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墻壹般是將鮑魚、海參、魚唇、牦牛皮膠、杏鮑菇、牛筋、香菇、墨魚、扇貝、鵪鶉蛋等采集,加入高湯和紹興酒,文火煨制而成。
菜做好後軟潤,肉香濃郁,不油膩,口感很好。
中文名:佛跳墻主要食材:海參、鮑魚、魚翅、魚唇。分類:閩菜口味:閩菜的起源、配制、所需食材、烹飪步驟、要點、特色、風味特點、營養功效、榮譽、起源。清道光年間,福州官錢局官員設宴款待福建使節周濂。晚宴上有壹道菜叫“福壽泉”,是用雞、鴨、羊肘子、豬蹄、排骨、鴿子蛋等文火煨制而成。周濂吃完後非常滿意。回國後,他命令廚師鄭春發依法復制原菜,減少了肉類的用量,並添加了多種海鮮,使成品菜更加豐富美味。後來,鄭離開特使衙門,在福州東街開了壹家“三友齋”酒樓(福州“聚春園”酒樓的前身),在壹次文人聚會的酒席上招待客人。文人品酒後歡呼雀躍,有人即興作詩壹日:“壇上滿是肉香飄來飄去,佛聞棄禪跳墻。”從此這道菜就叫“佛跳墻”。據費孝通先生說,這道菜的發明者是壹群乞丐。這些乞丐每天背著破瓦罐到處乞討,在餐廳裏收集各種剩菜。據說有壹天,壹個飯店老板出門,偶然聞到街上飄來壹縷奇怪的香,發現破瓦罐裏剩下的酒和各種剩菜壹起倒了。老板受此啟發,回到店裏把各種原料和酒混合在壹起,造了壹個跳佛墻。配菜所需食材:水魚翅500克,幹凈鴨肫6個,海參水250克,鴿子蛋12個,清脂母雞1只,香菇水200克,豬蹄水250克,肥豬肉95克,大五花肉65438+塊。蔥段95g,桂皮10g,蒸幹貝125g,紹興酒2500g,凈冬筍500g,味噌10g,魚唇加水250g,冰糖75g,鯿魚肚125g,上等醬油75g。熟豬油1000g,凈鴨1烹飪步驟1。將魚翅去沙,撈出排列在竹箅子上,放入開水鍋中,加入蔥30g,姜片15g,紹酒100g,煮10分鐘。2.將魚唇切成長2厘米、寬4.5厘米的塊,放入開水鍋中,加入蔥30克、紹興酒100克、姜片15克,煮10分鐘去除腥味,挑出蔥和姜。3.將鮑魚放入蒸籠中,用武火蒸熟,取出,每片洗成兩片,放在十字刀上,放入小盆中,加入骨湯250克,紹興酒15克,放入蒸籠中蒸30分鐘,取出,瀝幹蒸汁。熟鴿子蛋,去殼。4.雞鴨分別切掉頭、脖子和腳。豬蹄去殼、去毛、洗凈。刮幹凈羊肘。將以上四種食材各切成12塊,與幹凈的鴨肫壹起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血水撈出。把五花肉裏面洗幹凈,用開水焯兩次,去腥,切成12塊,放鍋裏,加湯250克,燒開,加紹興酒85克撈起,湯不用了。5.海參洗凈,各切成兩片。豬蹄洗凈,切成2寸長的段。將150g幹凈的火腿裏脊加入清水,上蒸籠蒸30分鐘,取出蒸汁,切成厚度約1cm的薄片。將冬筍放入開水鍋中焯壹下,撈出。將每根竹筍切成四塊,拍平。把鍋放在旺火上。將煮好的豬油放入鍋中燒至七成熱時,將鴿蛋、冬筍放入鍋中煎2分鐘左右撈起。然後,將魚放入鍋中,炸至手可斷,倒入漏勺瀝幹油,再用清水浸泡後撈出,切成長4.5厘米,寬2.5厘米的塊。6.鍋裏留50克殘油。七成熱時,將蔥35克、姜片45克放入鍋中翻炒,放入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五花肉塊幾下,放入醬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75克、紹興酒26544。7.將壹個紹興壇子洗凈,加入清水500克,小火加熱,倒空壇子裏的水,在壇子底部放壹個小竹箅子。先放熟的雞、鴨、羊、肘子、豬蹄、鴨胗、豬肚、花菇、竹筍,再放入魚翅、火腿片、幹貝。裝好後,把壇子放在炭爐上,小火燉2個小時,然後打開蓋子,迅速把海參、蹄筋、魚唇、高肚放入壇子裏,馬上封好壇口,再小火燉壹個小時,取出。上菜的時候,把壇子口白菜倒進壹個大盆裏,打開紗布袋,上面放上鴿子蛋。同時跟上壹碟麻纖維蘿蔔,壹碟火腿拌豆芽,壹碟香菇炒豆芽,壹碟辣芥末,還有銀線圈和燒餅。重點和提示1。泡幹貝:將幹貝洗凈,放入碗中,加入少許高湯、蔥、姜,放入蒸鍋蒸熟。2、花菇:春末春初可以出的菇,面上有菊花圖案。3、魚肚要泡油,泡海參的時候,海參不能沾油。4、最後將各種原料放入壇中,壹定要小火慢燉,不可心急,否則達不到效果。菜肴的特點和風味特點由於“佛跳墻”是壹壇燉幾十種原料,既有相同的肉味,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吃起來軟嫩滋潤,濃郁香濃,不油膩;食材相互滲透,味道鮮美。煨制過程中幾乎沒有香味從佛跳墻裏出來。反之,煨入壇時,只需微微掀開荷葉,酒香撲鼻,直入心脾。湯濃而褐,但濃而不膩。吃的時候酒裏夾雜著各種香味,香味飄了四次,爛而不爛,味道無窮。營養功效佛跳墻具有增強免疫力、調經潤腸、美容養顏、抑制血栓形成、抑制癌細胞生長、降低三高、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防治男性前列腺疾病、增加造血功能、加速傷口愈合、促進生長發育、改善冠心病等功效。菜榮譽1990《佛跳墻》獲商務部優質產品金頂獎。2002年,“佛跳墻”在第十二屆全國烹飪節中榮獲中國名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