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竹筍的營養

竹筍的營養

壹、竹筍概述竹筍又稱竹筍,為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可食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竹子起源於中國,種類多,適應性強,分布廣。全世界有30屬550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是世界上竹子產量最大的國家之壹。有22屬200余種,分布於全國各地,以珠江和長江流域最為豐富。秦嶺北麓降雨少,氣溫低,只有幾株矮竹生長。我國竹筍用竹的主要優良竹種是長江中下遊的毛竹和毛竹,珠江流域和福建臺灣省的麻竹和綠竹。毛竹、毛竹等散生竹種的地下莖深埋於土中,竹鞭、筍有土層保護,冬季不易遭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春季。麻竹、毛竹等叢生竹種的地下莖在土壤中較淺,筍芽常裸露於土壤表面,冬季易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夏秋季。竹子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喜溫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 ~ 2000 mm的地區,毛竹生長的最適溫度為年16 ~ 17℃,夏季30℃以下,冬季4℃左右。麻竹和毛竹要求年平均氣溫65438±08 ~ 20℃,6月平均氣溫65438±0℃以上。所以中國南方竹林茂盛,北方竹林稀少。竹子需要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通風良好的土壤,適宜的土壤pH值為4.5 ~ 7。

二、竹筍的營養價值我國自古以來就把竹筍視為“蔬菜中的瑰寶”。在營養方面,以前很多人認為竹筍雖然好吃,但是沒有營養,甚至有人認為“吃竹筍三天刮油”。這種理解是不準確的。事實上,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鈣、磷、鐵、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1、B2和c。每100克新鮮竹筍含有9.79克幹物質、3.28克蛋白質、4.47克碳水化合物、0.9克纖維素、0.13克脂肪、22毫克鈣、56毫克磷和0.1毫克鐵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包括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和苯丙氨酸,對蛋白質代謝有重要作用的谷氨酸,以及能維持蛋白質構型的胱氨酸。它是壹種極好的保健蔬菜。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醫學上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口渴、利水道、益膈、清胃的功效。特別是江浙壹帶,蟲蛀的竹筍入藥,是壹種有效的利尿劑,適用於水腫、腹水、腳氣、急性腎炎水腫、哮喘、糖尿病、止渴退熱,嫩竹葉、竹茹、竹汁等均入藥。竹筍的脂肪、糖分和纖維含量也很低。吃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消食化滯,防止便秘,還能預防大腸癌。竹筍含脂肪和澱粉少,是天然的低脂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健康專家認為,竹林裏的人壽命更長,很少患高血壓,這與經常吃竹筍有關。

三、食用指南竹筍是竹竿的雛形。在縱剖面中,可以看到中間有許多橫隔板和粗大的竹筍,竹筍用竹籃包裹著。竹筍肉、隔膜和竹筍的嫩部都可以吃。毛竹出筍後3 ~ 6年,冬季可挖筍,清明節前後收筍。早竹的竹筍品質優於毛竹。在種植麻竹和毛竹兩年後收獲竹筍。采收期為4月~ 165438+10月,收獲期為7月~ 8月。最佳采收時間是竹筍的筍頭剛從土面冒出來時,來不及采收,富含纖維,味苦。竹筍又名玉蘭花片,壹年中冬春夏三季皆可食用。

鮮筍含水量高,竹筍含水量90%,冬筍含水量85%。它們是鮮嫩的食物,不耐儲存和長途運輸。作為壹種蔬菜,壹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味道清香可口,被視為菜肴中的珍品。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煮的時候又苦又難吃,但是肉炒竹筍特別好吃。竹筍可以用來煲湯或烹飪,可以做出許多美味的菜肴。如筍子鯽魚湯,筍子豬肉,筍子米粥,現在筍子做成筍幹,玉蘭花片,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