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紅小豆
功效分類:利尿劑;抗溶脹藥物
別名:紅豆、壹豆、紅豆、紅小豆、紅綠豆、滴答拇指豆、朱赤豆、金、朱小豆、紅小豆、豬肝紅、杜赤豆、毛柴赤、米紅豆。
性味:甘、平、無毒。
歸經:心經、小腸經、腎經、膀胱經。
功效:除熱毒,散邪血。緩解飽脹,利尿通乳。
紅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主治:癰腫、膿血、腹脹、尿痛、水腫、腳氣、發熱、口渴、酒精中毒、痢疾、黃疸、腸痔出血、乳汁不通;外敷治療熱毒引起的癰、血腫、扭傷。
所謂“壹千塊錢買不到春天來引流”,在春天,如何把積攢了壹個冬天的毒素排出體外,成了這個季節養生的必修課。春天南方很潮濕。中醫認為,濕困於內,使脾胃虛弱。很多人出現乏力、嗜睡、飲食減少、腹脹等癥狀。,而且他們的身體也容易出問題。所以春季排毒重在祛濕。
大便又粘又濕。
陳瑞芳主任介紹,濕邪可分為內濕和外濕,外濕多是由於氣候潮濕、雨中涉水所致。內濕多由飲食引起,如飲酒、吃油炸食品或生冷食物過多。內濕也可能是疾病的產物。無論是外濕還是內濕,它們表現出來的癥狀都是相似的,頭重身輕,四肢酸痛,精神疲勞,大便粘稠。濕氣會在消化系統表現出來,多半是因為胃口不好,味道無味。有的人腹痛,大便不成形腐爛,惡心嘔吐;還有的會表現為便秘,口幹口苦,小便黃赤。這主要是人的體質不同造成的。濕氣侵入人體後,寒性體質往往轉化為寒濕,熱性體質往往轉化為濕熱。
快走和慢跑有助於祛濕。
陳瑞芳說:“運動產生陽,所有的運動都有助於祛濕。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持之以恒,才會有效果。”春天比較適合戶外郊遊,快走,慢跑。可以微汗不出汗。
經常按足三裏可以祛濕。
可以按摩足三裏(具體來說,可以將壹只手的手掌按在膝蓋頂上,中指頂端朝下,指向外),陽陵泉(位於小腿外側,腓骨頭前後凹陷的地方),合谷(位於手背口部,第壹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間)等穴位,幫助祛濕,也可以拔罐背部的膀胱經。
祛濕分體質,不要亂喝“祛濕茶”。
陳瑞芳提醒,很多市民通過壹些簡單的癥狀判斷自己身體太濕,於是買了涼茶喝,加重了身體不適。“祛濕也要辨證施治,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質選擇治療方法。中醫有芳香化濕、清熱化濕、利水化濕三法。寒體質用芳構化濕法,熱體質用清熱利濕或利水濕法。如果是寒濕體質,誤用清熱利濕,不僅不能祛濕,反而會加重濕重,使人更加疲勞,甚至食欲不振。”陳主任說。
●祛濕湯
祛濕的配方很多,但是喝的時候應該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豬瘦肉或排骨紅豆鍋適合大多數人。
紅豆湯排骨
材料:紅小豆100克,排骨300克,鹽和水。
做法:將紅豆和排骨分別洗凈,放入鍋中,註入清水,煮40分鐘左右,小火燉2小時左右,加鹽即可食用。
脾虛:選擇健脾祛濕法。如淮山慈世保排骨、淮山粥、大棗粥。
濕熱患者:可以喝胡蘿蔔薏米湯,雞骨草大棗排骨湯,冬淩草大棗豬脊骨湯,茅根土茯苓甲魚湯。
牛蒡紅豆骨頭湯
1牛蒡、30g紅小豆、兩根胡蘿蔔。
調料:
姜3片,豬大骨頭。
牛蒡紅豆骨頭湯做法教程;
1.將豬骨剁碎,用熱水洗凈血水;將紅小豆、祛濕豆用清水洗凈;胡蘿蔔、牛蒡去皮,洗凈,切成小塊;
2.大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姜片,將胡蘿蔔、牛蒡豆、骨頭放入鍋中;
3.大火燒開後,轉文火1.5小時。
4.盛在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