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紫色馬鈴薯栽培技術

紫色馬鈴薯栽培技術

紫薯高產栽培技術紫薯產量高,適應性強,應用廣泛。據測定,每100克莖塊含蛋白質2.30克,脂肪0.10克,碳水化合物16.50克,鈣1.00毫克,鐵1.20毫克,磷64.00毫克,鉀和鎂342.00毫克。硫胺素0.10毫克,核黃素0.03毫克,煙酸0.40毫克,抗酸劑16.00毫克,花青素100.00毫克。其最大的特點是富含花青素,含量高達42.80 mg/kg。它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強身健體、抗癌、美容、預防高血壓等多種保健功能。因此,紫薯不僅可以作為配菜,也可以作為特色菜,還是提取花青素的良好原料。目前我國紫薯的種植面積還很小。市場價每L公斤6 ~ 8元,是普通馬鈴薯的6 ~ 8倍。壹般667 mz的產量約為2 500 kg,經濟效益在1萬元以上。經濟效益可觀。新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引起了農民的關註。紫薯全生育期約93 d,耐旱、耐寒、適應性廣,為中早熟品種。抗早疫病、晚疫病、輪紋病、黑脛病和病毒病。其幼苗直立,深紫色,植株茂盛,生長勢強。壹般株高在60.00 cm左右..主莖發達。莖粗1.37 cm,莖暗紫色,橫切面三角形,分枝少。葉柄紫色,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薯塊橢圓形。皮光滑呈深紫色,薯肉呈深紫色,品質較好。塊莖集中,每株6-8個,單個質量120-300 g。準備地塊2.1。選擇疏松透水的土層。因此,選擇地勢高燥、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疏松、土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是保證高產的土壤基礎。2.2留茬安排,紫薯應避免連作,與煙草、茄子、辣椒、紅薯等茄科作物輪作,最好以小麥、玉米、大白菜、蘿蔔、大蔥為前茬作物。2.3為了實現整地,紫薯要高產優質。入冬前應進行深耕,壹般耕深25-30厘米。早春進行精細整地,使土壤細碎無大土塊,土壤保水能力增強。2.4施用底肥,紫薯是壹種高產喜肥作物。每100公斤鮮馬鈴薯需要0.50公斤氮、0.20公斤磷、0.95公斤鉀,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壹般為2: 1: 4。牛、羊、豬、雞糞、綠肥和堆肥為主,輔以適當的化肥。根據土壤養分測試結果和需肥規律,確定施肥方案。結合整地,每667 mz施腐熟有機肥、過磷酸鈣80-100 kg、硫酸鉀15-20 kg、尿素15 kg。三種馬鈴薯處理3.1選擇種薯種植前20-30天(壹般在本地區6月中旬1左右),選擇無病無傷、表皮光滑、皮色鮮嫩、芽眼多、大小均勻、符合品種特性的種薯,剔除異常、開裂、壞死的芽眼和病薯塊I 2l。每667 m2需種薯約120 kg。最好切壹兩顆種籽種植牙,會很有收獲。3.2種薯播種前切塊催芽,可促進提早出苗,增加田間生長期,提高產量。向陽的苗床、地窖、溫室都可以作為加速發芽的地方。將篩選後的種薯放在20℃的黑暗環境中,進行溫熱發芽。當芽露在0.5 em左右時,切成片,按芽眼順序排列。從馬鈴薯片的尾部開始,按芽眼順序切開。最後,將頂部壹分為二。確保每片頂部都有L ~ 2個壯芽,切均勻。壹般每粒種薯重量在25 g左右,切割用的刀具要用75%酒精嚴格消毒。3.3化學處理將切好的馬鈴薯片放入0.01%硼酸或500倍50%多菌靈溶液中,浸泡5 ~ 10 min,然後取出陰幹。將陰幹後的馬鈴薯片移至溫暖向陽處3 ~ 5 d,保持溫度在65438±05℃左右,使芽變綠變壯。4及時播種4.1種植期,溫度超過5℃時紫薯芽開始萌發。在65438±08℃時,它生長健壯迅速。壹般情況下,當10 cm地溫穩定通過5℃時,即可播種。天津市土地栽培模式的適宜種植期壹般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過早,幼苗易受凍害,過晚先上市,影響種植效率。4.2高壟地膜覆蓋雙行栽培采用高壟地膜覆蓋雙行栽培,可提高地溫3-5℃,種植期提前約15 d,為紫薯的正常生長創造了健康寬松的環境,也有利於人工或機械收獲。按照100 em的行距,做壹個高20cm,寬70 cm,中間略高的龜背床。耙平後每667 m2噴灑乙草胺100-150 g水40-50 kg控制田間雜草:用寬90 cm,厚0.008 mm的塑料薄膜覆蓋。用塑料薄膜烘烤邊框3-5 d後,即可種植。4.3合理密植,紫薯宜稀植,采用雙行栽培。行距40 em,株距33 cm,每667 m2留苗約4 000株。種植時要根據行距用開孔器鉆壹個8-10 cm深的洞。然後種薯芽要朝上放,膜孔要用細土封好。5田間管理紫薯滿苗後的生長時間只有65 d左右,田間管理要強調“早”字。在生產中,要掌握事前促進、事後控制的原則。技術管理要適時,早耕、早追肥、早澆水。促進根、樹和早期發育。開花後,根據天氣、土壤墑情和植株生長情況,酌情追肥,小水量勤澆水,促樹攻薯,以薯控樹,協調生長。不僅要防止後期植株早衰,還要控制後期莖葉的過度生長。5.1中耕除草後查苗補苗,保持土壤水分,穩定地溫。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從播種到封壟進行3-4次膜間淺中耕,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地溫。同時,消除壟間雜草,培育田間壯苗。5.2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幼苗在田間充分生長後,為促進幼苗早日出苗,可在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尿素15-20 kg應從苗期到植株封壟期每667 m2追施壹次,並配合灌溉。5.3去除花芽塊莖在蕾期開始膨大,花期進入快速膨大階段。此時應及時摘除花芽,減少營養消耗,促進塊莖發育。5.4科學防治為了防止植株徒長倒伏,提高大中薯產量,在田間紫薯株高15~20 cm時,噴施5%多效唑15 g水30公斤,效果很好。5.5水分管理出芽前主要靠土壤水分為植物提供水分,要掌握不旱不澆水。蕾期,紫薯進入塊莖膨大期。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壹般每15 d給1次水,澆水時註意不要讓水漫過壟背造成土壤板結,以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紫薯生長後期要適當控制水分,收獲前停水10 d,防止塊莖因土壤水分過多而發病,降低耐貯性。6.及時收獲馬鈴薯植株。大部分莖葉由綠變黃,逐漸枯萎。這是匍匐莖容易與塊莖分離的標誌。此時及時采收,避免地下害蟲的危害。采收時應盡可能避開陰雨天氣,選擇晴天、土壤濕度低的地方,盡可能避免機械損傷,提高商品性,采用田間分級包裝,有效提高經濟效益。7病蟲害防治紫薯在其生長期易發生晚疫病和病毒病。晚疫病的防治可用杜邦可露、農用鏈黴素或代森錳鋅在葉片上噴3-4次:開花後用50%多菌靈或40%磷酸銨500次,每隔7-10d噴1次,連續噴2-3次。防治病毒病,可噴施20%病毒A 500倍液或1.5%植物病靈800倍液。主要害蟲為蠐螬、蠐螬、地老虎、蚜蟲、瓢蟲,實行無公害防治技術。用頻振法誘殺成蟲,噴灑50%辛硫磷EC 1 000倍液或25%敵百蟲EC 500倍液或灌胃防治地老虎和蠐螬。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蟲啉2 500倍液防治蚜蟲和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