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嗎?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嗎?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是中國東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金融和商業中心,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沈陽也是座落於北方的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沈陽市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成為東北地區最早命名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日前,

沈陽是我國僅次於北京的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第二位的城市,是我國首批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沈陽還是遼寧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泛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由沈陽、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營口7城市連於打造的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區,在交通運輸、貿易流通、對外招商、旅遊開發、生態環境、信息通訊等方面上正在進行全面整合,在東北亞的經濟互動中將成為重要的金融、物流和文化中心。2004年沈陽被評為中國最具活力的10大城市之壹,“活力之都”成為沈陽旅遊宣傳的口號。沈陽還獲得我國的“生態城市”的稱號。2005年,沈陽繼貴陽之後榮獲全國第二個“森林城市”的稱號。2004年9月1,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第56界大會宣布繼1999年昆明世園會之後,2006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將在中國的北方的工業城市沈陽舉辦,這是沈陽在更高層次上的壹次形象展示,進壹步提升了沈陽的城市地位。

沈陽地處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的中部。處在東經l122度——123度,北緯4l度~43度之間。東西寬115公裏,南北長205公裏,占地而積12980平方公裏。目前沈陽市轄:9區1市3縣,包括:市內5區(和平區、大東區、皇姑區、鐵西區、沈河區)4個郊區沈北新區(原新城子區)、東陵區、於洪區、蘇家屯區,還有1個縣級市(新民市)以及遼中、法庫、康平3個縣!,總人口I為720.4萬人。居住著漢、滿、回、蒙古、朝鮮、錫伯等30多個民族。

沈陽的地貌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北、東南部,屬遼東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遼河、渾河沖積平原,地勢從東北向西南緩緩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為447.2米,在法庫縣境內;最低海拔高度為5.3米,在遼中縣於家房鎮。

沈陽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有煤、石油、天然氣、鐵等礦藏21種,探明儲量的礦種有7種,產地42處,能源礦產資源儲量居遼寧之首。

沈陽屬於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幹燥,多北風和西北風,夏季高溫多雨,多南風和西南風,冬夏季節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為8.5~C,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為24.O~C,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壹12.8~C。年平均降水量760毫米左右,季節分配不均,6--8月占全年降水的50%以上。沈陽壹年四季皆可旅遊,沈陽的秋季秋高氣爽,是沈陽最佳的旅遊季節,冬季的冰雪旅遊是沈陽的又壹大特色。

沈陽位於渾河北岸,渾河古稱沈水。因古代以水之北岸為陽,故得名沈陽。沈陽歷史悠久,早在7200年前,原始人類就在這裏農耕漁獵,繁衍生息,創造出沈陽的新樂文化。公元前300年(燕昭王十二年),燕國名將秦開在此屯兵戍邊,設立侯城,為沈陽建城之始。秦代沈陽屬遼東郡。西漢時沈陽是東北的軍事重鎮,為中部都尉治所。公元前1

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為玄菟郡所轄。公元921年(遼神冊六年),在沈陽境內設置沈州,築有土城。13世紀初元金交兵時,沈州士城被毀。1296年(元元貞二年),改沈州為沈陽路,至此沈陽壹稱見於史冊,並重築土城,這時沈陽已成為關內外交通要沖,商品交易集散地和文化聯系紐帶,是東北重鎮之壹。1372年(明洪武五年)明軍攻克沈陽,1386年改沈陽路為沈陽中衛。為加強防禦,1388年在元代土城基礎上新建磚城,設東南西北4門,並在城內修“十”字街通向各門。此時,在沈陽附近有開原、廣寧、撫順3大馬市,進壹步促進了沈陽商業、手工業的發展。1621年(清天命六年),後金汗王努爾哈赤領兵攻占沈陽,1625年把都城從遼陽遷至沈陽,將明代磚城加寬加高,改4門為8門,將城內“十”字街改為“井”字街,並大興土木,修建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宮殿群及寺塔。1634年(清天聰八年),皇太極改沈陽為盛京。1644年(清順治元年)清政權遷都北京後,以沈陽為陪都,並於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沈陽設奉天府,這是沈陽又名奉天的由來。1923年8月,奉天省劃沈陽縣城區及商埠地壹帶為市區,正式設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陽首次出現市的建制。1928年6月3日,奉系軍閥張作霖被日軍炸死於沈陽皇姑屯三洞橋後,張學良執政,於同年12 月 29日在沈陽宣布“東北易幟”,並於1929年4月2日將奉天市改名為沈陽市。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壹八”事變並侵占沈陽,將沈陽改為率滅市。1945年8月抗口戰爭勝利,八路軍進駐沈陽,奉天市恢復沈陽市名稱。1 948年11月2日,沈陽獲得解放。

新中國建立後,沈陽作為中國的重工業基地,為我國建設完整的民族工業體系、增強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這裏曾誕生了新中國的第壹臺20萬千伏安變壓器、第壹臺2500噸塔式起重機、第壹架噴氣式戰鬥機、研制成功了第壹部水下機器人等等。沈陽工業的無數的輝煌業績,載入了***和國發展的史冊。目前沈陽市已形成了以機械加工為主,包括冶金、化工、醫藥、輕紡、電子、汽車、航空、建材等行業在內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具有較強的綜合加工能力和成套能力。近年來,沈陽堅持深化改革,沈陽的擴大發展取得了更加令人矚目的成就,城市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沈陽與北京上海***同成為在世界銀行評選出的41座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中的中國城市。

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航空、鐵路、公路、交通的運轉中心。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樞紐機場,空中交通網絡水平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沈陽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樞紐,鐵路網密度在全國堪稱首位。沈陽到大連的高速公路,貫穿遼東半島的7座城市,把沈陽同遼寧中部城市群和港口城市緊密連在壹起。沈陽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信息中心和通訊樞紐。

沈陽是壹座著名的旅遊城市,旅遊景觀豐富多彩,名勝古跡眾多,沈陽的“壹壹宮兩陵”(清故宮、清福陵、清昭陵)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於2004年7月1曰在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沈陽市的其它旅遊資源也很有特色,主要有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張氏帥府、“九壹八”歷史博物館、新民“三農"博覽園、沈陽古隕石、沈陽滿族民俗村、沈陽怪坡、沈陽的寺廟、皇寺廟會、壹些民國名人的公館遺跡等。沈陽也是壹座美食城,著名的有“中華名小吃"老邊餃子、馬家燒麥等;還有遼寧10大美食之壹的滿漢全席、扒鍋肘子、以及遼菜風格的地方名菜等。

沈陽,曾擁有歷史文化名城的燦爛和悠久,也曾擁有中國工業重鎮的輝煌和驕傲,今天,改革開放的旗幟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國策,為前進中的沈陽增添了更加絢麗的色彩和強大的動力。現代化大都市的美好前景激勵著720余萬沈陽人民奮發進取,走向世界,開拓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