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包括基礎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孕婦、兒童和老年人。危險在於可能出現並發癥,因為流感病毒引起炎癥,進而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支氣管發生炎癥時出現支氣管炎,肺泡發生炎癥時出現肺炎,流感有時引起哮喘伴有平滑肌痙攣,還有耳部感染和鼻竇感染。
流感病毒主要分為A型、B型和C型(近年又分為D型,主要感染豬和牛,尚未發現人感染),區別如下:
*抗原性漂變是指病毒自我復制過程中,RNA上幾個基因點的突變。病毒隨時間推移會有壹定程度的抗原性漂移,突變率高的抗原性漂移與地區流行有關;抗原轉化是指兩種病毒攻擊同壹個細胞,在細胞內復制時發生RNA重組,從而產生新的病毒。新病毒可以致病,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新病毒可能沒有致病能力,也沒有傳播能力,所以無聲無息的消失也沒關系)。由於社區對新病毒不產生抗體,免疫力差,容易造成全球流行。
由於甲型流感病毒數量眾多,根據病毒外殼上的蛋白質發明了HnNn的命名系統。h指血凝素(與細胞膜上的唾液酸結合,幫助病毒進入細胞),N指神經氨酸酶(感染細胞後切割唾液酸,幫助病毒離開細胞),血凝素有17種,神經氨酸酶有10種。這些蛋白質結構略有不同,但它們的功能。同名病毒可能不完全相同,因為病毒內部有許多其他蛋白質可能不同。
隨著時間的變化,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流感病毒種類也在變化(最近大家都在搞新冠肺炎,沒人關心流感)。能引起全球疫情的病毒的特點是在人與人之間快速傳播。HnNn有170種組合,幾乎每種組合都存在於鳥類中(蝙蝠中發現的H17N10除外)。如果與病禽接觸,可能會感染H5N1、H7N2、H7N9、H9N2,但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患者不會傳染他人)。因為RNA可以在鳥類、人類和豬之間重組,如果某個特定的病毒片段來自鳥類,就叫禽流感,如果來自豬,就叫豬流感。
診斷:詢問發病是否迅速,癥狀持續時間是否為3-7天(不是數周或數月),是否有呼吸道癥狀和全身癥狀。如果妳有感冒癥狀,比如流鼻涕、鼻塞,可能是流感病毒或者其他病毒,比如鼻病毒、RSV。這種情況下只需要休息,多喝水,不需要治療,也不需要進壹步檢查。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發熱、肺炎,或者影響院內感染控制(與非流感患者不在同壹病房),就要做鼻咽拭子。其優點是:可以快速(15分鐘內)判斷A和B是否同時感染A和B;缺點是:不知道確切的H,N蛋白;不知道有沒有相應的疫苗;不準確,有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
治療:使用抗病毒藥物。早期使用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阻斷M2酶的活性,但現在對甲型流感病毒產生了耐藥性,所以不再使用這些藥物。目前,奧司他韋和紮那米韋用於阻斷神經氨酸酶(A型和B型均可)治療甲型和乙型流感。
對於高危人群:65歲以上、孕婦、慢性病患者、嚴重並發癥患者需要住院治療。治療時間越早越好(2天內),治療持續時間:5天或稍長。
如果與流感患者有過接觸(妳是高危人群),使用藥物進行預防,治療時間在與患者接觸的2天內。治療時長:已接種疫苗者服藥2周(2周後流感疫苗生效並在流感季節得到保護,以後接觸流感患者無需再次服藥),未接種疫苗者服藥1周(再次接觸流感患者需再次服藥1周)。
如果妳和流感患者住在壹起(妳是高危人群),每個人都應該立即服藥,直到最後壹個流感病例出現後壹周。
預防:勤洗手,不要摸臉,避免與病人接觸,註射疫苗(疫苗的功效通常為70%)。
流感疫苗壹般是三價的,包括兩種甲型流感和壹種乙型流感,由世衛組織監控,提前幾個月確定疫苗株。毒株的命名方式為型(A或B)+位置(最初爆發位置)+毒株編號+發現年份,在甲流中也要註明HnNn。
流感疫苗有兩種:TIV(三價滅活疫苗)和LAIV(減毒活疫苗)。減毒疫苗改造了病毒的化學結構,使其不能耐受體溫,從而只引起鼻部問題(低溫),病毒深入人體後即被滅活。疫苗會導致流鼻涕和鼻塞,但身體的其他部位無癥狀。
此外,不能接種疫苗的人群還包括:1,過去對疫苗和雞蛋(疫苗是通過向雞蛋中註射病毒培養出來的)有嚴重不良反應或過敏反應的人群;2、格林-巴利綜合征,神經系統疾病可引起肌肉無力;3、患有中度疾病(發熱、寒戰),癥狀輕微不影響,需要醫務人員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