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高滲性脫水的主要特征

高滲性脫水的主要特征

高滲性脫水以失水多於失鈉和血清鈉濃度>:150mmol/L(150mEq/L),血漿滲透壓>:310mOsm /L為主要特征。

水化:由於高滲性脫水時血鈉濃度高,應給予5%葡萄糖溶液。嚴重高鈉血癥患者可靜脈註射2.5%或3%葡萄糖溶液。需要註意的是,高滲性脫水時血鈉濃度較高,但患者仍有鈉丟失,應補充壹定量的含鈉溶液,避免低滲性細胞外液。那麽如何護理高滲性脫水呢?

1.觀察生命體征:如煩躁不安、脈搏加快、呼吸加快等。,要警惕是否輸液過多或過快,出現心力衰竭和肺水腫。

2.觀察脫水情況:註意患兒的精神狀態、皮膚黏膜幹燥、口渴、眼窩及前囟門凹陷程度、尿量、嘔吐和腹瀉的次數和數量等。,並比較治療前後的變化,判斷脫水是否減輕或加重。

3.觀察酸中毒的表現:觀察孩子面色、呼吸的變化,嬰兒是否無精打采。註意,酸中毒糾正後,由於血漿稀釋和離子鈣減少,可能發生低鈣血癥性驚厥。

二、高滲性脫水的原因是什麽

1.水分攝入不足

如外傷、昏迷、食道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難、不能進食、危重病人供水不足、高滲飲食鼻飼或輸註大量高滲鹽溶液等。水分通過皮膚和呼吸蒸發,導致水分流失多於鈉流失,使血漿滲透壓升高。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能或不能喝水,如口腔、咽部、食道疾病,經常嘔吐的病人,昏迷病人或極度虛弱的病人;

(2)肌營養不良。下丘腦病變可損害口渴中樞,部分腦血管意外患者也會口渴。

(3)水源被切斷,如在沙漠中迷路或在海上失事。

2.水分流失太多,又沒有及時補充。

如高熱、多汗、大面積燒傷、氣管切開、胸腹手術時內臟長時間暴露、糖尿病昏迷等。包括單純失水和失水多於失鈉,即低滲透液體的損失。

(1)單純脫水包括經皮脫水、呼吸性脫水和腎臟脫水。前者見於高熱、甲亢、換氣過度,加強無感蒸發;後者見於中樞性尿崩癥是由於乙醇脫氫酶(ADH)產生和釋放不足,腎性尿崩癥是由於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ADH缺乏反應,所以腎臟排泄大量水分。

(2)失水多於失鈉首先導致鈉含量低的消化液經胃腸道流失,主要見於部分嬰兒水樣便腹瀉,糞便鈉濃度在60 mmol/L以下..其次,看到出汗時低滲透性液體流失,這種情況在高溫環境下經常發生。此外,反復靜脈註射高滲物質(如甘露醇、尿素、高滲葡萄糖)時,由於腎小管液滲透壓升高,可發生滲透性利尿,失水多於失鈉。

高滲性脫水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分類

(1)輕度缺水除了口渴沒有其他癥狀。缺水量為體重的2% ~ 4%。

(2)中度缺水伴有極度口渴、乏力、尿少、尿比例高。嘴唇和舌頭幹燥,皮膚彈性差,眼窩凹陷,經常煩躁。缺水量為體重的4% ~ 6%。

(3)嚴重缺水除上述癥狀外,還有躁狂、幻覺、譫妄甚至昏迷等腦功能障礙癥狀。缺水超過體重的6%。

2、對身體的影響

(1)由於脫水多於失鈉,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口渴中樞(口渴障礙者除外),促使患者找水喝。

(2)尿量減少,比重增加。除尿崩癥患者外,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下丘腦滲透壓受體,增加ADH釋放,使腎臟重吸收更多水分,尿量減少,比重增加。

(3)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升高可使滲透壓相對較低的細胞內液中的水分向細胞外轉移。

(4)早期或輕度尿鈉含量的患者,由於血容量未明顯減少,醛固酮分泌未增加,鈉仍隨尿排出,其濃度可因水重吸收增加而增高;在晚期和嚴重病例中,由於血容量減少和醛固酮分泌增加,尿鈉含量可能降低。

(5)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腦細胞脫水時可引起壹系列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癥狀,包括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當腦體積因脫水而明顯縮小時,顱骨與大腦皮質之間的血管張力增加,可導致局部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6)脫水熱嚴重脫水的病例,尤其是兒童,由於皮膚蒸發的水分減少,散熱受到影響,可出現脫水熱。

4.高滲性脫水有哪些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高滲性脫水

去除病因,使患者不再流失液體。為了補充流失的液體,可以靜脈輸註5%的葡萄糖或低滲鹽水溶液。有兩種方法可以估算流失的液體量:

1,根據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按體重減輕的百分比來估計。比如中度缺水是體重的4% ~ 6%,補液大概是2.5L~3.0L。

2.根據測得的血液Na+濃度計算。補水量(ml)=[血鈉實測值(mmol)-血鈉正常值(mmol)]×體重(kg)×4。

如體重60kg的男性患者血鈉濃度為152mmol/L,則補水量=(152-142)×60×4 = 2.4L..當天補壹半水,即1.2L,另壹半第二天補。另外,當天需要的量也要補。

補液時要註意,雖然血液Na+增加,但由於缺水,血液濃縮。其實體內的鈉總量還是減少的。同時要適當補充鈉,糾正鈉的缺乏。如果同時糾正缺鉀,應在尿量超過40ml/h後補鉀,以免引起高鉀血癥。經補液治療後,酸中毒仍未糾正時,可補充碳酸氫鈉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