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耳聾左慈丸[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二龍萬[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 .國家基本藥物和耳聾左慈丸相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信息。
基本藥物序列號
目錄序號藥品名稱劑型規格零售單位指
價格類別備註1050 91二龍左慈丸水蜜丸60g瓶8.5中成藥部分* 1051 91二龍左慈丸蜜丸9g丸0.71中成藥部分1052 91二龍左慈丸濃縮丸200丸瓶65438+12.9中成藥部分1056 91二龍左慈丸濃縮丸240丸瓶16中成藥部分1057 91二龍左慈丸濃縮丸360丸瓶23.6中成藥部分註:
1.表中備註欄標有“*”的劑型規格為代表性產品。
2.表中備註欄帶“△”的劑型規格,同劑型其他規格為暫定價格。
3.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註明。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均以相同用法用量為基礎,按照藥品比價規則計算。
4.表格中劑型壹欄標註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概述二龍左慈丸是壹個方名,同名的方子大概有兩個。
中成藥耳聾左慈丸的主要成分為磁石(煆)、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竹葉、柴胡[1]。具有滋腎平肝的功效。用於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標準和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了耳聾左慈丸的中成藥部頒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耳聾左慈丸的中成藥藥典標準。
5爾爾左刺丸5.1爾爾左刺丸在餵養赫廷季芳時原名為左刺丸[2]。又名柴刺地黃丸、耳鳴丸[2]。
耳鳴丸、柴刺地黃丸
5.2由熟地黃四兩、山茱萸和山藥兩兩、茯苓、牡丹皮和澤瀉壹兩五元、磁石三兩和柴胡壹兩壹厘組成[2]。
地黃4兩、山茱萸(炒)2兩、茯苓1兩5元、山藥2兩、牡丹皮1兩5元、澤瀉1兩5元、磁石3兩、柴胡1兩1元。
5.3制法:煉蜜為丸[2]。
5.4耳龍左慈丸,主要用於餵養鶴亭季芳,功效為補益肝腎,開竅聰耳[2]。主治肝腎陰虛,頭暈耳鳴耳聾[2]。
具有滋陰清熱、益氣平肝的功效。主治:腎水不足,虛火上升,頭暈目眩,耳聾耳鳴。
5.5耳聾左慈丸用法用量:取三錢,送淡鹽水湯[2]。
5.6註本方由六味地黃丸在小兒內科證直接方[2]中修改而成。
耳鳴丸(國醫驗方(南京方)、柴刺地黃丸(國醫驗方)、武漢方)。
6二龍左慈丸6.1藥典標準命名為二龍左慈丸。
二龍左慈丸
6.2處方磁石(煆)20克,熟地黃160克,山茱萸(制)80克,牡丹皮60克,山藥80克,茯苓60克,澤瀉60克,柴胡20克。
6.3將上述八味藥準備好,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合均勻。每100克粉末用30-50克煉蜜和適量水制成蜜丸,幹燥;或加入煉蜜90-110g制成蜜丸。
6.4性狀本品為深棕色蜜丸或深棕色蜜丸;甜而微酸。
6.5鑒別(1)取本品,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溶於水合氯醛試液;菌絲體無色或淡褐色,直徑4 ~ 6微米(茯苓)。草酸鈣簇晶存在於無色薄壁細胞中,有時幾個排列成行(牡丹皮)。薄壁細胞呈圓形,有橢圓形凹坑和整合凹坑;內皮層細胞的垂直周壁呈波狀,厚且木質化,有稀疏的孔和溝(澤瀉)。粘液細胞中存在草酸鈣針狀晶束,長80 ~ 240μ m,直徑2 ~ 8μ m(山藥)。導管包含黃色或棕黃色分泌物(柴胡)。不規則碎片大小不壹,呈黑色(磁鐵)。
(2)取本品0.1g,加稀鹽酸5ml,攪拌均勻,加熱煮沸2 ~ 3min,濾過,取濾液,照鐵鹽鑒別法(藥典2065年版二部附錄IV)檢驗,反應相同。
(3)取本品蜜丸6g,研末;或者取蜜丸9g,切成片,加入矽藻土5g,研磨均勻。加入70ml乙醚,低溫回流65438±0小時,過濾,濾液揮發乙醚,加入65438±0ml丙酮溶解殘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外,向丹皮酚對照品中加入丙酮,以制備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3: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噴以鹽酸5%氯化鐵乙醇溶液(每10)。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
(4)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65438±0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鑒別](3)項下供試品溶液和上述對照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壹張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冰醋酸(20: 5: 8: 0.5)為展開劑,展開。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
6.6檢查應符合丸劑(藥典2010版附錄1A)項下的有關規定。
6.7含量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D)。
6.7.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1%磷酸溶液(12: 88)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40納米。理論塔板數以馬錢苷峰計算應不低於5000。
6.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馬錢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入80%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
6.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蜜丸適量,研細,或取重量差較大的蜜丸,切成片,約取65438±0g,準確稱定,置於錐形瓶中,準確加入80%甲醇25ml,稱定,加熱回流60分鐘,放冷,再次稱定,用80%甲醇補足損失。
6.7.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65,438±00μl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產品。
本品含山茱萸,以馬錢素計(C17H26O10),蜜丸每1g不得少於0.47mg達米萬每丸不得少於3.0毫克。
6.8功能主治:滋腎平肝。用於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6.9口服用法用量。蜜丸壹次6g;大蜜丸1丸壹次,壹日兩次。
6.10規格(1)蜜丸?每10粒重1g。
(2)蜜丸?每粒15丸重3g。
(3)大蜜丸?每粒藥丸重9克。
6.11存儲密封。
6.12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7耳聾左慈丸的中醫部頒標準7.1拼音名稱耳聾丸
7.2標準編號WS3B132293
7.3處方磁石(煆)20g熟地黃160g山藥80g山茱萸(制)60g茯苓60g牡丹皮60g澤澱60g竹葉柴胡20g。
7.4取柴胡、澤瀉、茯苓各40克,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兩次,第壹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並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 ~ 1.35 (20℃)的稠膏;熟地黃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壹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並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 ~ 1.35 (20℃)的稠膏;66.取牡丹皮、山茱萸各5g,按流浸膏、浸膏項下的滲漉法(附錄17),用70%乙醇浸泡24小時,收集滲漉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30 ~ 1.35 (20℃)。將磁石、山藥和剩余的山茱萸、茯苓粉碎成細粉,與上述稠膏粉混合,制成20%,幹燥,拋光。
7.5性狀本品為棕黑色濃縮丸;甜而微酸。
7.6鑒別(1)取本品,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支塊狀物無色,溶於水合氯醛;菌絲體無色或淡褐色,直徑4 ~ 6 μ m。粘液細胞中存在草酸鈣針狀晶束,長80 ~ 240μ m,直徑2 ~ 8μ m..果皮表皮細胞橙黃色,表面多角形,縱壁微串珠狀。
(2)取0左右。65438±0g本品,加5ml稀鹽酸,加熱煮沸2 ~ 3min,過濾,濾液顯示鐵鹽的鑒別反應(附錄27)。
7.7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的相關規定(附錄8)
7.8功能主治:滋腎平肝,用於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7.9用法與用量口服,壹次8粒,壹日3次。
7.10規格每8丸相當於原生藥3g。
7.11存儲密封。
8耳聾左慈丸藥品說明8.1藥品類型中藥
8.2藥品名稱耳聾左慈丸
8.3藥品中文拼音8.4藥品英文名稱8.5成分8.6性狀8.7作用類別8.8適應癥/功能主治:滋腎平肝。用於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8.9粒大小的蜜丸,每粒重9克。
8.10耳聾左慈丸用法用量。大蜜丸1丸壹次,壹日兩次。
8.11禁忌8.12不良反應8.13註意事項1。忌煙酒和辛辣食物。
2.感冒時不要服用。
3.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嚴重慢性病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年老體弱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5.本品僅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聽力下降,耳鳴如蟬。凡是外耳、中耳疾病引起的耳鳴,如外耳道異物,都要去醫院。
6.突然耳鳴耳聾要去醫院。
7.如果服藥2周後癥狀沒有緩解,就要去醫院了。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特性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督下使用。
11.請將本產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12.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在使用本產品前咨詢醫生或藥劑師。
8.14藥物相互作用如果與其他藥物壹起使用,可能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生或藥劑師。
8.15耳聾左慈丸的藥理作用8.16備註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書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使用。
9《重訂文光熱論》卷二二龍左慈丸9.1由地黃8兩、山茱萸4兩、山藥4兩、牡丹皮3兩、澤瀉3兩、浙江茯苓3兩、煆磁石2兩、石菖蒲1兩半、北五味5元組成。
9.2制法:蜂蜜煉為丸。
9.3功效:二龍左慈丸,主要用於《文光論》重序第二方,具有滋補肝腎、疏通耳竅的功效。主治: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耳鳴耳聾,頭暈目眩,口幹舌燥。
9.4耳聾左慈丸的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