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已經在去年月的同壹時間破30元/斤大關,壹斤豬縮水2倍多。因此,豬肉市場大幅下跌。目前批發市場豬肉批發均價已跌破10元關口,市場走勢幾乎達到去年6、7月份的歷史低點。
另壹方面,因為國際糧價波動,國內小麥、玉米、豆粕價格不斷突破新高,尤其是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後,糧食危機迫在眉睫。
擔心黑海港口停運,擔心其他國家為了安全減少糧食而限制糧食,市場焦慮情緒頻發,導致全球糧價飆升。
目前小麥已經突破新高14,玉米均價飆升至1.5元/斤,豆粕漲到5000元。普通生豬養殖成本已經達到7~8元/公斤,高標準、高安全性養殖場甚至達到8~9元/公斤,而生豬均價只有5~6元/公斤。也就是說,按照現在的養殖成本,
目前糧食價格還在上漲,生豬的損失還在不斷擴大。不過好消息是,隨著豬價下跌壹級預警區間的出現,國家出臺了臨時收儲托市的預案。當然,第壹批4萬噸豬肉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第二批豬肉收儲計劃很快啟動。加上虧損增加,養殖戶惜售心理增強,豬價終於迎來了3月10至14。
但市場反彈只持續了兩天,震蕩回調的跡象再次凸顯。
豬價系統公布數據顯示,國內豬價漲跌互現,外三元12.15元/斤,領漲南方市場,但主流產區北方豬價已有回落跡象。
其中東北、西南地區橫盤企穩,主流價格5.5~6.1元/公斤。華中、華北小幅反彈,單日上漲0.01~0.05元/斤,屠宰場報價5.8~6.3元/斤。華南、華東豬價震蕩,單日下跌0.65438。
目前豬肉的收儲利好仍在持續,養殖端抗價惜售的心態也在加強。導致豬價反彈的因素依然存在。為什麽豬價豬肉又跌了?私人思想與以下因素有關:
第壹,當前豬價上漲重要的是二次收儲。雖然收儲數量有限,但還是有壹定的杠桿,但只是杠桿。進壹步推高豬價難度太大。
壹方面,豬肉收儲數量有限,對應的海量國內豬肉供應可謂杯水車薪。
另壹方面,由於市場看空午後豬市,成本疲軟,收儲後果不明顯。最終第二批收儲3.8萬噸只賣出了2.2萬噸,拍賣了654.38+0.6萬噸的豬肉收儲。
第二,豬價下跌和飼料上漲帶來雙重壓力,不僅個人散戶難以承受,上市豬企也在較大範圍內難以承受。
三是屠宰企業和下遊貿易商對後市擔憂。
目前已進入淡季,豬肉消費沒有明顯提振,生豬產能仍在增加。6月5438+10月能繁母豬數量仍處於高位。按照母豬6個月的生產周期,今年二季度相應的生豬供應量偏高,這壹點尤為明顯。目前生豬產能不明顯。
壹些豬企甚至在填底擴大產能。
市場供求基本面沒有改善,批發市場商品過剩較多。屠宰企業和下遊貿易商購豬積極性普遍下降,市場情緒趨強,豬價自然無基礎上漲。
因此,無論從支出角度還是豬肉供給角度,本輪豬價反彈的可能性都不大。市場短期波動後,仍有再次進入下行通道的風險。
另外需要註意的是,由於俄烏沖突仍在發酵,全球糧價上漲和波動的因素依然存在。
此前,美國公布了對糧食市場的投機聲明,聲稱澳大利亞小麥豐收,印度小麥出口增加,將緩解俄羅斯糧食出口在黑海的下滑,國際小麥期貨出現短期暴跌。
但從範圍來看,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小麥出口不足以抵消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出口缺口。此外,烏克蘭是壹個玉米出口大國。未來俄烏沖突將極大影響烏克蘭玉米出口,給糧價上漲帶來諸多不變因素。
此外,由於全球能源化工大幅上漲,農民種植成本持續增加,抗價信念較強,加上國內玉米供應緊張,上市初期新糧玉米價格可能會持續高企,這也意味著飼料價格仍有壹定的上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