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鴨又稱瘤頭鴨、麝香鴨、洋鴨,為著名的肉用型鴨,它不喜在水中長時間遊泳,極適於陸地舍飼。本文為大家介紹壹下番鴨的飼養管理方法。
壹、保暖和防潮雛鴨壹出殼,全身潮濕,特別怕冷,要放在幹燥的鴨籠裏保暖。雛鴨喜擠在壹堆相互取暖,應時常用手撥開,以防壓死或悶死。墊草要勤換,以防潮濕引起腳病。
二、試水時間
剛出殼的雛鴨於餵食前2-3小時,應先試水,即用盆盛水約2厘米深,把雛鴨放至水中,只使鴨腳浸到水,任其在水中吞吐和洗滌。這樣有助於清除腸糞,預防幹熱和刺激食欲。
但試水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弄濕羽毛受涼。
三、飼餵方法試水2-3小時後,即可開食。可用半生熟的米飯、碎米或稀飯給雛鴨開食。每天餵5-6次。3-5日齡起餵切碎的蚯蚓、泥鰍、小魚蝦和蛆蟲等動物性飼料,餵到30日齡,其食量大大增加。
因為番鴨最喜吃動物性食物,食量很大,所以動物性飼料不宜在晚餐餵給,以防食量過飽漲死或影響翌日食欲。
於7-10日齡開始餵青飼料。1月齡以後,每天餵3次,多用青菜、糠麩拌稀飯、米湯或熟地瓜餵給,還有摻餵壹些稻谷。
四、控制飼養優良的番鴨品種8周齡時公鴨體重可達3千克,母鴨2千克,每千克體重耗料不超過2.8千克,但此時屠宰率低,屠體品質不佳。胸肌的增長主要在8-12周齡。
目前認為,較適宜的屠宰期是,母鴨10周齡,公鴨11周齡。此時公、母鴨的主翼羽都已長成。如延長飼養2-3周,由於增重緩慢,耗料量增加,飼料報酬降低,影響經濟效益。
五、管理要點(1)公、母鴨分群飼養
番鴨異性間差別較大,3周齡以後,公、母鴨之間的體重差距拉大(達50%左右),公鴨性情粗暴,搶食強橫,如公母鴨混群飼養,若按公鴨的要求,則造成浪費,若按母鴨的要求,則影響公鴨的生長或使部分母鴨受到壓制。
正確的方法是從初生雛進行性別鑒定,公、母鴨分群飼養。
(2)切喙防止啄羽
番鴨啄羽壹般發生在4-5周齡(尾蛻和背部羽毛發生時)和6-7同齡(翼羽發生時),預防的辦法主要是餵給豐富的含硫氨基酸飼料;控制正確的飼養密度,限制光照強度,縮短光照時間。此外,可在2-3周齡時進行壹次切喙,以防啄羽。
切喙最好用鴨專用的切喙器,或用剪刀代替,切喙前先將剪子燒灼,在鴨嘴豆的中部切去。為防止出血,切喙前餵少量維生素k。
番鴨的爪很鋒利,為便於飼養時操作,防止鴨互相追逐時踩壓抓傷,改善屠體外觀,也可以同時進行斷爪。
(3)填鴨的育肥
3月齡以後,不作種用的番鴨體重達到1.5千克左右即可開始填肥,正如群眾三月大,四月肥的說法。填肥必須適時,太早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引起死亡;太遲增重緩慢,使飼料轉化率降低。
填肥的飼料,壹般是米糠和熟甘薯各半,用米湯或稀粥調成糊狀,搓成團用手填餵,亦可裝入填筒,推送到鴨的食道。
填餵的飼料量應由少到多,可在第二天清早用手觸摸食道擴大部,以沒有積食為適度。當番鴨體重達到4千克左右,皮下、腹內脂肪形成時即可宰食或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