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味與道——洋蔥燉海參

味與道——洋蔥燉海參

因為山東臨海,所以魯菜壹直有做海鮮的傳統,經典菜之壹就是洋蔥海參。甚至可以說,蔥爆海參是濟南菜系中魯菜的經典代表。

海參是壹種生活在海底的無脊椎動物,是壹種營養豐富、價格昂貴的珍貴食品。海參雖然長得醜,又黑又長滿刺,但古人認為其營養堪比人參,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名字。現在看來,海參雖然營養豐富,但功效遠不如人參,但裏面飽滿的膠質造就了獨特奇妙的口感。所以,沒有必要專門為了滋補身體而吃海參,把它當成壹種美味就好了。在中國,黃渤海的刺參、東海的黑參和南海的梅參並稱為三大名參,其中刺參是洋蔥燒海參的首選。

蔥燒海參都是需要泡的幹海參。海參會做成幹貨,主要是不容易保存。離開大海後,海參會很快死亡,它會分泌壹種自溶酶,能在幾個小時內將自己溶解成壹灘水,不讓我們食用。為了享用這種美味,古人發明了幹貨制作方法。幹海參根據幹燥方式的不同也可以分為幾種,光幹、鹽幹、糖幹,這裏就不用我贅述了。

很多人認為食材越新鮮越好。其實這並不是100%正確的。比如泡水的幹香菇會比鮮香菇有更醇厚的香味。而且像黃花菜這種食材,因為含有大量的生物堿,鮮吃會死人,所以只能先曬幹再泡。泡過的幹海參和鮮海參的營養成分差不多。據說幹海參經過獨特加工後更容易吸收,幹後泡發會給海參帶來更Q彈的口感。所以,妳不用擔心食材的新鮮度。好吃才是硬道理。

買幹海參的第壹步是浸泡他的頭發,讓他重新感覺柔軟。泡海參是壹個漫長的過程,沒有耐心真的不行。首先幹海參要在5℃左右的水中浸泡24小時,這個溫度差不多是我們家冰櫃裏的溫度,所以把幹海參放在水裏送冰箱就行了。泡了壹天的海參,如果還沒開膛,需要豎著切開去除內臟。不過現在海參曬幹的時候大部分已經清洗幹凈了,我們可以省去第二步了。第三步,將海參放入鍋中煮壹兩個小時,讓海參充分受熱。最後壹步是將海參浸泡在水中,送入冷凍室48小時。算起來,整個發泡過程至少要三天,期間還要不斷換水。而有些專業廚師會重復以上步驟,五六天就做出海參。壹般來說,泡過的海參會比幹的時候大壹倍,這也是判斷泡過的海參最直觀的方法。

泡海參是不會出油的,壹點都不會。這是很多吃貨都知道的常識。但根據壹些專業人士的測試,只有新鮮的海參會因為自身的酶而在接觸油後變成水,幹海參實際上不會有問題。我窮,不敢拿昂貴的海參做實驗。有興趣的吃貨可以試試。

用大蔥煮海參,當然少不了優質的大蔥。至於為什麽要用大蔥燒,袁枚在《隨園食單》中給出了答案:“海參算不了什麽,沙味十足,最難討好,但性烈,切不可清湯燉。”在山東,有壹種全國知名的大蔥品種,恰好是燒海參的必備配角——章丘大蔥。

章丘大蔥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的特產,歷代都有作為貢品的記載。真正的章丘大蔥高大威猛,把人扔進大蔥裏都找不到。據說章丘蔥白目前的紀錄是2.51米,連姚明也不得不承認失敗。章丘大蔥不僅個頭高,而且長得好看。它們是白色的,有短短的綠葉,吃起來不辣,也微甜。

用蔥油做海參,第壹步是炸蔥油。很多人會把章丘大蔥切碎,直接放油鍋裏炸。洋蔥味雖然濃郁,但不是最好的味道。北京的魯菜老店豐澤園用的蔥油,會在章丘蔥油的基礎上加入姜、蒜、香菜,比例為3: 1: 1: 1。而且,炒的時候,也不能壹下子全炒熟。油燒至三四成熱時,先放入水分相對較高的生姜,炒壹會兒,再放入蔥,再放入蒜,最後放入香菜。只有分清順序,才能保證四種材料的味道很好的溶於油中而不至於燒焦。

洋蔥炒好後先放壹邊,第二步烤海參。可以在海參的水裏加點鹽,糖,味精,讓海參有壹些底味。烘焙過程不需要很長時間,兩三分鐘就好。

第三步,很多人會忽略的,就是煨海參。用事先掛好的高湯煨海參,讓海參充分吸收高湯的鮮美,是解決海參不易入味的絕佳方法。很多人在家煮海參,省略了這壹步,海參的味道只浮在表面,不吃。有些酒店為了省錢也會省略這壹步。不過有壹個很簡單的鑒別方法:將煮熟的海參用水沖洗幹凈。如果沖洗後什麽味道都沒有,那顯然是偷工減料,或者是做砸了。

前三步完成,最後壹步就是擊發。烤海參的味道各家都不壹樣。簡單說壹下豐澤園的配方:兩勺耗油,兩勺料酒,三勺生抽,壹勺老抽,少許胡椒粉,少許雞精,少許冰糖,壹勺紅曲米(炒糖色也可以)。燒的時候把鍋燒熱,加點炸好的蔥油,放入炒菜汁和海參,小火慢燉,讓海參喝到足夠的湯。有些餐廳在做海參的時候會加入壹些炸好的大蔥塊,這樣不僅可以加壹些蔥,還可以給海參加配菜。我記得看到壹個廚師把洋蔥放進海參裏,用牙簽固定,然後炒,為了洋蔥香味更濃。出鍋前撒壹點蔥油,可以讓整盤菜鮮亮香濃。

毫不誇張地說,大多數人提到魯菜,都會想到蔥爆海參。而要檢驗壹家魯菜餐廳是否正宗,壹份蔥燒海參就能完成任務。因為海參不好做,我還是去飯店吃好了,既省事,又讓我饞。還能判斷這家餐廳廚師的水平,壹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