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副作用
芍藥是我國著名的傳統中藥材,具有悠久的應用歷史。芍藥最早記載於東漢《神農本草》,並被列為國藥。主邪氣,白芍腹痛,祛瘀散結,寒熱疝氣,止痛,利尿,益氣?。
陶弘景分為白芍藥根和紅芍藥根兩種。如今白山、蔣山、茅山的芍藥最好。它長得很白,其他地方有很多紅點。紅的都是薄利?。馬誌筆記:?有兩種,紅色的有利尿降氣的作用,白色的有止痛散血的作用。它的花也是紅色和白色的?。陳誠《不言本草》載:?《本經》認為,芍藥生於丘陵山谷,此世使用者多為他人所植。想讓花和葉子肥大,就必須加糞土。每年八九月,取其根,割之。因為是藥為利,突然賣幹貨。。可見栽培牡丹在宋代已廣泛入藥。
白芍的毒副作用
白芍的急性毒性:腹腔註射白芍甲醇提取物(6g/kg)。大鼠和小鼠自發運動抑制、毛發豎立、腹瀉、呼吸抑制後,2天內半數大鼠死亡,全部小鼠死亡。口服後未發現異常。芍藥苷對小鼠的LD _ (50)靜脈註射為3.53g/kg,腹腔註射為9.53g/kg。小鼠和大鼠腹腔註射TGP LD50分別為65438±025mg/kg和3065438±0mg/kg。另據報道,小鼠靜脈註射和腹腔註射的LD50分別為65438±059mg/kg和230mG/kg。2500mg/kg,無明顯中毒癥狀,無死亡。亞急性毒性:給大鼠灌胃白芍甲醇提取物1.5g/kg和3.0g/kg,每日21天。低劑量組尿蛋白增加。高劑量組體重明顯減輕,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明顯降低,紅細胞平均體積和紅細胞分布振幅明顯增加,提示可能是巨幼細胞性貧血。兩個劑量組的脾臟均出現腫脹,其增重與劑量相關,表現為脾竇擴張充血。肺重量也顯著增加。
應避免飲食
宜:血虛陰虛者,宜吃胸腹脹痛、肝區脹痛、膽囊炎膽結石脹痛;腹瀉腹痛適合腹痛的女性;易自汗盜汗者宜食;腓腸肌痙攣、肢體攣縮疼痛、不寧腿綜合征患者應食用;配合甘草,可緩解胸腹部及四肢各種疼痛。
禁忌:白芍性寒,虛寒腹痛腹瀉者忌食;麻疹期間兒童不宜進食;服用藜蘆的人禁止食用。
白芍的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芍藥苷對醋酸引起的扭體反應有明顯的鎮痛作用。與甘草甲醇化合物合用時,二者對醋酸引起的扭體反應有協同鎮痛作用。TGP對嗎啡和可樂定抑制小鼠扭體反應有協同作用。芍藥苷的鎮痛作用不能被納洛酮阻斷。也不影響低頻電場刺激豚鼠回腸縱肌的收縮。提示白芍的鎮痛作用不是通過刺激阿片受體引起的。白芍總苷(1 ~ 40 mg/kg)呈劑量依賴性地抑制小鼠扭體、尖叫和熱板反應,延長大鼠熱板反應潛伏期,作用高峰為0.5 ~ 1小時。不同的疼痛指數反映了疼痛整合中樞的不同功能活動。甩尾反應主要由脊髓完成,而嘶叫和舔舐的後腳反應在更高的中樞完成,在壹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情緒活動。TGP對甩尾反應無明顯作用,但能抑制嘶叫和舔舐反應,說明TGP作用於更高中樞。
白芍總苷能明顯抑制小鼠的活動;對電刺激引起的小鼠刺激反應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白芍總苷(5 ~ 40 mg/kg)能劑量依賴性地降低小鼠和大鼠的正常體溫,作用高峰為0.5 ~ 1小時。其冷卻效果受環境影響。大鼠側腦室註射少量TGP (2.4mg/kg)也有明顯的降溫作用。H1-受體阻滯劑撲爾敏(皮下註射10mg/kg和20mg/kg)能明顯拮抗TGP對大鼠和小鼠的降溫作用。因此,有人認為TGP有降溫作用,使大腦H655敏化。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白芍水溶性物質能明顯延長異丙腎上腺素誘導的心肌缺氧存活時間;抵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心電圖改變;增加小鼠心肌的營養血流量。
體內實驗表明,白芍能收縮血管,增加外周阻力。白芍總苷能提高家兔舒張壓,增加dp/dtmax,減慢心率。酚妥拉明對其升壓作用無阻斷作用,還可增強NA升壓作用,增強心音強度。而白芍總苷能擴張離體兔耳血管,增加滴數和每分鐘容積(ml)。對離體兔主動脈條無明顯作用,但能顯著增加NA對兔主動脈條的收縮作用。
3.解痙作用芍藥苷具有良好的解痙作用,其解痙作用是直接作用於腸道平滑肌的結果。芍藥苷和白芍提取物能抑制豚鼠離體小腸的自發收縮,降低張力,但對乙酰膽堿引起的腸收縮無明顯作用,但能抑制氯化鋇引起的腸收縮。通過對白芍湯解痙作用的研究,有人認為白芍抑制副交感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具有突觸前抑制作用。白芍的作用被認為與腺苷樣物質有關,但茶堿不能完全抑制白芍的作用,所以白芍的作用與腺苷樣物質及其他物質有關。
白芍苷在低濃度時對小鼠離體子宮運動有興奮作用,但在高濃度時有抑制作用。芍藥苷對催產素引起的子宮收縮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4.對肝臟的保護作用。白芍提取物對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損傷和SGPT增加有明顯的拮抗作用,可降低SGPT。白芍乙醇提取物能降低黃曲黴毒素B1所致急性肝損傷大鼠乳酸脫氫酶及其同工酶的總活性。白芍總苷能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血漿GPT和乳酸脫氫酶的升高,對肝組織的酸變性壞死有壹定的拮抗作用。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損傷是通過細胞膜結構的過氧化破壞,使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乳酸脫氫酶升高。白芍總苷可能對肝細胞損傷有保護作用,故可降低轉氨酶。
5.抗炎實驗表明,TGP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有明顯的防治作用,同時能使大鼠腹腔巨噬細胞產生過多的過氧化氫,降低白細胞介素-1水平,使大鼠佐劑性關節炎引起的低胸腺細胞反應和脾淋巴細胞產生白細胞介素-2的能力恢復正常。提示TGP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具有抗炎和功能依賴性免疫調節作用。TGP提取物能顯著抑制大鼠蛋清的急性炎癥。
6.對免疫系統的研究表明,白芍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每天給小鼠灌服50%白芍煎劑0.8ml/只,連續5天,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每天灌胃白芍總苷40mg/kg也能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實驗表明,白芍總苷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有抑制作用。白芍總苷在低濃度時可促進脂多糖誘導的大鼠腹腔巨噬細胞產生白細胞介素-1,高濃度時可抑制其產生。由於白細胞介素-1在免疫調節和慢性炎癥性疾病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可以認為白芍總苷對白細胞介素-1產生的調節可能是其免疫調節和防治關節炎的機制之壹。壹些實驗還表明,白芍總苷可以劑量依賴性地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細胞產生白三烯B4。100mg/L的抑制作用與同劑量的非甾體抗炎藥氟咪唑相當,但作用緩慢。其50%抑制率為0.66 mg。因此,TGP的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也可能與其影響白三烯B4的產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