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舌尖上的中國評論

舌尖上的中國評論

中國對《舌尖》的評論如下:

1.東西南北,江南塞北。人的遷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遇,食物的分離見證了人的聚散。

2.在廚房裏,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不是使其中壹種突出,而是五味的和諧與平衡,這既是中國廚師和中醫壹直在不斷尋求的完美狀態,也是中國在待人接物乃至治國理政中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3.壹勺魚露就足以讓最普通的食材突然變得酸澀動人。這是壹年中最美味的壹次團聚,註定是壹頓混飯吃。

4.中國的烹飪不僅能像麻辣川菜壹樣兇猛地入侵我們的味覺,還能潤物細無聲地讓我們的舌尖領略鮮味之美。

無論是在中餐還是漢字中,“味”這個神奇的詞似乎永遠充滿了無限可能。除了舌頭嘗到的和鼻子聽到的,在中國文化中,對“味道”的感知和定義源於飲食,又超越了飲食。換句話說,真正能感受到“味道”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舌頭和鼻子,還有中國人的心。

6.五味使中國食物的味道千變萬化,也為中國人提供了壹種特殊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口味和回憶他們不同的生活狀況。

7.壹碗糖水融化了中國父親深深的內向。但是,第壹次面對未來的女婿,每個父親心裏的滋味可能比壹碗糖水還要復雜。

8.隨著人們的遷徙和流通,配料、香料、配方、技藝也在浩瀚的時空中穿梭、進化、再生,形成了悠久而豐富的歷史。

9.今天,前所未有的糧食和前所未有的資源困難並存。如果我們從祖先的智慧中尋找答案,他們可能會警告我們,我們短暫的生命是浩瀚的,晚上睡覺只需要六尺,我們的家庭是富裕的,但日食只是三餐。

10.小亂,小,皮薄,只要舀到開水裏,就可以放進碗裏吃壹口。太好吃了!

11.中國人吃早餐的習慣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此後,中國大部分地區實行早、中、晚餐制度,這對生活和生產都是有益的。

12.中國人對美食的感情,大多是鄉愁、鄉愁、對童年的懷念。

13.廚房的秘密是表面的水和火的藝術。說白了,無非就是人與世間萬物的和諧關系。因為土地對人類是無私的,也因為人類對食物有著同樣的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秘密就是沒有秘密。

14.所有美食紀錄片引發的垂涎之心,都能在這裏找到最好的宣泄口,所有的鄉愁、鄉愁、鄉愁,都能在這裏以最溫暖、最恰當的方式安放。這裏沒有復雜的技法,眼花繚亂的食材,精致的器皿,只有食物本身的質感和美味,與紀錄片壹脈相承。

15.食材的獲得需要漫長的努力和耐心的等待,這個規律同樣適用於大山。

16.做酸菜魚,首先要做香米飯,把糯米洗幹凈,放在爐子上蒸,加酒曲發酵,鯉魚開滿米花,是最肥最甜的時候。與其說是抓食材,不如說更像是戶外親子遊戲。

17.粽子是用純白的糯米和紅棗裹著綠色的蘆葦葉。煮好後剝下蘆葦葉,飯團裏好像還嵌著幾顆鮮紅的瑪瑙,很漂亮。

18.對美食的渴望源於人類的本能。但是,每個人對美食的選擇都不壹樣,甚至相反。吃素食和吃快慢餐各有各的道理。

19.千百年來,食物隨著人們的腳步不斷遷徙變化。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們心中,只有故鄉的味道是熟悉的,是倔強的。它就像壹個味覺定位系統,壹端鎖在千裏之外的異地,另壹端永遠系在記憶深處的故鄉。

20.人就像他們的食物,食物總是和人聯系在壹起的。紀錄片中生動而令人垂涎的畫面背後,是反映人們生活環境和生活態度的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