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花雞的飼養方法
壹般林果地可用於散養魯花雞,但最好選擇地勢高、朝南向陽、通風條件好的林果地。林果地裏將建壹個簡易雞舍。竹木會在背風幹燥的地方紮成雙坡或單坡的頂棚框架,高度在2米左右。石棉瓦將被用來覆蓋屋頂,彩色條帶將被編織成壹個塑料板圍欄。房子裏的地面是平坦的,用狀況良好的水泥鋪成。在魯花雞的日常管理中,充足的清潔飲用水和優質飼料,以及良好的通風、體重和墊料管理顯然是獲得優質雞蛋的重要因素。根據走訪很多養殖戶的經驗,在雞的生產性能不理想的雞場,通常會忽略壹些種雞的基本需求。雞可以餵壹些全小米,適當摻壹些粉。肉雞除了飼餵全價混合粉外,還要盡可能多飼餵草料,小規模養雞。夏秋季節,可適當選擇壹些莖葉類草的葉子,如hn-mc菊苣、hn-mc墨西哥玉米草、hn-mc抱莖小苦蕒、hn-mc俄羅斯菜,甚至大白菜、紅薯葉等,分片飼餵雞,促進營養均衡。促進他們吃得多,長得快。小母雞可以用顆粒飼料和草料餵養,但在產蛋前要限制顆粒飼料的用量。壹般分別飼餵顆粒飼料和草料1/2為宜。成年母雞最好用混合粉,不要用顆粒料,以免吃多了,太肥,影響產蛋。
魯花雞的生長特性
特點壹:生長期4-6個月,公雞體重2.5kg左右,母雞2kg左右。
特點二:生長階段的飼養劃分,分為三個階段:
在育雛和飼餵階段,從孵化到前20天期間飼餵的飼料都是膨化飼料,最好將飼料在沒有膨化飼料的地方燙壹下,晾幹,減少腸道疾病。
在飼養初期,20%的青飼料(即大白菜、南瓜、胡蘿蔔、芹菜、西葫蘆等。可食用蔬菜可用作雞的綠色飼料,並與雜糧如玉米粉混合)可在育雛和飼餵階段結束後的最後二十天內添加,各種蔬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可大大增加魯花雞的美味和食用味道,還可飼餵。
在生長期的飼養階段,生長期各種青飼料的添加量在初育階段後的三個月內可達到45%左右。註意混合物的濕度,拿在手裏不要掉水。產蛋期青飼料減少到35%左右比較科學。
魯花雞的經濟價值
魯花雞是典型的瘦肉型珍禽野味,所以其作為成年雞的經濟價值很高。皮膚薄,皮下脂肪少,肌肉結實,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骨骼薄而硬,毛孔小而密。食物鮮美,嫩滑,不油膩,回味悠長。
該雞遺傳性能穩定,適應性強,耐粗飼,采食性好,敏捷活躍,每天只需補充玉米、麩皮、餅青飼料,抗病力強,產蛋多,肉質好,是無公害綠色食品。
脂肪含量極低,色素含量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雞蛋品質好,蛋黃大。
高VEVA氨基酸、微量元素、低膽固醇含量,具有滋陰壯陽、健脾和胃、延年益壽的功效。
該肉色澤好,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即使煮的時間長,次數多,肉也不會散,味道也不會變。吃的時候,它的肉香濃郁,湯香爽口,10周齡的雛雞風味更獨特,就像鳥壹樣。雞胸肌和腿肌的風味基本壹致,可以作為餐點的美味。
在崇尚健康、註重保健的人們眼中,魯花雞是壹種黑色的保健食品,具有滋陰補腎、生血補氣、強身健腦的功效,適合孕婦、病人和病愈者食用。對缺鋅綜合征引起的厭食、飲食免疫力差、身材矮小、心腦血管疾病、甲狀腺腫瘤、抗衰老等兒童有明顯療效。
魯花雞的外觀特征
形態表達
雞的體型壹樣,特點是脖子直,有點高。前軀略窄,背長而直,後軀寬而豐滿,腿長,尾羽高,體形呈元寶狀。
十字斑羽是雞外貌的基本特征,全身大部分羽毛為黑白相間,寬度和條紋均勻。母雞的頭部和項羽的邊緣鑲嵌著橘色或土黃色,羽毛緊密,精致美觀;公雞項羽和鞍羽多為紅色,尾羽為黑色帶綠色光澤。頭部多為平頭,冠多為單冠。喙的基部是黑色的,邊緣和尖端是白色的。橙色是最鮮艷的顏色,其次是卡其色。脛骨的顏色以白色為主,爪的顏色多為白色,皮膚顏色全部為白色。
體重和尺寸
成年公、母雞體重分別為1.40 kg和1.26 kg,體斜長分別為16.4 cm和17.8 cm。雛雞的生長速度根據飼養條件和育雛季節而不同。到4個月齡時,公雞平均體重為1180 g,母雞為920 g,羽毛生長緩慢,6個月齡時才能被成年羽毛取代。
魯花雞的生活特性
習慣壹:魯花雞的食物鏈很廣,山裏的雜草、花、葉、根、種子、果實、蛾、蛆、蚯蚓、昆蟲等等都可以成為雞的食物鏈。
習慣二:魯花雞從小活動量大,攀爬能力強,飛行距離遠。所以雞的抗病能力強,身體強壯,肌肉發達,這個品種的雞緊湊,細膩,肌肉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