後,便可長出菌索,供栽天麻使用。
於11月至第二年春3~4月,選發育完好,色澤正常,無損傷,個重10克以上的白麻作種,將培育好的菌材順坡排放在窖內,兩菌材間留5~8厘米距離,用腐殖質土填於菌材間,埋沒菌材壹半,在緊靠菌材的兩側,每隔10~12厘米放種麻1個。栽後,兩菌材間加放與菌材長度相等的新短棍,然後用腐殖質土蓋過菌材3厘米。若栽2層,依法再鋪放菌材種壹層。最後覆土6~10厘米, 再蓋壹層草或落葉。通常每根菌材下種量以8~10個種麻為宜。如果白麻不足,可用細小天麻(米麻) 作種,每根菌材可栽米麻20個以上。天麻袋栽技術:先進行培養基及菌種的制備。
原種培養基(鋸末80%,麩皮14%,石膏1%,馬鈴薯3%,蔗糖1%,磷酸二氫鉀1%);生產種培養基(碎木屑54%,鋸末30%,麩皮10%,石膏1%,馬鈴薯3%,蔗糖1%,磷酸二氫鉀1%)的制備方法是,將馬鈴薯切碎煮熟後,用紗布包裹,將馬鈴薯汁擠入適量水中,隨即加入蔗糖和磷酸二氫鉀使之溶解;鋸末、麩皮、石膏粉混勻後將上述溶液拌入即可。培養基含水量60%~70%。將原種培養基裝入廣口瓶中,稍用力壓實,用棉塞塞緊,置高壓滅菌鍋中滅菌1小時,冷卻至室溫後,接入蜜環菌母種,於18~26℃條件下培養25~30天,菌絲及菌索即可長滿。
生產種培養基裝入15厘米x4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裝袋高度為袋高的壹半,稍用力壓實後, 向袋內放壹棉塞,於棉塞處用繩紮緊, 滅菌,冷卻後接入原種,於18~26℃條件下培養,25~30天後播種天麻。播種前, 先制備培養料,將稻殼、鋸末、沙土按1:2:1的比例混合均勻,拌入2.5%的福爾馬林,用塑料袋密封滅菌2天,晾曬1天後,兌水調節濕度為60%~ 70%。制備好後,將裝有生產種的蜜環菌袋口打開,播入種麻4~5個,然後填入培養料至離袋口5厘米,仍用原法封口。將袋口朝下排放於分層支架上,袋上覆蓋薄膜以保持濕度。期間,室內溫度保持18~ 26℃,空氣相對濕度保持70%~80%。每天通風1次。
種子繁殖。於6月上中旬天麻果實成熟後,分批采收。采回的種子立即播種。播種前須人工袋栽培養萌發菌。目前多采用樹葉袋裝培養,4~5月培養,播種時使用。播種可采用窩播,窩大0.5平方米,深30~50厘米,先在窩底鋪壹層10~20厘米未腐爛而經水泡過的落葉。撕開袋中菌葉,將種子均勻撒在菌葉上,壹邊撒壹邊翻動菌葉。每袋菌葉播入5~10個果實種子量。然後將帶有種子的菌葉均勻撒入窩中,每窩撒壹袋菌葉, 在菌葉上擺放蜜環菌菌材,最後用土覆蓋即可。為了提高產量,於播種後次年春天,可進行分栽,每窩分栽2~3窩,分栽時將商品窩與種麻窩分開栽植,以便於管理采收。栽培方法。要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度40%左右。越冬前要加蓋厚土,並加蓋樹枝防凍;夏季要排水防澇;春秋季應清除窩上雜草,接受陽光,增加窩溫。病蟲害防治。
天麻常見的病蟲害有雜菌感染、蠐螬、介殼蟲和蚜蟲等。雜菌感染。發生嚴重時能抑制蜜環菌生長,也會感染天麻塊莖,使之腐爛。防治方法是嚴格選擇沙土和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菌材及菌種嚴格挑選,不能有雜菌感染;菌材間隙用透氣性和保濕性良好的填充物填實;註意排水,防止地面積水。蠐螬。為害天麻塊莖。 防治方法是安裝黑光燈誘殺成蟲,減少產卵數量;整地和栽種、收獲天麻時,發現蠐螬及時消滅。介殼蟲。為害天麻塊莖。 防治方法是整地和收獲天麻時,發現介殼蟲及時消滅。蚜蟲。為害天麻花薹、花序。防治方法是用40%樂果乳劑2000~3000倍液噴殺。以上介紹的就是天麻的高產種植方法,利於此方法種植天麻,四年後每公頃可收獲塊莖18000公斤,折幹率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