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就像賺了壹筆錢,消耗能量就像花了壹筆錢。如果日常收入超過支出,暫時沒有用,那麽人就必須把錢存起來,放在銀行裏,而且是定期的。我們的身體主要以兩種形式儲存能量:脂肪相當於長期儲存,糖原相當於當前儲存。身體需要壹些隨時可以取用的“電流”,就是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的糖原。至於口袋裏的零錢,是血液裏的葡萄糖。如果血糖低,身體會立即將糖原轉化為葡萄糖,以維持血糖的濃度。糖原是葡萄糖的濃縮形式,很快就會變成葡萄糖。如果大部分糖原耗盡,那麽身體應該考慮轉用其他能源,主要是脂肪分解的脂肪酸。
任何機器運轉都需要能量,或者用電,或者燒煤。人體也需要能量來啟動。如果飯後做運動,能量消耗會增加,要用糖原和脂肪來供能。
人體內的糖原非常少,運動30分鐘內就會被消耗掉,然後身體會分解脂肪來供應運動所需的能量。短期運動(比如幾分鐘的短跑)只消耗糖原,只有長期運動才能消耗脂肪。
然而,即使妳不做特殊運動,妳的身體也會在兩餐之間消耗壹些脂肪。如果兩餐相隔較遠,而且工作繁重,糖原的消耗比較大,身體覺得糖原要少用,就會分解少量脂肪。但是,如果妳在兩餐之間吃零食和甜食,妳就會壹直供應糖來提高血糖,結果,妳的身體甚至會停止這種脂肪的消耗。所以吃零食不利於減肥。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從哪裏來?
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澱粉、蔗糖(白糖)、果糖、乳糖、麥芽糖等。其中,澱粉和蔗糖是主要成分。所有的谷物都含有澱粉,所以所有由谷物制成的食物都含有澱粉,包括米飯、饅頭、面包、米粉、餅幹、年糕、鍋巴和膨化零食...澱粉因為體積大,很容易看出來,蔗糖則不然。它溶解在食物中,偷偷溜進胃裏。壹片面包不加糖有多大,加糖就有多大。但是加了糖之後,平白增加了很多能量!比如壹罐可樂的容量是335 ml,其中含糖量是10.5%,壹罐可樂含糖量是35克!相當於能量140大卡(等於半碗飯)!所以吃甜的東西容易胖。水果的甜味來自糖,糖也是壹種碳水化合物,所以水果的能量比蔬菜多,味道越甜,能量越多。
脂肪(油脂)包括顯性脂肪和隱性脂肪兩部分。前者是壹眼就能看出來的脂肪,比如黃油、食用油、脂肪;後者是悄悄藏在食物裏的脂肪。脂肪使食物變得又香又軟又好吃。蛋糕、糕點、方便面、蛋卷、曲奇等等都很好吃,因為它們添加了大量的脂肪。冰淇淋和雪糕還含有脂肪,使其味道豐富。瘦豬肉的脂肪在25%以上,香腸比較多。做的時候要加肥肉,提升口感!
可以說除了水果,所有好吃的東西都要加油,油越多味道越香。家裏做飯也是壹樣:菜多放點油味道好。少吃油和糖是減肥的第壹要訣。
食物能量與減肥
女生都知道,要想減肥,壹定要控制能量,或者熱量,或者食物中的熱能。但是能量從哪裏來,用在哪裏?人體所需的能量來自三種物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沒有能量。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克可釋放4千卡熱量,脂肪每克可釋放9千卡熱量。所以脂肪吃多了容易胖。這些能量在人體內有什麽用?
首先要維持生命活動,包括心跳、呼吸、血壓、血液循環、體溫、營養供應、各種細胞的廢物排出。這些能量的總和稱為基礎代謝。壹個人肌肉越發達,身材越大,在這方面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其次,能量被用來合成身體的蛋白質,制造血液,增強骨骼和肌肉...也就是建造身體本身。當妳年輕時,妳吃得很多,因為妳需要更多的能量。傷病後的恢復也需要這個部位供給更多的能量。
第三部分能量用於腦力和體力活動。大腦需要能量來思考,但畢竟總是消耗很少。肌肉收縮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如果體力活動不同,每個人每天消耗的能量也不同。另外,人吃東西後往往會感到熱,這是壹種額外的能量消耗,叫做食物的熱效應。壹般來說,蛋白質吃多了,熱效應會更大。
在能源消耗的這些方面中,第壹部分和第二部分超出了人力資源的直接控制。只能改第三部分。肌肉活躍度不同的人,每天的能量消耗差別很大!壹個中等身材的女生,整天坐著不動,壹天大約消耗1500千卡熱量;壹點走路和日常用品增加到2000大卡左右;但是,壹個女運動員壹天的能量消耗可以達到3000千卡。減肥時,建議人們增加運動,這是有效增加這方面的能量消耗。學生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在校園裏散步,上課,打球,跳舞,搞活動,這些都是消耗能量的。活動越大,能量消耗越大。如果妳從早上就坐著不動,妳會消耗得更少。這就是所謂“天道酬勤”的道理:好動的人不容易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