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創造良好的養殖生態環境
1,池塘條件
水源、水質、土壤質量及周邊環境條件應符合無公害養殖要求。池塘面積和水深:4-8畝,水深2-2.5米,盡量少汙泥。
2.嚴格清理和消毒池塘。
養桂花魚的關鍵技術之壹是嚴格的池塘清潔消毒。清池消毒應在唐倩養殖“開餌魚”和桂花魚種後8-10天進行,有條件的話最好提前半個月左右,清池消毒後可將池底暴曬。清塘消毒藥劑有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二氯海因、溴氯海因、茶渣。年初清塘建議使用20kg生石灰+1袋/畝。
①生石灰:新鮮烘烤或保存完好的灰塊要求幹法清理,每畝用量125-150kg。生石灰清塘功效消失7-10天。
②茶渣:將茶渣用水清洗幹凈。茶渣粉碎後浸泡6-12小時,然後與水混合,灑滿池塘。茶餅無殺菌消毒作用,應配合殺菌消毒藥物使用。每畝水面每米水深茶渣40-45公斤,漂粉13.5公斤,或三氯異氰尿酸2500克或二溴海因300克。
第二,放養健康優質、規格合適的魚
1,健康優質桂花魚苗的標準:
①非近交苗;當年壹熟或二熟苗;
②同批同池的苗規格整齊壹致;
3飽腹感;
④體寬,側面有大而明顯的條紋,體色鮮艷無傷;
⑤自然狀態下,在水下叢生,成群結隊;除了捕食,它不遊到水面,也很少活動,在水下靜止不動;靜止時,頭部略向下傾斜,尾柄彎曲。如果是在盆裏撿的,剛開始會活潑地動,後來就靜止了,不會側躺在池底;
⑥畸形率小於3%。
2.適當的庫存規格
買2.5-3.5cm規格的桂花苗最合適,這種規格的桂花苗可以直接養在池塘裏,也可以標粗,性價比高,運輸方便,運輸成本低,成活率高。買回的2.5-3.5cm桂花魚種,標準厚度約10cm或40-50g後,應在池塘中培育。
將2.5-3.5cm桂花苗種培育至10-12cm,培育密度為6000-8000株/畝,培育時間為25-30天。
2.5-3.5厘米至40-50克,養殖密度為4000-5000條/畝,養殖時間為40-50天。
技術要點:
①桂花苗下塘前培育足夠適口的餌料魚,並對塘水和餌料魚進行嚴格消毒殺蟲。放養桂花苗種前1-2天進行殺蟲,每套1畝生姜+纖維素提前1天或播種當天噴灑,消毒殺蟲,減少應激反應。
②及時補充適口的飼料魚。飼料魚的大小在適口的前提下要小,壹次吃5天左右為宜。每次投餵前,投餵的魚必須用藥物浸浴消毒和殺死。
(3)當養殖標準達到預定規格時,在天氣涼爽的早晨在池塘中捕魚。
(4)魚種通過唐倩分選規範,弱小和畸形個體被淘汰。可采用1 mu/套黴菌包和生姜噴灑的劑量,減少繼發感染的並發癥。
3、魚類放養時間
魚種放養時間影響桂花魚的生長速度、飼料系數(生產成本)、發病頻率和市場價格。放養時間的早晚與生長速度成正比,與飼料系數成反比。早播生長速度快,飼料系數低。通常5月前放流的種子生長速度特別快,飼料系數低(3.5-4.5之間)。7月中旬以後,放流種子生長速度慢,飼料系數高(5-8)。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1)氣候和水溫條件;(2)苗木的種質因素。
三是成魚的合理放養密度和適合搭配投餵的魚類
桂花的放養密度是很靈活的,成年桂花的放養密度應該是1.200-1.500條/畝(指養殖後規格粗細的大規格魚,如果放養2.5-3.5cm規格的魚,放養密度要提高20%左右,即1.500-1.800條)。池塘主養桂花魚宜配鱅魚、鯽魚等。,且魚類養殖要求大,鱅魚200-500克/尾,20-30尾/畝;鯽魚40-50g/尾,100-150/畝。
四、飼養管理技術
1,飼養技術
①飼料魚的種類為了讓桂花魚吃到均衡的營養,要餵多種飼料魚。在廣東,青魚、南方鯽魚、青魚都是很好的飼料魚,鰱魚、鱅魚、鯽魚、鱅魚都適合做桂花魚的飼料魚。
②飼料魚的規格是基於適口性。在適口性的前提下,規格要稍小但不要大,讓不同大小的個體都能吃到,開發出來的產品規格整齊,商品價值高。
(3)及時投餵飼料魚,中間不能有脫節投餵,否則會因饑餓的無常而引發疾病,尤其是腸胃疾病。
(4)多次少量餵食,壹般以5-7天吃壹次為宜。冬季和早春,水溫低,桂花魚的攝入量少。每次吃7-10天為宜。
⑤在投餵飼料魚之前,必須用藥物浸浴對飼料魚進行消毒和殺滅,防止病原體被飼料魚帶入,切斷病原體的傳播途徑。飼料魚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消毒和殺滅:用纖維素殺滅50ppm,浸泡10-15分鐘;或者用3%的生姜浸泡3-5分鐘。
給患有孢子蟲病、腸炎、出血病等疾病的魚餵食。不得餵桂花魚,從國外購買的飼料魚壹定要謹慎,防止因購買病塘剩余飼料魚而感染疾病。
2.水質管理水質管理是養桂花魚的關鍵技術之壹。
①養桂花魚的池塘水質中等偏肥。貧水質增長速度慢,疾病多發。過肥的水富含有機物和耗氧因子,水質容易惡化。中等肥力的水體浮遊生物含量高,光合作用產氧量高,溶解氧豐富;微生物多的時候,有益菌群往往占優勢,抑制了患病微生物的繁殖,所以很少發病。另外,肥水中等的水不透明,適合桂花魚棲息,有安全感。中脂水具體表現為透明度,透明度在30cm左右,水質清爽油綠。
如果水質太肥,宜抽出壹些舊水,補充壹些新水。但是,壹次改變水量過多是不可取的。壹般以30cm左右的水位為宜。如果壹次水量過大,池塘水環境會發生急劇變化,使桂花魚產生應激反應,引發疾病。
②溶解氧是最重要的水質因子,保證池塘水中豐富的溶解氧是重要的水質管理內容。桂花是壹種耗氧率高、耐缺氧能力弱的底棲魚,所以養桂花需要在池塘中使用增氧機。池塘配備曝氣器的標準為0.4-0.5千瓦/畝葉輪曝氣器。池內溶解氧應保持在4.5mg/L以上,最低時不低於3mg/L。如果低於2mg/L,就會出現“浮頭”。壹般啟動時間是午夜前後到太陽出來後的第二天,中午是10-12小時。如果天氣不好,應該早點啟動,延長啟動時間。氧氣不僅影響魚類的呼吸和生命安全,還影響魚類的攝食、消化、吸收、生長發育等水質因素。水中溶解氧豐富時,魚吃得多,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生長速度快,飼料系數低。在富氧的情況下,很多有害毒物被氧化。比如溶解氧豐富時,水中的硫化氫就無法產生和積累。溶解氧充足時,有益好氧菌繁殖能力強,加速大分子有機物和有害毒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質循環能力,從而提高魚塘的生產力。
桂花魚最好配備發電機組,準備壹些化學氧化劑,如過氧化鈣[CaO2]、過硼酸鈉[nab O3·4h2o]、過碳酸鈉[2 naco 3·3h2o 2],以備不時之需。
(3)消除和控制池塘水中的有害和有毒物質。桂花飼養密度高,食量大,排泄物多。特別是在攝食中後期,代謝排泄物被細菌分解產生亞硝酸鹽[NO2-1-N]、氨氮[NH3-N]、甲烷[CH4]、硫化氫[H2S]等大量有害有毒物質,有機耗氧量也較大,影響桂花的采食量和H2S。水質惡化誘發的紅嘴眼病就是壹個明顯的例子。
目前,微生物制劑已被廣泛應用於池塘水質的控制和改善,如亞硝胺、藻類、硝化細菌、光合細菌、EM菌等。所謂微生物制劑,又稱微生態制劑,是篩選出壹些有益菌,人工培養而成。微生物制劑壹般由多種細菌組成,但也有單壹種類的細菌。微生物菌劑的作用主要有四個方面:壹是微生物菌劑施用後在池塘水體和底泥中大量繁殖,抑制病害微生物的生長;二是微生物制劑中的細菌分解池塘水體和底泥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和大分子有機物,將有害有毒物質分解為無害無毒物質,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無機營養物質,加速池塘中的物質循環;第三,光合細菌,具體是光合色素,可以在厭氧和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獲取能量,但不產生氧氣。在養殖水體中,可以利用硫化氫或小分子有機物作為供氫體,同時利用小分子有機物作為氮源,利用銨鹽和氨基酸作為氮源,可以消除氨氮、硫化氫、有機酸等有害物質,降低水體耗氧量;第四,將微生物制劑與飼料混合,飼餵或噴灑在農作物葉片上,可促進飼養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促進植物生長。微生物制劑壹般半個月施壹次,冬季水溫低時壹個月施壹次。微生物制劑不能和抗生素、滅菌藥物壹起使用,否則微生物制劑中的細菌會被殺死而不起作用。
使用藥物調節和控制水質。諾敏+藻種3畝/袋,早上施,半個月左右壹次。沸石粉20-25kg/畝,用於吸附重金屬離子和其他有害毒物。聚合氯化鋁也能凈化水,用量為5-7公斤/畝。m,和水攪拌後濺得滿池都是。明礬具有混凝沈澱作用,能使溶解和懸浮的有機、無機顆粒凝聚沈澱,使水變清,消除氨氮和亞硝酸鹽,降低水的pH值。當源水水質較差或換水可能導致疾病和感染時,實行不換水的封閉式養殖,采用藥物對水質進行處理,效果非常明顯。
④夏季氣溫高時,盡可能提高池塘水位,可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冬天池塘的水位也要適當加深,幫助桂花魚安全越冬,防止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