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陜北燴菜

陜北燴菜

俗話說“壹方水土壹方人”,壹點都沒錯。以我們在陜北黃土高原吃的食物為例。著名的特色風味有延安黃米、榆林三鮮,具體到各個縣區。

我還是要給大家介紹壹款不同於炒菜的陜北燜菜。無論是延安的黃米,還是榆林的三鮮,都離不開同壹種食材——豬肉。對了,豬肉是陜北燴菜最重要的食材之壹。構成陜北鹵菜的食材壹般有豬肉、酸菜、土豆、豆腐、粉條。調料有紅蔥、蒜、紅燒醬油、陳醋、大料粉、幹姜粉、鹽。

以河豚的“殺豬菜”為例,制作工藝也很有講究。酸白菜要在每年初霜季節從地裏拿回家,用清水洗凈,將整棵白菜放入盛有開水的大鐵鍋裏,小火煮三到五分鐘。當它半熟時,立即取出,放在冷水中冷卻,然後取出放在蔬菜架上晾幹水分,再放入瓷缸中。放壹層大白菜壹層大鹽,用幾塊淹到瓷缸的三分之二。

先說土豆的準備過程。把土豆的皮刮掉,清洗幹凈,切塊(壹個土豆三刀切成八塊),放油鍋裏炸,表面達到棕色時撈起備用。

豆腐也要切片放油鍋裏炸,表面焦黃時撈出。至於粉條,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精粉、粗粉、片粉配料。

等不及了?

選取豬嘴中的壹塊新鮮五花肉,切成粗細均勻的小塊,放入鐵鍋中用中火煸炒。十分鐘後,待豬肉半熟時,將壹半的蔥花、蒜片、紅燒醬油、陳醋、大料粉、幹姜粉、鹽等混合調料舀入鍋中翻炒。這時壹股奇妙的香味映入眼簾,原本白生生的豬肉被上色,變成了粉紅色。

將清洗後的酸菜絲再次用清水快速洗凈,用手取出,擰幹水分,鋪在炒好的豬肉上。與炸好的土豆塊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開水,大火燉。大約五分鐘後,將炸好的豆腐片切成小塊,和粉絲壹起放入鍋中。蓋上鍋蓋,再燉三到五分鐘。將碗中剩余的調味品全部倒入鍋中,在鍋中翻炒紅燒菜。大概三五分鐘,壹鍋陜北燴菜就做好了。森壹弘菜到了餐桌上,再來壹碗黃白兩米(米飯和黃米)的米飯,動動筷子享用?!

陜北人喜歡吃燴菜,有壹個現實的原因。燉菜最初是為了解決人多菜少,冬天吃菜難的問題。過去,由於水資源匱乏和冬季寒冷,在溝壑縱橫的陜北高原很難吃到新鮮蔬菜。老百姓壹般主要吃酸菜和土豆。儲存大白菜最好的方法是腌制。如果能把酸白菜、土豆、豬肉壹起燉,味道會又酸又好吃,口感極佳!

陜北燴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那時候的趕腳人、勞動者、小商販愛吃鹵菜,壹大盤就滿了,既充饑,又滿足需求。

現在受我經常吃鹵菜的影響,剛上初中的小女兒有壹天在廚房問我,做鹵菜和寫文章壹樣嗎?壹般材料的選擇就不用說了,選豬肉的時候,有的人喜歡吃肥肉,有的人喜歡吃瘦肉。只有雪殺豬的時候,“殺豬口”上的那圈鮮肉才是最好吃的——味道好極了!

哈哈,看來壹切都是有聯系的。

作者簡介:吳,男,漢族,陜西省榆林市人,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北大學作家高級研修班學生。在《中國國土資源報》、《作家報》、《延安文學》、《半月散文選》、《海河文學》、《榆林文遠》、《Xi日報》、《榆林日報》、《紅石峽》、《神木文學》、《無定河》等省級作協微信官方賬號發表散文、小說數十篇。作品多次入選作品集,長篇散文《捕魚》獲12作家杯優秀文學作品評比大賽(散文類)壹等獎。散文集《回望陜北》已通過出版審核,將於近期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