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清代學者袁枚寫過壹本書曬美食:茶蛋要煮兩遍。

清代學者袁枚寫過壹本書曬美食:茶蛋要煮兩遍。

微信朋友圈有每天吃飯吃美食的照片。本質上,清朝的袁枚早就玩過這壹招了。清代文豪袁枚也是個吃貨。他根據自己的飲食經驗,寫了壹份《隨園食單》,記錄了326種菜肴和小吃,從山珍海味到配菜、粥飯,再到名酒名茶。

《隨園食單》還被列入南京50件傳世佳作候選名單。這本書可以說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其時間跨度和影響壹直延續至今,至今仍被各大菜系的廚師奉為必備經典。

關於《綏遠美食榜》吃遍長江流域的漢族美食是壹種享受。知道怎麽吃是壹門學問。寫吃的享受和快樂並不難。但能寫出讓人讀得津津有味、聞得津津有味的東西,才是做美食家的最高境界。袁枚,清代乾隆年間江左三才子之壹,是個不可救藥的美食家。他很會吃,吃得好,吃得好,吃得用心,寫得也用心。

孟子說“君子遠炊”,而大學者袁枚卻用40年的時間積累了“食與享”的精華,用園林寫出了中國飲食史無前例的菜單,填補了中國幾千年飲食文化史上的空白。這本小冊子記錄了從14世紀到18世紀中國流行的326種菜肴和小吃,從美味佳肴和海鮮到配菜、粥和米飯,再到名酒和名茶。它是中國飲食的微型百科全書。袁枚是杭州人,常年生活在南京,所以涵蓋了幾百年來長江流域漢族的所有美食。

江蘇省餐飲協會秘書長於學榮說,中國從古至今的菜譜到“帶園菜單”都是技術講解,但袁枚自己的帶園私房菜菜單卻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濃郁的文藝色彩,充滿了文人雅士的風采。這本書不厚,字數也不多。妳可以馬上瀏覽壹遍。“但看完之後,我會覺得這老頭真會吃;妳的第二個印象是這個老頭真的會寫字會吃飯。時至今日,淮揚菜、地方菜、杭幫菜、徽菜仍然離不開祖先,跳不出這個美食榜。”

被廚師們公認為經典的《隨園食單》壹書自出版以來,共分為十四個方面:信息單、警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祭單、雜祭單、羽家單、水族秤單、水族無秤單、雜素單、小菜單、點心單、米粥單、美食酒單。通知清單中提出了二十條完整嚴格的操作要求,警示清單中提出了十四條註意事項。

《隨園食單》中的許多觀點在今天仍然值得學習和借鑒。比如袁枚認為,食物的美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要強調營養。“豆腐做得好,遠勝燕窩;紫菜煮得不好,不如筍。”再比如袁枚對食物搭配的重視。他引用《禮記》“夫配女”這句話,解釋說,菜要配“才貌”,菜要配“同類”。“只有清者配清,富者配厚,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才會有美妙的和諧。”再比如,袁枚註重菜品的味道,要求菜品“味濃而不膩;味道應該是新鮮的,而不是淡的...如果壹味追求胖,還不如吃豬油...如果只是渴望軟弱,還不如喝水。”他要求嚴格遵守上菜順序。“鹹的要先,淡的要後;富者為先,薄者為後;無湯者當第壹,有湯者當最後。”

《隨園食單》是壹本薄薄的書,但是很文藝,文字簡單清爽,大家可以照著做。袁枚還寫出了某道菜的菜譜,出自誰之手,出自哪個家族,自然成為全社會提高烹飪技術,研究傳統菜肴和烹飪方法的指導性歷史記錄。這本書自出版以來,早已被公認為廚師的經典,並被翻譯成了英、法、日等各大語種。

有意思的是,袁枚只能說是飲食文化理論家,而不是廚師,因為他只會吃不會做。

茶蛋需要用“兩柱香”煮的時間在南京還能吃到這些《隨園美食榜》記載的令人垂涎的菜嗎?於學榮惋惜地說:“辛苦了!”

他介紹,隨園菜單不是菜譜,所以雖然隨園菜單活了下來,但是隨園美食已經失傳了近200年。20世紀80年代初,被譽為“金陵廚師之王”的金陵飯店廚師、國家級烹飪大師薛決心“復興”失傳多年的園林菜系,潛心鉆研20余年。隨著壹個又壹個菜品的問世,隨園美食壹度重獲生機。

於學榮說,不要以為官方的菜壹定是魚翅和熊掌。官菜的講究不在於原料的珍貴稀有,而在於制作方法和耗時奢華。薛在嘗試恢復菜園子的時候,遇到了這樣壹個問題:菜園子菜單裏的茶葉蛋要煮多久?如果按照普通人的方式吃茶葉蛋,煮10分鐘就夠了,最多也就煮半個小時,已經很好吃了。《隨園食單》上說:“越熟越嫩:如腎、蛋。”他還說煮茶葉蛋的時間要“兩柱香”。為此,薛特地拜訪了寺裏的老和尚,得知他時時刻刻都在進香。照此計算,“兩炷香”大約需要4個小時。他反復嘗試用32個雞蛋煮茶葉蛋,最後發現煮了4個小時的茶葉蛋最好吃,鹵汁滲透蛋黃,味道鮮美。

“鼓樓大中庭花園1號的前身,曾經號稱要打造袁家私房菜。現在老門東飯店‘問柳’也號稱借鑒了《隨園美食榜》,但這些多是炒作概念吸引食客。”於學榮說,真正的菜園子隨著薛的去世已經基本失傳了。

關於袁枚和綏遠薛冰:小時候看過袁枚的墓碑。“小時候看過袁枚的墓碑。”南京著名文史學者薛冰說,袁枚死後,他的墓也在綏遠範圍內,在五臺山百步坡。在五臺山保齡球館門口。

薛冰在金陵中學讀書,住在石鼓路。學校圍墻的北面是綏遠,在回家的路上,他經常去梁青山和綏遠壹代玩耍。所以我親眼見過袁枚的墓碑。“他老婆和小老婆還埋在那裏。”

百步坡因五臺山的壹個山坡而得名,從下到上要走100級臺階。袁枚的墓是文革時候挖的,五臺山體育館建的時候墓碑就直接拆掉了,很尷尬。

南京CPPCC的成員趙建中在談到袁枚時非常悲傷。他說袁枚至今沒有紀念館,現在連墓地都找不到了。

綏遠有300畝,在今天南京師範大學的範圍內。

由於《隨園而去》壹直縈繞著袁枚,連書名都寫成了《隨園而食單》。那麽石楠師範大學所在的綏遠是袁枚的住所嗎?

據記載,隨園起源於明末“四公子”之壹的吳的吳園。後來吳園幾經轉讓,在曹雪芹的始祖曹氏手裏成了曹園。雍正年間,曹園被抄,給了主持房產的隋鶴德,也就是隋園,再轉給袁枚。袁枚買隨園時,該園已荒廢多年,袁枚將其改名為隨園。

“據記載,綏遠有300畝。能有多大?”薛冰說,上海路和青島路之間與廣州路平行的那條路叫隨園。當時的隨園應該已經擴展到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了。

據考證,綏遠東界在青島路西側,西界達五龍潭公園壹帶。當年廣州路上有元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