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喝什麽湯最好?妳最好多說點。
1.鮮荷葉清熱湯食材:鮮荷葉4片,檸檬片4片,薏苡仁和芡實15g,雞內金5g,瘦豬肉300g,姜片3片。烹飪:洗凈壹切,略泡;把瘦豬肉洗幹凈,不要用刀。放入裝有生姜的砂鍋中,加入清水3000ml(12碗水),大火煨2小時,加入適量鹽和油。這個量可以3 ~ 4個人用,瘦豬肉可以挑起來拌醬油當飯吃。2.五味子女貞子燉海參材料:五味子6克,女貞子、龍眼肉各5克(中藥店有售),紅棗3枚,海參、瘦豬肉各100克,生姜2片。烹飪:將所有藥材浸泡清洗,紅棗去核,海參用溫水浸泡,切塊;將瘦豬肉洗凈,切塊。放入有姜的燉盅中,加入1000 ml涼開水(約4碗)燉3小時。飲用時加入適量的鹽。這個量可以供2 ~ 3人使用。五味子女貞子燉海參具有消除疲勞、補氣益腎、益精養血、潤五臟的功效。五味子性溫、酸、苦、甘、辛、鹹,有斂肺滋腎、養心益氣、斂汗澀精的作用;女貞子性涼,味甘、苦,有滋補肝腎的作用。常用於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頭發早白,視物模糊。將這兩種中藥合在壹起,壹個溫壹個涼,壹個澀,壹個滋補肝腎,有利於治療夏季出汗、腰酸背痛,也可作為夏季大便幹燥、頭暈目眩的輔助治療。3.雪梨海蜇鷓鴣湯材料:雪梨2個,海蜇皮250g,馬蹄1 ~ 2只,鷓鴣1/4陳皮,生姜3片。烹飪:雪梨洗凈,去核,切成厚片;馬蹄洗凈,去皮,切塊;陳皮洗凈去瓤;海蜇洗凈,浸泡,切片。將除海蜇皮、生姜外的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3000ml(約12碗),大火燜2h後,加入海蜇皮繼續燜20min,加入適量鹽和油。此湯醇厚潤澤,能清熱化痰,還能潤腸通便。中醫認為鷓鴣肉有補虛健胃的作用,現代醫學也認為鷓鴣有祛痰健腦的特殊作用。主治:咳嗽、虛弱和阿爾茨海默病。與清心發熱的雪梨同用,能消暑,湯不涼。老黃瓜蜜棗唐排骨湯材料:老黃瓜1 ~ 2根(約600g),蜜棗4個,陳皮1/2,唐排骨600g,生姜3片。烹飪:將老黃瓜洗凈,去瓤,切成厚片;將蜜棗和陳皮浸泡,去核去瓤;唐排骨洗凈切碎。將食材連同姜壹起放入泥鍋中,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用武火將鍋煮沸2小時,加入適量鹽和油。此湯不僅有清熱解暑的功效,還能生津止渴,祛濕解毒。老黃瓜就是那種不摘讓它長到皮變黃的瓜。其功能可清熱利濕,消暑除煩。需要註意的是,它的頭尾含有較多的苦苷,切的時候不要去太多。湯排骨是指豬肉排骨的上等部分,不會太肥,最適合夏天做湯。配合蜜棗潤肺、陳皮化氣,此湯也適用於口幹口渴、皮膚瘙癢、高血壓人群。5.赤小豆胡愛山解瓜豬蹄筋湯材料:赤小豆50克,胡愛山25克,豬蹄筋500克,解瓜600克,陳皮1/4,生姜3片。蒸煮:將紅小豆、山藥、陳皮洗凈浸泡,陳皮去瓤;刮去西葫蘆的皮和絨毛,洗凈,切塊;豬裏脊肉洗凈,不用刀切整塊。將食材連同姜壹起放入土鍋中,加入3000毫升水(約12碗),大火燒開後文火燉2小時,加入適量鹽和油。這個量可以供3 ~ 4人使用。豬裏脊肉和西葫蘆可以挑起來拌醬油佐餐。此湯具有清熱解暑、健脾開胃、利尿祛濕的功效。同時也適用於身體瘦弱、肺虛久咳、腰酸腳軟、糖尿病患者。6.蓮子芡實薏米牛肚湯材料:蓮子芡實50克,薏米25克,紅棗6枚,牛肚600克,生姜3片。烹飪:將蓮子、芡實、薏米、紅棗洗凈,紅棗去核;將牛肚洗凈,放入沸水中煮5分鐘,撈起用刀刮去,然後洗凈切片。將食材連同姜壹起放入土鍋中,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大火燒開後文火燉2小時,加入適量鹽和油。這個量可以供3 ~ 4人使用。此湯有聚氣斂精,健脾益胃的功效。熱天喝了會胃口大開。牛肚有健脾和胃、養血益氣的作用。廣東民間常用湯來健脾和胃。蓮子能補腎、固精、健脾、祛損;芡實能健脾止瀉,補腎固精;薏苡仁能健脾祛濕,清熱補肺。再加上紅棗能補氣血、健脾養胃,這種湯不燥、不冷、不膩、不滯,非常適合在現在的氣候下飲用。7.白花蛇舌草田雞湯材料:白花蛇舌草30g(如果沒有鮮品,中藥店有幹品15g),玄參15g,馬蹄鐵8個,田雞2只(養殖田雞),生姜3片。烹飪:將白花蛇舌草、玄參洗凈浸泡;馬蹄去皮洗凈;將青蛙宰殺,去除腸內雜質,切塊。將食材連同姜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2000克(約8碗),將燜鍋由大火改為文火1.5小時,加鹽。白花蛇舌草是近年來廣泛使用的中草藥。其性涼,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毒、消癰化瘀的功效。常用於防治尿道炎、膀胱炎、盆腔炎、急性腎炎、急性闌尾炎、蛇咬傷和癌癥。它與具有滋陰生津、消炎解毒功能的玄參、具有清熱養陰、消暑解毒功能的馬蹄蛙配伍,是夏季的益湯。對口幹口渴、盜汗、天熱心煩特別有效。同時,由於此湯既能涼血熱,解熱解毒,又能生津,對夏季皮膚病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