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青梅煮酒是新的。

青梅煮酒是新的。

青梅,別名:青皮,海梅,苦香,油楠,綠相,剛在電視上看到的時候,我還以為是還沒長大的桃子。至於青梅,我壹直只聽過它的名字,沒見過,所以很好奇。電視節目中提到青梅可以用來釀酒,做飯,做醬,沖泡後食用。曾幾何時,只有知望李子解渴,但我沒想到有這麽多種吃法。

這是樹上新鮮的青梅,表面覆蓋著白色的絨毛,真的很像壹個青澀未熟的桃子。但是我爸媽覺得從樹形上看更像李子。我們這些從來沒有認真吃過青梅的人,只能寄希望於猜測。

小時候,我對童年有很深的記憶。也許是這首詩。

這裏的青梅是孩子們互相投擲的玩物,但在古人的生活中,青梅更多的是作為食物。我們可以從傳世的古詩詞中略知壹二。

從上面的詩中可以看出,古人多以青梅釀酒或陪酒作為飲酒的食物。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梅”開花熟於夏,熟於冬。味道最酸,有降氣除煩、止咳止痛、止傷寒、止寒熱痢、消腫解毒之功效,可治32種疾病。《神農本草》記載:“梅味甘,性平,能入肝、脾、肺、大腸經,有收斂生津之效”。

現代醫學認為,青梅能斂肺止咳、澀腸止瀉、除煩安神、生津止渴、殺蟲止痛、止血,並能預防因出汗過多而引起的低鉀血癥,如倦怠乏力等。經常吃梅肉可以防癌延年益壽。主治:久咳、虛熱、煩渴、慢性瘧疾、慢性腹瀉、血尿、血崩、嘔吐等。

青梅的好處那麽多,但是生吃又酸又好吃,超出了壹般人的承受能力。那麽,青梅可以煮什麽食物呢?

1.梅子酒

可能最知名的就是梅酒了。電視節目中提到,福建客家人釀造梅酒是壹種傳統。每個家庭每年都會釀造數百磅的梅子酒,供平日和春節期間飲用。

具體做法是將新鮮采摘的李子洗凈,挑選優質李子晾幹備用。然後準備冰糖和米酒。冰糖是大塊磨的,米酒是自家釀的米酒。青梅、冰糖、酒的比例是10:7:10,最初是電視上介紹的,我不記得這是百度上的比例。準備壹個大壇子,舊瓷罐,不要塑料的,這樣酒才會好喝。把稱好的青梅放進去,然後加入磨碎的冰糖,最後加入米酒,剛好夠蓋青梅和冰糖的量。封好壇口,兩三天攪拌壹次,讓青梅和冰糖混合均勻。三個月後,就可以喝了。

以上是網上找的示意圖,大致相同,只是冰糖還是要再碎壹點,和青梅拌勻。如果罐子是黑瓷的,味道應該會更迷人。

2.梅子醬

客家人現場制作青梅醬,蘸油炸豆腐。炸豆腐就是把普通的豆腐切成塊,直接在油鍋裏炸,炸成金黃色,看起來又脆又甜。

我沒有詳細介紹梅子醬。我只看到壹個人拿出幾個李子。鏡頭再轉,梅子醬就好了!好吧!我也想有壹個能自動把食材變成食物的鏡頭!【以下是我怎麽在網上找到梅子醬的】

1.將梅子放入加有5克鹽的清水中浸泡壹夜,以去除澀味。

2.在梅子擴大鍋裏,加水淹沒梅子,大火煮開。

3.煮到李子皮碎了,再加5克鹽。

4.轉小火煮,直到李子脫殼,不斷攪拌。

5.用漏勺將梅核取出,留作蜂蜜梅茶。

6.加入糖,調味,調整甜度到妳滿意的程度。加了糖的梅子醬會變得很清澈。

7.大火收汁,粘度滿意關火。醬汁溫熱後,放入密封瓶中保存。

對於喜歡甜食的我來說,真的很好吃。看起來很好吃,又甜又粘,很像蜂蜜腌制的柚子。

3.青梅煮魚

做法是在開水中加入幾顆青梅,然後加入五花肉片和整條魚燉!是的,妳沒看錯,是燉肉!據說青梅可以去除魚的腥味,這樣燉出來的魚也能有青梅的香味。換句話說,五花肉是幹什麽的,是青梅繞魚打滾時被虐的單肉?

嗯,我剛檢查過,是我太年輕太單純了。

全稱應該是,青梅燉莽魚。【據說這是北海的做法,電視上也說福建的。既然都是沿海地區,就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了。在食物面前,沒有地域。]

方法如下:將癩皮魚洗凈切塊,用料酒和澱粉腌制片刻。鍋中倒入油,放入姜片放出香味,再放入剁椒、醬油、青梅、芒魚,輕輕翻炒片刻。倒入清水,沒過魚塊即可。加入鹽和糖,蓋上鍋蓋燉10分鐘,然後撒上香菜和蔥花。

五花肉沒了。就是這樣,真理來自實踐。既然沒練過,就沒資格評價。我們只要有資格吃就行了!

4.糖漬李子

這臺電視上沒有介紹,是我在找資料的時候壹路找來的。好像是特別適合看電影娛樂的零食。

網上介紹的方法很長。我簡單說壹下,青梅用鹽水洗幹凈晾幹,鹽水泡壹晚,第二天洗幹凈晾幹,糖泡壹晚,第三天把糖水倒掉,再加糖。這次保留糖水,熬成濃糖浸泡青梅。過幾天就能嘗到酸梅了。如果是酸的,可以多泡點糖,蘸點醬。

具體做法請看這裏:蜜餞青梅。

但是作者的提醒壹定要認真看,不然被腌壞了就悲劇了。

看起來像是從小吃店買來的濕版腌李子。應該味道更好,至少甜度可控!

最後用壹張美圖來結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