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是塞浦路斯最大的經濟支柱,直接或間接創造了約72%的國內生產總值,每年為塞浦路斯帶來超過6543.8+億美元的外匯收入,約占總外匯收入的70%,創造了30%的就業。2012年,塞浦路斯接待外國遊客20.8萬人次,同比增長8%,創歷史新高。遊客主要來自法國、意大利、德國、英國、南非、俄羅斯、阿聯酋和中國。塞浦路斯有32家大型星級酒店和62家中小型酒店。許多來自南非和海灣的公司在塞浦路斯建造了星級酒店,並陸續投入運營。
據塞舌爾國家統計局官方統計,2011年中國赴塞舌爾旅遊人數突破2000人。塞舌爾人是克裏奧爾人,膚色各異,白、黑、棕、黃、紅,什麽種族都有。不管是什麽膚色,他們都稱自己是壹個民族——克裏奧爾人。
克裏奧爾語壹詞原意為“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語、英語、法語和非洲語言混合簡化而成的語言。美國南部、加勒比海和西非壹些地方所說的語言也統稱為克裏奧爾語。壹些克理奧爾語以英語為基礎,而塞舌爾克理奧爾語使用更多的法語單詞。說這些語言的克裏奧爾人通常是世代混血兒,他們可能同時擁有來自非歐亞大陸的祖先。
塞舌爾人是典型的克裏奧爾人,市中心的獨立大道上矗立著三只飛翔的海鷗的雕塑,象征著塞舌爾人來自歐洲、亞洲和非洲。在塞舌爾,不同膚色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睦相處,人們過著悠閑的生活。有意思的是,就連總統在會見外賓時也從不穿西裝打領帶,穿短袖襯衫。在這個地方,沒有人能正式起床,也沒有人能忙碌起來,這讓來自忙碌城市的人羨慕不已。
塞舌爾所有的海灘都是開放的,靠海的酒店不能阻止非本地居民或本地人使用酒店前面的海灘。
塞舌爾人有強烈的環保意識。每壹次樹木砍伐都必須上報環境部批準。在海洋公園海域,為了保護熱帶魚,不僅禁止捕魚,當地人通常也會勸阻遊客撿貝殼。“貝殼-浮遊生物-蝦皮-小魚-大魚”已經形成了生物鏈!
塞舌爾人熱愛音樂,幾乎每個人都會唱歌跳舞。當地的音樂風格被稱為“世嘉”,據說是印度洋島國非洲部落音樂的“海洋版”。節奏歡快,讓人忍不住隨著音樂搖擺。好客是塞舌爾人引以為豪的民族習慣。塞舌爾是壹個由歐亞非移民後裔及其混血兒——克裏奧爾人組成的國家。以上三大洲的風俗習慣都有,和平存在。他們膚色不同,但相處融洽,沒有種族歧視。
塞舌爾有壹個古老的習俗。人們經常戴耳環,據說可以辟邪。有迎親遊行的習俗,重視女性婚前的貞操。像跳舞壹樣,民俗村經常在晚上點篝火,跳穆提王武和四組舞。新年:65438+10月1
復活節:4月14-15。
勞動節:5月1
解放日:6月5日。
聖餐禮:6月15
國慶節:6月18
獨立日:6月29日。
處女升天:8月15。
萬聖節:165438+10月1。
聖誕節:65438+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