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其他
對內分泌的影響芍藥苷對下丘腦壹垂體壹腎上腺軸功能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既能使應激狀態下的大鼠血漿皮質酮和ACTH明顯升高,又能使高度興奮狀態下的血漿皮質酮、ACTH和β-內啡肽的反應降低。
抗菌、抗病毒 ?白芍水煎劑有廣譜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抗突變作用 ?白芍對鼠傷寒沙門菌的突變有強烈的抑制作用。
白芍的種類和其功效 :
處方名:白芍、杭芍、大白芍、生白芍、炒白芍、炒杭芍、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白芍炭等。
處方中寫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為原藥去雜質,潤透切片,生用入藥者。
炒白芍又稱炙白芍。為白芍片用麩以文火炒至微黃,略帶焦斑,篩去麥麩,晾涼入藥者。
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酒芍。為白芍片用黃酒淋灑拌勻,然後炒幹入藥者。寒性緩解,活血功效增強。
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為白芍片用米醋噴淋,用文火微炒入藥者。偏於斂肝止痛,養血止血。
焦白芍又名焦芍、白芍炭。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滅盡火星,然後晾幹入藥者。偏於斂血止血。
心煩易怒多食白芍
生活中,我們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煩心事。有的人壹生氣就頭疼、頭暈;有的人生氣、發怒的時候,會氣得吃不下飯;還有壹些人壹生氣小便就多,或者說總想上廁所。
逍遙散大家都聽說過,有很多人也知道它疏肝的效果非常好,是壹味經典的中成藥。實際上,逍遙丸的底方是白芍,如果把白芍用不同的方法炒壹炒,它就能治生氣帶來各種各樣的不舒服。
酒炒白芍 ——治生氣引起的頭痛、頭暈
如果生氣的時候出現頭疼、頭暈,兩個太陽穴邊上就跟要炸了壹樣,那很明顯是肝陽上行,走到頭上了。可以把四兩6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炒熱,再把白芍60克放進去,炒上兩分鐘。每天早晚吃上6克。
醋炒白芍 ——治生氣時引起的小便頻繁
如果生氣的時候出現小便頻繁或者說總想上廁所,那就在炒鍋中倒入四兩食用的白醋炒熱,再把白芍60克倒進去翻炒,壹兩分鐘即可。每天早晚吃上6克。
麩皮炒白芍 ——治生氣引起的食欲減退
麩皮也就是小麥的皮兒,如果妳經常生氣,而且生氣的時候沒胃口、吃飯不香,那就用大火將炒鍋燒熱,撒入麥麩至起煙時,放入60克白芍,炒到白芍表面呈米黃色或深黃色時的時候就可以了。然後,篩去麩皮放涼。每天早晚吃上6克。
生炒白芍 ——治生氣引起的內熱、肝火
生炒白芍的方法比較簡單壹些,取60克白芍片,放在炒菜鍋裏,用小火炒至微黃色,取出來放涼就可以了。炒過的白芍不僅有疏肝的作用,還可以清熱瀉火。如果妳壹生氣,沒過兩天就嗓子冒煙、口腔潰瘍、小便發黃等等,那就試試生炒白芍。
無論生氣有什麽樣的表現,歸根結底還是肝氣沒有得到疏瀉。這時候,可以從太沖穴向行間穴揉3分鐘,每天早晚各揉壹次。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壹、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行間穴在第壹個大腳趾和第二個大腳趾趾縫兒上面。行間穴和太沖穴搭配起來,可以治療肝經上的疾病。
白芍藥膳
白芍當歸蜜飲
材料:白芍20克,當歸、制何首烏各5克,蜂蜜20克。
做法:將白芍、當歸、制何首烏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去渣留汁,等湯汁轉溫後調入蜂蜜,拌勻即可。
功效:養血益氣,益精生發。 ?
白芍養血止痛粥
材料:白芍15克,黃芪15克,當歸15克,澤蘭 1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黃芪、當歸、白芍、澤蘭煎服 15分鐘,會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將熟爛時加入適量紅糖即可。早晚溫熱食用,於月經前連服7天。補氣血,健脾胃, 止疼痛。主治婦女痛經。
功效:黃芪、當歸能補氣養血,白芍、粳米、紅糖酸甘斂陰,緩急止痛,澤蘭活血祛瘀止痛。可於經期做輔助食療。紅薯中富含纖維、鉀、鐵和維生素B6,不僅能防止衰老,預防動脈硬化,還能有效地預防腫瘤。
白芍美白祛斑
《醫學入門》記載的三白湯,“白芍、白術、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這個方子最初治療傷寒虛煩,後來發現可以補氣益血、美白潤膚,遂在民間流傳開來。此方配伍精當,適於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沈著等。中醫認為人的皮膚悅澤與否和臟腑功能有密切關系,如果臟腑病變,氣血不和則皮膚粗糙,面部生斑。因此,該方劑從調和氣、調理五臟的功能入手,從而美白祛斑。
甲亢可以試試白芍牡蠣湯
甲狀腺功能亢進者可以試著喝喝白芍牡蠣湯,有滋陰養血、平肝熄風的作用。
做法:取白芍20克,牡蠣30克,陳皮5克,生姜5克。先將牡蠣用清水沖洗幹凈,然後放入鍋中加清水五碗,煮沸20分鐘;然後加入白芍、陳皮、生姜同煮,煮至壹碗,調味即可食用。
此湯還適用於心慌煩急、多汗消瘦、體乏無力、頭暈眠少等癥。註意:虛寒腹痛、泄瀉者慎服白芍;白芍不宜與藜蘆同用。
白芍選方
白芍配熟地──肝腎並補。於血氣虧虛之癥,可少女發育偏遲,月經推遲,經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湯”,取芍、地為主藥。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補陰血,益腎生精。
白芍配當歸──補血和營,兼以安胎。臨床對於血氣不足,氣血失調,經常二藥等量相配,養血補血,和血斂肝,使營血充盈。對氣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動不安,我們也常取當歸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滿意效果。
芍藥配川芎──守中有動,血暢氣化。川芎號為補肝之氣。氣盛者,必須用酸的東西來使它收斂,白芍味酸,號為斂肝之液,白芍與川芎各用9克(二藥均微炒),對氣機不調,月經先後不均,來潮不暢者,能鼓舞氣化,調整月事。如經期量多,則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藥配柴胡──最得力於“逍遙散”這壹古方。古人認為婦女以血為本,常不足於血而有余之氣,若情誌不遂,木失條達,肝失柔和,則肝氣橫逆,脅痛寒熱等癥最為多見。
上壹頁 全文完(*** 11504 字) 展開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