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農歷正月二十九是福州獨特的民間傳統。為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高青少年學生文明素質,營造尊老愛親的良好氛圍,xx小學少先隊員代表將在第九節期間繼續開展“深深感恩第九節”主題活動:
壹.活動主題:
“孝老愛親”
二、活動時間:
20xx年3月4日至3月10
三。活動:
圍繞倡導尊老愛親的道德行為,培育良好的文明風尚,我校圍繞節日的文化內涵,引導青年學生尊老助老、感恩父母,開展了壹系列關於敖酒節的宣傳教育活動。
1.開展煮粥送體驗活動。
充分利用黑板報、國旗下講話、班班會等形式宣傳鰲九節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或登錄福州數字青少年宮“深懷感恩鰲九節”專欄,開展“學做菜送粥感恩”體驗活動,將親手烹制的鰲九粥獻給長輩、親人,傳達深深的謝意。
2.開展敬老愛老的社區誌願服務活動。
3月8日,我校少先隊員代表將深入社區開展有效的誌願服務,重點為孤寡老人、空巢家庭、殘疾人等急需幫助的弱勢群體提供保潔、康樂、義務輔導、免費贈送九粥等服務。
四。活動要求:
活動以中隊、中隊為單位組織,讓所有少先隊員真正有效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中,中隊輔導員加強安全教育。3月8日,少先隊員代表進入社區活動,要求同學們佩戴紅領巾,準時在操場集合。
動詞 (verb的縮寫)安全計劃:
1.3月8日下午2點集合隊伍,隊員在最前面。
2.學生整齊的走在路的右邊,老師在學生的左邊組織學生。兩位老師壹前壹後,隊伍不要太長,也不要擁擠,速度要適中。全體師生請避開車輛,註意安全。
3、到達社區後按有關規定開展活動,註意舉止,語言文明。
4.活動結束,全體師生按原路返校,各班總結後才能放學。
5.遇到緊急或突發情況,壹定要第壹時間向校領導匯報。
第九屆藝術節班會活動計劃第二部分壹、活動目標
1,讓學生懂得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他們的父母做點事。
2.教育學生做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二、參與者
法海小學二年級(1)全體學生
三、活動過程
1.介紹“熬酒街”和“熬酒粥”
(1)農歷正月二十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敖九節。
(2)在古代,這壹天,人們要專門為家裏的長輩熬制糯米粥,與老人們壹起享受天倫之樂。所以,糯米節也是壹個“孝日”,有“敬老”的意思。
2.討論:妳為家人做過什麽?
3、主動性:回國後,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做點事。比如:給家裏老人洗腳;打壹次背;梳壹次頭;做壹道菜;講個笑話...無論做什麽,都要用心去做,讓他們感受到妳對老人的尊重。並給身邊的父母長輩送上壹碗熱騰騰的粥和壹句溫暖的問候。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帶去學校貼。
4.讓學生知道尊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班主任總結:
通過這個活動,讓孩子們知道無論是在第九個節日,還是在以後的日子裏;無論在家裏還是在社會上,我們都應該永遠有敬老的行為和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壹個敬老好孩子,在家做壹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壹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壹個好少年,讓敬老之花遍地開花。
班會的目的是深刻理解母愛的無私偉大,培養學生愛母親的感情,培養學生表達情感、展示自我、感恩母愛、進行生活實踐的能力。
班會重點:教育學生愛母親,回報母親。
班會難點:如何用實際行動回報母親
班會教具:電腦、錄音機、音樂磁帶。
班會流程:
準備過程:
1,安排學生準備詩歌閱讀材料,演講材料,配音設備。
2.安排材料讓學生準備贊美母親。
3、編排制作課件
4.準備電腦,錄音機,音樂磁帶。
5.安排學生畫黑板,安排會場。
實現進程
首先,配樂畫外音
二、活動過程
1.熬酒節的由來及意義
2.熬酒節的習俗
3.6名學生手拿蠟燭緩緩上臺演唱《燭光下的母親》。
4.兩個學生和他們的媽媽講故事。
5.載歌載舞《認識妳》
6.作文《媽媽,我必須改變》
6.用音樂詩朗誦《母愛之聲》
7.學生暢所欲言
8.合唱《感恩的心》
9.在第九個孝日向隊員發出“敬老”的倡議書。
第三,結語生中國,深化主題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我們的班會非常成功。大家激情贊美母愛,真誠說出心裏話,表達如何回報母親的心情。但是我們也要記住,我們12億中華兒女也有壹個偉大的祖國。那麽,我們該如何回報祖國呢?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報答母親,報效祖國,報效同學。讓我們共同努力,在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為榮譽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