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可以吃鹿茸嗎
春天能吃鹿茸,但是要註意量,不能多吃。因為春季進補的原則是以平補為主,忌大熱大膩的滋補品。春季人體脾氣較弱,也就是說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這個時候應當吃些比較清淡的食物。滋補品中,除了蟲草、燕窩等比較清淡外,其他的口味都有些偏重,盲目亂補可能會引起腹脹等癥狀。雖然鹿茸不具毒性,但它是溫熱性藥物,所以不能妄施濫投,而必須因人、因證而施。我國近代著名醫學家曹炳章認為,鹿茸固然屬補精填髓的補益佳品,但是,“服食不善,往往易發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頭暈、中風昏厥等癥。”這種說法,在於告誡進補者,應當辯證施補,合理用藥,才能收效。否則,發生上述病癥,實屬難免。
鹿茸的食用方法
鹿茸壹般切片含服或研磨沖服,不宜入煎劑久煎。鄧聰說,主要原因有兩個,其壹,鹿茸很多成分不溶於水;其二鹿茸經過高溫長時間加熱有效成分破壞較多。
含著吃。將鹿茸切片,每次0.3-0.5克含於舌下,借助唾液將其泡透,吞咽津液,初含味微腥,直至藥味淡薄以後,再將它嚼碎吞下。
研粉服。將鹿茸研末(註意:在研粉加工時,不宜高溫烘烤,否則鹿茸的很多有效成分會被破壞),每次0.5~1克,溫水沖服,或調入粥、補益類藥膳等內直接服用。
泡酒服。補陽的鹿茸泡酒壹般宜配合些補陰藥同泡,如熟地黃、黃精、枸杞子等。壹般藥和酒的比例為1:5,宜用5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加蓋密閉,每隔兩三天晃動壹下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析出,需浸泡半個月以上。每次飲用10-20毫升。不勝酒力的人,可以把藥酒兌上白開水,稀釋後飲用。
禁忌人群
1、內有實火者不宜服用
大凡出現高熱煩渴、目赤腫痛、痰黃、吐血、衄血、尿血、熱毒疔瘡癰疽、口苦、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脈象弦數洪大者,均為內有實火所致。苦以鹿茸進補,只能是抱薪救火,適得其反。
2、有高血壓、肝病者須慎服用
凡是高血壓、肝炎及肝功能不全等病癥,屬於陰虛火旺或內有實火者,必須遵循醫囑,慎重服用,不可自行選用。
3、外感疾病不宜服用
無論外感風寒,還是外感風熱,大凡邪在肌表,必有惡寒、惡風、發熱、頭痛、肢節疼痛等癥狀,這時,切忌服用鹿茸。
4、腎有虛火者不宜服用
虛熱證:臨床有幹咳少痰、咯血、煩躁、唇赤舌絳、舌面光剝或幹裂、津少口渴、兩眼幹澀昏花、午後潮熱、兩顴發紅、盜汗,手足心熱、脈象細數等癥,均為腎陰不足,虛火旺盛所致。若誤用鹿茸等溫補藥,顯然藥不對證,必然造成助火劫陰,傷津耗液。
5、健康的小孩不能隨便吃
鹿茸是滋補極品,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受補,對於健康人尤其是小孩子來說,鹿茸是不能隨便吃的。健康小孩吃了容易出現內熱,流鼻血,機體異常亢奮,甚至出現躁狂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