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病毒親蝦選育
1.苗種選擇 每年4月底~5月初,選用自繁或沒有發病史育苗場生產的優質健康淡化苗種,規格在體長0.8cm以上,個體均勻,體質健壯,且具有較強的逆遊能力,並經過羅氏沼蝦諾達病毒TAS-ELISA方法檢測而呈陰性的蝦苗。
2.蝦苗暫養 選擇具有隔離措施以及經過嚴格消毒的水泥池或大棚內土池進行培育,水泥池中的放養密度為5000尾/平方米,大棚內土池中的放養密度為3000尾/平方米,水溫25℃,飼料采用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蛋羹、蝦片、羅氏沼蝦混合飼料等。暫養期間,每日仔細觀察蝦苗活動情況、攝食情況等,及時挑選可疑的蝦苗進行病毒檢測,在1個月的暫養期內至少經過 7次的病毒檢測且檢測結果呈陰性。5月20日以後,外塘水溫在22℃以上,將蝦苗放入具有隔離措施的池塘養殖,而該池塘應無發病史,並要求在蝦苗放養前經過嚴格消毒。
3.池塘養殖 6月~10月間進行池塘養殖,管理工作嚴格按照羅氏沼蝦養殖技術操作規範進行,並定期檢查蝦苗生長狀況,以及應用ELISA方法進行病毒檢測。
4.蝦苗培育期間的消毒隔離措施 蝦苗暫養、池塘養殖期間的培育用水均用蓄水池對水源進行沈澱和消毒處理,同時註意不使用來歷不明的冰凍野雜魚作為養殖飼料。
5.親蝦挑選 10月上旬即可進行親蝦挑選。應挑選體格健壯、附肢完整、全身無病竈的蝦體,且雌雄比例為2~3∶1。
親蝦越冬期的強化培育
1.越冬池的預處理 越冬池在使用前用3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周以上,清塘後刷洗幹凈,待用。
2.適宜環境條件的調控 越冬期間,水溫以控制在21℃~22℃為宜。在越冬初期,因蝦體剛剛進入溫室而機械損傷較重,可以將水溫適當提高1℃~2℃,待蝦體攝食量增加且恢復體質後再降為越冬水溫。
3.飼料投餵 飼料是親蝦性腺發育的基礎,飼料投餵即要保證親蝦的營養需求,又要保證其適口性。越冬期間,可采用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再補充以動物性餌料進行投餵,並定期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強化親蝦營養,增強其免疫力,也避免了親蝦產生厭食情況。
4.加強管理 養殖用水的水源要確保未受病原汙染,並定期對越冬水體進行消毒,每天對溫室內的工具及車間也應進行嚴格消毒。
5.定期對親蝦進行病毒檢測 每日觀察親蝦攝食情況、活動情況等,如發現可疑的親蝦要立即進行病毒檢測。越冬期間,每月至少保證有1次以上的病毒檢測記錄。
無病毒苗種的繁育技術
1.水源的預處理 在冬季水溫較低時池塘註水,並用生石灰對池水進行消毒。經過1個月~2個月的沈澱、消毒處理,池水的水質指標在育苗季節可以達到較好的狀態。
2.親蝦的強化培育 在整個育苗期內,應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投餵,並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物質,日投餵量為蝦體體重的5%~7%,且根據蝦體攝食情況隨時調整投餵量,增加換水量和換水頻率以保持水質的清新,促使親蝦性腺快速成熟而在池中進行交配產卵。
3.病害防治 采用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綜合防治措施。育苗池與育苗工具在使用前後要嚴格洗凈消毒。每次捕蝦操作後,用高濃度的高錳酸鉀徹底消毒親蝦池。育苗用水在進水時可用200目的紗絹對水源進行過濾。定期對幼體(特別是淡化後的仔蝦)進行病毒檢測。
4.制定嚴格的育苗區管理制度 為防止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水平傳播,可以制定壹套嚴格的育苗區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內容:①育苗工作人員嚴格按羅氏沼蝦育苗操作規範進行操作,對育苗用的工具及時消毒。在車間門口處建消毒池,人員進出車間時隨時消毒。②買苗客戶進入車間前要先對鞋和手進行消毒,嚴禁買苗客戶接觸育苗水體及蝦苗,需要看苗時由車間管理人員代為操作。
小結
1.無病毒親蝦選育是關鍵。羅氏沼蝦的無病毒苗種繁育技術能有效預防肌肉白濁病的發生,關鍵在於能否有效阻斷病原的傳播途徑。對於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病原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其主要的傳播途徑是親蝦攜帶和傳播,通過對培育親蝦的苗種進行跟蹤檢測,對養殖全過程采取隔離措施,充分保證所選親蝦的無病毒狀態。
2.親蝦強化培育以及生產過程中的適宜環境條件是無病毒苗種培育的輔助措施。病原、蝦體、環境是壹個相互作用、互相聯系的體系,正常情況下三者處於壹個平衡體系中,若其中的壹項發生改變,則必然引起整個系統的失衡,導致疾病的發生。對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流行病學調查也驗證了這壹點,因此,在繁育全過程中加強親蝦營養,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物質進行投餵,可有效提高親蝦的體質和免疫力。另外,在幼體培育過程中要保證適宜的環境條件。
3.預防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必須采取嚴格的消毒措施。嚴格的消毒措施是預防疾病的重要保證,目前,所有的羅氏沼蝦育苗場都幾乎建在疫區,消毒措施是保證苗場不被鄰近發病場傳染的關鍵。育苗車間嚴格用具消毒制度,對買苗客戶采取必要措施且限制客戶進入生產區,而客戶只進入供苗區,進入生產區的所有人員的手及鞋均需嚴格消毒,可以確保無病毒攜帶進入生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