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種與韭菜花非常相似的植物,但有粉紅色和紫色的花,通常生長在山上。它叫什麽名字?

壹種與韭菜花非常相似的植物,但有粉紅色和紫色的花,通常生長在山上。它叫什麽名字?

麻花,又名麻花、賊花、挑花、香花、鍋貼、頭花、茶花。

壹、形態特征:

幾個鱗莖聚集,近圓柱形;鱗莖皮紫褐色,黑褐色至灰黑色,膜狀,頂端常不規則斷裂,內帶紫紅色,膜狀。葉半圓柱形到近圓柱形,近等長於花葶,0.3-1毫米厚,平滑,沿著縱向邊緣稀疏有細鋸齒。花葶圓柱形,縱棱薄,光滑,高10-35 (50)厘米,厚0.5-1毫米,下部被葉鞘覆蓋;總苞單側開裂,宿存;傘形花序半球形或近掃帚狀,松散;花梗近等長,長0.5-1.5厘米,果稍長,有縱棱,光滑,沿縱棱很少粗齒,基部無小苞片;花白色或淡紅色,紫紅色;外輪花被片卵圓形至寬卵圓形,頂端鈍圓,長2.8-4毫米,寬1.5-2.5毫米,而內輪花被片倒卵圓形,頂端截平或鈍圓,常稍長,長3-4.2毫米,寬1.8-2.7毫米;花絲為花被片長度的2/3,基部合二為壹,附著在花被片上。外輪呈錐形,有時底座略大,比內輪略短。內輪下部膨大成橢圓形,膨大部分約為細絲長度的2/3。子房卵球形;花柱不伸出花被。開花結果期為7-9月。

二、成長習慣:

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沙丘。

三。細葉韭(花)的成分和用途:

1成分細葉韭花中含有亞油酸及其乙酯、十六烷酸及其酯類等46種化合物,其中芳香族物質主要是烴基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醛類、酮類和長鏈烯烴類。

2.細葉韭(花)營養豐富,香味誘人,適口性好,是優良的牧草和解毒植物。牲畜誤食醉豇豆等毒草時,牧民常餵細葉韭等蔥屬植物解毒;細葉蔥屬須根系,根系發達,耐旱、耐寒、耐瘠薄,生長能力強。能在貧瘠寒冷的毛烏素沙地、黃河貧瘠的河岸、幹旱的白山地區生長良好,是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好植物。同時,細葉韭是壹種很好的觀賞植物,花白色或淡紫色,花期長。細葉蔥花有壹種特殊的香味,適合調味,效果比蔥蒜好。特別是油炸後,呈現出特殊而濃郁的香味,是陜北人民喜愛的食用調味品。細葉韭也可作為蔬菜,春夏采摘嫩葉,可做餡、油炸食品、涼拌菜。味道鮮美,經常食用有補腎壯陽的功效。

四、細葉韭的開發利用

1幹燥

傳統幹燥法:將新鮮韭菜花放在太陽下曬至五六成幹,移至室內陰幹。

手工幹燥:將采摘下來的新鮮香蔥放入烤盤,放入遠紅外幹燥箱中幹燥至含水量達到6%。

2.精油的提取:將粉碎的細葉韭花直接放入水中,用封閉的蒸汽管加熱,用蒸汽蒸餾芳香油,冷卻後得到細葉韭花香味精油,可用作面食調味料。

3醬制

(1)傳統生產方式。工藝流程:細香蔥→原料清洗→風幹→石磨壓(或砂漿擠壓)→制餅→陰幹→保存。技術要點如下:將細葉韭花去雜,洗凈,晾幹,放入石磨或研缽中制成漿狀,用手揉成直徑約4-5 cm的餅胚,在有風處陰幹,存放於陰涼幹燥處,食用時隨身攜帶。

入熱油,香味四溢。

(2)加工制作。工藝流程:細香蔥→原料清洗→風幹→打漿→配料→裝罐→殺菌→成品。技術要點是:將細香蔥去雜、洗凈、晾幹、打漿、壓榨成漿,加入適量的花椒、姜、鹽等調料,混合均勻,裝罐、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