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幼兒園組織體檢有必要給孩子做微量元素嗎?

幼兒園組織體檢有必要給孩子做微量元素嗎?

什麽是微量元素?

壹般來說,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占人體總重量不到十分之壹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

碘、鋅、硒、銅、鉬、鉻、鈷、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鉛、鎘、汞、砷、鋁、錫、鋰被列為具有潛在毒性的微量元素,但低劑量可能具有壹定的作用。

當人體內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異常時,就會導致疾病,比如缺鐵會導致貧血,缺鋅會影響食欲,過量攝入氟會導致氟斑牙,這也是媽媽們經常擔心寶寶會缺乏微量元素的原因。

怎麽查微量元素?醫療機構常用的微量元素檢測主要是取寶寶的頭發、指尖血、靜脈血來檢測微量元素。

有必要查微量元素嗎?

沒必要給寶寶檢查微量元素!由於微量元素檢測的采集方法和環境對檢測結果影響較大,會導致檢測值不準確。

1,毛發檢測

頭發的生長和代謝需要時間,所以檢測用的頭發很可能是幾周前甚至幾個月前的。即使結果顯示缺少很多元素,也只能反映寶寶以前的身體狀況,而不是現在。微量元素本身就是血液中的“微量”!我們生活的整個環境也充滿了這些微量元素。說的更直接壹點,就是殘留在寶寶頭發上的洗發水也會影響檢測結果。

2.指尖驗血

取手指末梢血,紮壹個小針孔,然後把血擠出來。在擠壓的過程中,組織液也會混入血液中,血液被稀釋,化驗結果肯定低。因此,通過監測血液中鈣的含量,並不能準確反映人體中鈣的實際情況。

3、靜脈血檢測

抽血前,消毒用的碘和酒精含有微量元素。擦拭後看似幹燥易揮發,但血液中仍會沾有碘酒或酒精,影響數值。

而且目前的微量元素檢查只能用於研究目的和監測人群的營養狀況,不適合判斷個體微量元素的營養狀況。國際上對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沒有明確統壹的標準。不能說某個數值壹定有問題或者正常,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只能作為醫生的參考之壹。

早在2013,國家衛計委就通知,除兒童疾病外,微量元素不得作為體檢項目進行檢查,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

如何判斷微量元素缺乏?

臨床上,醫生如果需要診斷某種微量元素是否異常,不會只看單壹的檢測結果,還會結合壹些間接指標進行判斷。

缺鈣

判斷寶寶是否缺鈣,除了癥狀外,最有價值的臨床檢查是手腕x光,還可以檢查血液中維生素D的水平。有時候微量元素檢測單上的鈣在正常範圍,並不能判斷身體不缺鈣。

鐵缺乏

判斷寶寶是否缺鐵,主要檢測血常規和鐵。血常規主要看血紅蛋白量,6歲以下嬰兒血紅蛋白量通常不低於110g/L .鐵四項包括a .血清鐵;b .血清鐵蛋白;c .血清總鐵結合能力;d .轉鐵蛋白飽和度。通常需要醫生結合上述檢查、癥狀和飲食分析來判斷是否存在缺鐵和缺鐵性貧血。僅僅依靠微量元素是不可能的。

缺鋅

寶寶缺鋅會出現生長發育不良,食欲差或異食癖,免疫力差。如果寶寶有這些癥狀,可以檢查微量元素和血清鋅水平,再結合膳食調查,看是否有缺鋅的風險。如果血清鋅低,膳食調查分析發現有缺鋅風險,可初步診斷缺鋅。補鋅壹段時間後,如果癥狀真的好轉了,說明鋅真的缺乏了。

所以,如果寶寶沒有癥狀,壹般不需要給寶寶檢查微量元素。其實只要科學餵養,按時添加各種輔食,寶寶基本不會缺乏微量元素。除了寶寶出生第二周每天需要補充400單位的維生素D外,其他元素都可以從日常飲食中獲得,不需要額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