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梅豆的人工栽培

梅豆的人工栽培

有害癥狀

主要危害莖基部或匍匐在土壤表面的枝藤,病部變褐腐爛,產生大量白色菌絲體和褐色近球形菌核。

病原體的形態特征

白絹病菌..屬於半翅目的真菌。菌絲白色、透明、細長,老菌絲厚2 ~ 8微米,分枝與隔膜不成直角。在PDA上,菌絲體是白色和華麗的,呈放射狀擴展。菌核外觀起初為乳白色,略黃,後為褐色或棕褐色,球形至卵圓形,大小為1 ~ 2 mm,表面光滑有光澤。菌核表層由三層細胞組成,外層為褐色,表皮為假薄壁組織,中央為稀疏組織。後兩種組織是無色的,肉眼是白色的。阿塞利婭·羅爾夫斯。&;金布羅..),屬於擔子菌。病原菌發育的最適溫度為32 ~ 33℃,最高為40℃,最低為8℃,最適pH為5.9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菌核或菌絲體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菌核萌發產生菌絲體,從寄主莖基部或根部侵入,潛伏期為3 ~ 10天。中央病株出現後,表面菌絲向四周擴散。發病最適溫度為30℃,特別是高溫、適時的晴天和雨天有利於菌核萌發。連作地、酸性土壤或沙地病情嚴重。

防治方法

(1)667㎡施熟石灰100 ~ 150 kg調節土壤酸堿度,調至中性,或施大量腐熟有機肥。

(2)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銷毀。

(3)發病初期,施用15%三唑酮(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或1%甲基強的松龍(甘草)可濕性粉劑,在患處根部清除100 ~ 200%細土,防治效果明顯。必要時可噴1000倍20%甲潑尼龍EC,每7 ~ 10天噴1次,可控制1次或2次。

(4)利用木黴菌防治白絹病。人工培養的哈茨木黴棉鈴蟲是壹種雜食性害蟲,可以危害多種蔬菜。棉鈴蟲以幼蟲為害小扁豆尖端,造成無頭梅豆或多頭梅豆。

棉鈴蟲幼蟲吃了花柱和子房後不能結梅豆。青梅豆經常吃空或吃爛,導致腐爛,嚴重減產。

(1)發生特征

成蟲羽化通常發生在夜間。它們選擇生長旺盛、開花早的梅豆,在幼嫩部位或豆莢上產卵。新孵化的幼蟲以樹葉為食,並轉移到其他植物上。2齡後開始吃芽,3齡幼蟲開始吃莢。

棉鈴蟲蛹在土壤中越冬。1年在長江以北發生3~4代,在長江以南發生5 ~ 7代,次年春季羽化。夏旱、秋旱、高溫,棉鈴蟲發生嚴重。

(2)防治要點

二代棉鈴蟲是防治的重點;第三代棉鈴蟲在7月中旬至8月初發生,用藥物保護花蕾,全株噴施藥物。棉鈴蟲第四代和第五代發生在8月下旬,使用關鍵藥物保護莢果。

(3)預防和控制方法

①農業控制

第壹,秋耕冬灌可以消滅土壤中大量的越冬蛹,結合修剪和耙除部分卵和部分病莢,減少蟲源。第二,種植玉米帶誘殺。發生期每天早上在玉米芯葉腋處殺蛾。第三,誘殺楊樹:剪楊樹帶葉枝,每65,438+00枝65,438+0,每畝65,438+00枝,每5 ~ 65,438+00天換65,438+0次,每天早晨捕殺。

②植物源農藥控制

新鮮韭菜1斤可加0.1斤水,搗碎取汁,每斤原液加6斤水,攪拌後噴灑控制;或將1 kg的大蒜搗碎,加入1 kg的水,攪拌,得到蒜汁,噴灑1 kg的蒜汁,加入25 kg的水;或者用蓖麻葉浸出液,取蓖麻葉0.5公斤,加水5公斤,煮沸放涼。用浸出液預防和處理。

③用肥料處理昆蟲。

可用2%過磷酸鈣浸出液或2%尿素;分別用1%碳酸氫銨和0.5%氨水追肥,7 ~ 10天1次,連續3次。

(4)使用生物農藥和病毒控制。

噴灑BT250或0.296阿維菌素EC 1000 ~ 2000次;或在棉鈴蟲產卵的潛伏期開始時噴施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每毫升含活孢子0.01,每畝0.5公斤,3-4天噴施1次。* * *噴2~3次;可用性誘捕,人工誘捕棉鈴蟲雌蟲,平均每個誘捕器誘捕200只成蟲;也可以用5%洗必泰1000倍液或800倍液防治棉鈴蟲。

采用上述方法防治棉鈴蟲,不汙染環境和梅豆,符合A級綠色食品的生產要求。

⑤化學控制

蟲害初期可用40%辛硫磷500-2000倍液或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要求壹種藥物在梅豆中只能使用1次,且距收獲時間間隔應大於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