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癌早期癥狀
(1)質量
口腔或頸部出現原因不明的腫塊(觸摸時不壹定疼痛)。
(2)舌的運動和知覺
舌頭的活動能力有限,導致咀嚼、吞咽或說話困難,或半個舌頭失去知覺和麻木。應盡快查明原因。
(3)下顎和牙齒
下頜局部腫脹導致面部不對稱,有時伴有感覺異常,或牙齒松動等癥狀。
(4)疼痛和張口受限。
部分口腔癌患者的首發癥狀為不明原因的劇烈疼痛或無法張口,應引起重視。
2.口腔癌的預防
(1)忌抽煙喝酒。
不要養成吸煙的習慣;那些吸煙的人最好戒煙。那些抽過煙但戒不掉的人,至少要減少劑量。吸煙者也應該減少飲酒。酒精可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口腔黏膜。如果口腔衛生習慣差,就會為細菌或黴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造條件。避免咀嚼檳榔,因為檳榔與煙草和石灰混合後更容易致癌。
(2)均衡飲食
減少脂肪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A、B、E和微量元素硒的攝入。
(3)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拔除殘根殘冠,及時調整磨牙尖,避免反復咬頰和咬舌。
3、口腔癌飲食
1,梅子紅茶
材料:梅幹菜、紅茶50毫克、熱水200毫升、白菜適量。
做法:將梅子曬幹,去核,將果肉切碎,放入陶瓷大碗中,加入紅茶拌勻,倒入熱水,攪拌,飲用時加入少許白菜汁。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消食。適用於外感邪氣長期侵襲,導致氣滯血瘀的口腔癌患者。
2、雪耳鯽魚粥
材料:銀耳15g,鯽魚約250g,粳米60g。
做法:將銀耳泡發洗凈,鯽魚去鱗去腸,用洗凈的粳米加水煮粥,用油鹽調味,溫服。
功效:清熱養陰,健脾養胃。雪耳味甘淡,性涼,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鯽魚味甘、平,肉味鮮美,入脾、胃、大腸經,有健脾養胃、補虛的功效;粳米補中,健脾和胃,煮粥適合口腔癌、厭食、體質虛弱者食用。
3.蕎麥汁
原料:蕎麥80克,糖適量。
做法:將蕎麥用清水浸泡3至4小時,洗凈後倒入豆漿機中。先加水,放在水線之間,做成蕎麥汁,根據個人口味加糖喝。
功效:蕎麥中含有大量的鎂,不僅能抑制癌癥的發展,還有助於舒張血管,維持心肌功能。
4、無花果生地竹蔗水
材料:無花果60克,生地60克,竹藤250克。
做法:將所有食材洗凈,將竹藤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壹到兩個小時,熬成濃汁,內服。
功效:無花果味甘,入肺、腸,有解毒消腫、清肺利咽的功效。而且其鮮果或幹果的水提取物對多種動物實驗腫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引起腫瘤組織壞死。地黃味甘、苦,性涼,入心、肝、腎經,有滋陰涼血的功效。竹蔗味甘,性寒,入肺胃經,有清熱養陰、生津潤燥之功效。壹起煮水可以清熱消腫,滋陰解毒,適用於唇癌、舌癌、喉癌等口腔癌患者。
5.北沙人參冬瓜瘦肉湯
材料:北沙參30克,冬瓜500克,瘦豬肉100克。
做法:冬瓜洗凈切絲,瘦豬肉切絲,先加水和沙子泡半小時,再把冬瓜和瘦豬肉放入湯中,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潤肺,滋陰生津。北沙參味甘、苦,性涼,入肺脾經,有滋陰清肺化痰的功效。冬瓜味甘、淡、涼,入肺、膀胱經,有清熱解毒、利尿化痰的功效。豬瘦肉香甜可口,性溫,有滋陰潤燥、健脾養胃的功效。此藥膳適用於口腔癌引起的口幹口苦、患處疼痛、食欲不振的人群。
6.蓮子豬腰魚湯
材料:蓮子30克,豬脊骨250克,水魚250克左右。
做法:蓮子浸泡去皮,去心,豬脊骨帶髓切碎,水魚洗凈,切塊,三者壹起加水燉,加鹽調味。
功效:補中焦,滋腎養陰。蓮子味甘、澀,入心、脾、腎經,有健脾養胃、清心滋腎之功效;豬脊骨潤燥滋陰,既有豬肉滋陰補腎的功效,又有豬骨髓滋陰補腎的功效,適合身體虛弱的人食用。水魚味甘,性平,入肝經,有滋陰補虛的功效。這種藥膳適合口腔癌晚期和各種癌癥體質虛弱的人食用。
7.知母綠豆粥
材料:知母15g,綠豆60g,粳米80g,冰糖少許。
做法:知母加適量水,煮沸半小時,濾出汁液,再煮沸。將兩種藥液合並,濃縮成100 ml。然後將綠豆和粳米洗凈,加水將粥煮爛,趁熱加入知母汁,攪拌均勻,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溫服。
功效: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知母味苦寒,入肺、胃、腎經,有清熱瀉火、止咳除煩之功效。綠豆味甘、寒,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粳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補虛益氣的功效。共同適用於唇癌、舌癌、喉癌等口腔癌患者。
8、百合鳳尾豬舌湯
材料:百合60克,鳳尾草50克,豬舌1根。
做法:鳳尾草洗凈切段,用紗布包好,豬舌洗凈切幾段,三味加適量水,文火煎兩個多小時,濾去鳳尾草渣,加鹽調味,配肉喝湯。
功效:消腫解毒,滋陰化痰。百合性涼,味幹,入心肺,有清心潤肺、滋陰安神的功效;鳳尾草味苦、寒,入大腸、肝、心經,有消腫、解毒、利尿的功效;豬舌味甘,性平,入脾經,有健脾益氣的功效。三者的燉品適用於舌癌及各種口腔癌患者的紅腫熱痛。
9、龍葵苦瓜泥鰍湯
材料:龍葵50克,苦瓜200克,泥鰍300-500克。
做法:將龍葵洗凈切段,用紗布包好,苦瓜洗凈切塊,泥鰍用熱水洗凈,去粘液,剖腹去腸,洗凈,先將龍葵放入水中煮半小時,再加入苦瓜和泥鰍同煮,去龍葵渣,調味後服用。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消瘡。龍葵味苦、寒,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效;苦瓜味苦寒,微甘,入心、脾、肝經,有清熱解毒、消瘡的功效;泥鰍味甘滑,入脾經,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補中、祛濕、滋陰解毒的功效。三者合在壹起,適用於舌癌及各種口腔癌的腫痛或潰爛滲出,不思飲食者。
10,石斛地黃盆栽田雞
材料:石斛15g,生地30g,田雞300g。
做法:將石斛洗凈切塊,生地黃切片,青蛙洗凈,去腸去爪,先將石斛和生地黃加適量水,然後煮熟,加鹽調味,喝湯吃肉。
功效:解毒消腫,健脾養陰。石斛味甘,微寒,入胃、肺、腎經,生津、養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地黃味甘、苦,性涼,入心、肝、腎經,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之功效;青蛙味甘涼,入胃腸,有解毒消腫、滋陰補虛的功效。此菜適用於喉癌及各種口腔癌紅腫熱痛,妨礙減肥者進食。
3歲寶寶發燒怎麽辦?
寶寶體溫正常在36.2℃-37.5℃,低熱是指體溫在38℃左右波動,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如果超過41℃,就是超高熱。持續兩周以上的發燒是長期發燒。寶寶發燒了怎麽辦?在寶寶發燒期間,多註意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註意其體溫變化。壹般來說,寶寶發燒低於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不能濫用藥物;如果寶寶發燒高於38.5℃,要及時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