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魚釣法
草魚是草食性魚類,仔、稚、幼魚主要以動物餌料為食。草魚壹般體型較大,不喜歡跳躍,耐力強。壹般在上層水域遊動,釣魚時要註意以下幾點:
(1)刮風時,水中溶解氧高,樹葉、水生植物、水生昆蟲多被吹向迎風面,這是草魚活動的地方。另外,草魚視覺敏感,在對著太陽的情況下,人影和桿影會影響草魚的攝食,不利於上鉤;大樹下,樹葉和樹上的蟲子經常掉到水裏,那是草魚覓食的地方;水草旁,水體中溶解氧充足,釣草魚要在逆風處、大樹下、水草旁、入水口處釣。
(2)釣草魚的餌料應選擇顏色鮮艷、香味濃郁、味微甜的食物,如酒糟、泡酒米、泡酒豆餅、樹葉、蔬菜等。釣草魚的餌料有:蚯蚓(將頭尾露出鉤外0.5cm-1cm以便能在水中擺動)、紅線蟲(先用白線系住手柄,在鉤尖處穿壹條粗大的紅線蟲)、蛆(將鉤從尾部穿到頭上,穿過倒刺,然後向前拉,不露出鉤尖)、面食(蒸)。浮釣時,以草、樹葉為餌;底釣時可用面團和蚯蚓作餌。
(3)釣魚時,在魚鉤的後彎和把手上放壹些植物;春季以肉類為餌,夏秋季以植物為餌;水生植物叢生的水域要用非植物性餌料,蟲蝦多的地方要用非動物性餌料。
淺水區應作為較深地方的釣點;深水區應作為淺水處的釣點;壹般做3 -5個窩,方便經常更換釣點。
草魚上鉤時,浮漂慢慢上升,升到2 cm -3 cm時,提竿突然抖動。草魚要先上鉤再收線。
2、釣鯉魚的方法
鯉魚多為青黃色,尾鰭下葉紅色。棲息在水底的是雜食性魚類,生長迅速,耐高溫,耐汙染。養殖鯉魚的各種飼料都吃;鯉魚在自然水中不是偏食,但釣魚時要改變餌料種類和顏色。臺灣省用“萬能餌”釣鯉魚,效果特別好。鯉魚個頭大,擅長遊泳,而且很難拉。為防止斷桿、斷桿,應選用大鉤、粗線、大墜、長漂,釣竿用硬尖手竿、海竿,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1)鯉魚喜弱光,喜活動,所以水色較暗,透明度較低。湖、塘、水庫中間的深窪地;岸邊的弱光區,溪流河流的交匯處,池塘水的出入口,都是釣鯉魚的好地方。另外,春末夏初,池塘岸邊有水草的地方也是鯉魚最喜歡的地方。
(2)鯉魚對食物主要依靠觸覺和嗅覺,因此其餌料應選擇目標明顯、味道甘甜的食物,如蚯蚓、紅線蟲、蝦、面食、米飯、壞食、混合顆粒飼料等。
(3)投放餌料,鯉魚入巢時,水面會逸出氣泡,水面上有時會出現密集的水泡和腐殖質,這是鯉魚在水下潛水覓食的結果。這個時候釣魚效果好,但是飼料要大壹點,這樣鯉魚很快就會找到目標。下鉤後,可以看到浮漂浮了起來,水裏撒了兩顆種子,可以放線收線,來來回回。幾個回合後,可以把魚頭提出水面,停頓片刻,把魚拉得更靠近岸邊,最後取出。
3、釣鯽魚的方法
鯽魚(Carassius auratus)是壹種雜食性魚類,體扁平,體型較小,外形與鯉魚相似,背部為藍褐色,腹部為銀灰色。壹般生活在水底,捕魚時以蚯蚓和米粒為餌。鯽魚適應性強,體型小,喜歡群居。壹年四季都可以釣。魚竿壹般比較軟,魚線比較細,魚鉤比較小,比較節稅。
(1)鯽魚喜歡在水草多的地方覓食、產卵、棲息,所以在水草的邊緣,如樁、根、墩等處是垂釣的好地方。群眾有“春釣灘,夏釣灘,秋釣陰,冬釣陽”的說法。
(2)初春和深秋水溫較低時,用紅蚯蚓作餌料較好;夏天用面食做誘餌比較好。
(3)用酒曲浸泡過的大米常作誘餌。播完窩,水冒泡的時候,放下鉤子。下鉤時動作要輕,以免驚擾了魚。試釣5分鐘無反應,再換釣位。當浮漂晃動時,此時不能提鉤。當鯽魚把魚餌放進嘴裏時,擡起頭,浮漂升起,及時提竿。提竿時不要用力過猛,也不要向上提,以免驚擾窩裏的其他魚。而是從右到左快速把魚拉出窩,然後再撿起來。
4.羅非魚的捕撈方法
羅非魚又稱非洲鯽魚,原產於熱帶地區。在中國,除了少數地區可以自然越冬外,大部分都是室內飼養,所以羅非魚的捕撈是很有季節性的。羅非魚天性晚純,不像其他魚那麽怕被打擾。無論聲音、反射甚至直接擾動水體,對其都沒有影響。所以羅非魚是他們初學者最好的垂釣對象。
(1)羅非魚屬於底層魚類,食性廣泛多樣。常用的餌料有蚯蚓、面團、米粒、紅蟲等。紅蟲更好。
(2)釣具壹般以3.6米手竿為好,魚線要0.3 -0.35毫米,魚漂用塑料,魚鉤用6號以下的長柄鉤..釣魚線3左右。2m-3。5m長,操作方便。釣魚時要求垂頭落地,垂頭使鉤在空中。
(3)羅非魚食量大,集群性強,使用餌料鋪窩時需要量大。壹般分散在離岸約1米處,形成寬60厘米、長1.5米的條帶。用量為2kg-3kg。菜籽餅、豆餅、雞飼料都可以做誘餌。羅非魚吞鉤後往往不動,浮漂只是從直立變成斜側。當妳發現這種情況時,立即擡起魚竿,把魚從窩裏拉出來,再拉上岸,以免驚擾了魚。
釣羅非魚時不要沈鉤或掛鉤。此外,羅非魚口中有小而尖的牙齒,臂鰭、腹鰭、背鰭堅硬,容易蜇手,所以掛魚時要戴手套,保護自身安全。
5釣鰱魚的方法
鰱魚又名花、鰱魚、鰱魚、鱅魚,是河流和養殖池塘中常見的魚類。它們大多在上遊水域遊泳。
(1)餌料以素食為主,釣魚時根據水質調整餌料。肥水的餌料要香味濃,酸味濃,水質輕的水可以淡壹點。可以用泡過尿的臭雞蛋或者發酵的糧食做誘餌。如果溫度高,可將餌料與蒸熟的玉米粉混合,增加其硬度。可以在變質食物中混入壹些糯米,以增加變質食物的溶解時間。還應該在釣魚前準備壹些酒,以便隨時調整酸餌。
(2)垂釣宜在水底平坦、無雜草、水深約1米的淺水區進行;夏天早上、晚上或晚上釣魚比較好;拋鉤時,鉤不能沈底(浮鉤)。當水溫低於20℃時,鰱魚和鱅魚很難被捕獲。
(3)魚的漁期為春、夏、秋三季,可采用浮漂釣法,既可用手竿,也可用海竿。紅蟲和面粉餌作為誘餌。使用時,將紅蟲包裹在面粉誘餌中,同時將鉤子捏在面團中;鉤子的尖端周圍是敞開的,但尖端沒有露出來。餌料下入水中40 cm -100 cm後,其表面餌料逐漸融化,紅蟲自然遊出。發現漂浮?動,馬上把竿提起來,把魚線拉緊。
若在早春、晚秋或冬季釣鰱魚,則采用沈鉤法,將所有鉤包在爛食球內,鉤尖隱藏在周圍表皮下;魚上鉤後,浮子下沈或遊動。這時候只要輕輕壹甩魚竿,魚就上鉤了。
根據鰱、鱅魚的攝食特點,采用直徑為2。可用5 cm -3 cm,四周均勻紮6 -8個小孔,每根綁壹根0.25 mm -0.3 mm粗、12 cm長的尼龍線,每根綁壹個6-8號圓底短柄鉤,瓶蓋內側底部加壹個。然後用壹根0.4 mm粗、20 cm長的尼龍絲通過連接環將瓶蓋掛鉤連接到主線上。釣魚時,將壞食裝入瓶蓋,鉤柄插入餌料,鉤尖朝上,排列在蓋子周圍。當壞的食物在水中以霧的形式散開時,魚就會被引誘上鉤。
6.鱖魚的捕撈方法
鱖魚又稱鱖魚,是壹種分布廣泛的淡水魚。鱖魚是壹種兇猛的淡水食肉魚。
(1)鱖魚釣中,以小活魚,如活泥鰍為餌。壹般小活魚都掛在分水鉤上,這樣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動。當他們看到漂浮和下沈時,他們立即舉起桿子。
(2)釣鱖魚壹般都是在有樹樁、木筏或大石堆的地方上鉤,因為這些地方是鱖魚穿梭期間的好食物。
(3)鱖魚成對活動,壹條鱖魚後面還有壹條;魚上鉤後,可以將釣到的魚在水中走幾圈。下面的魚來了,可以用長柄拉網先把下面的魚釣上來,然後提竿取鉤。
7、釣黑魚的方法
黑魚也叫黑棍。以魚、蝦、蛙為主食,能吞下比自己長壹半的魚,十分兇猛,甚至捕食鳥、鴨。烏鱧在水溫低於12℃時停止攝食,冬季將下半身埋入土中,晚春在雜草叢生的水域築巢產卵,正是烏鱧捕撈的好季節,常被稱為“綠巢”。初夏,黑魚在綠色的巢中產仔,巢是黃色的。此時,黑魚在“黃巢”周圍等待卵孵化,這又是壹個釣黑魚的好季節。人們稱之為“黃巢”。
壹個“綠巢”在長滿雜草的淺水區。如果發現水面上漂浮著被咬過的水草,草根是白色的,被咬過的草叢中露出臉盆大小的亮亮的水,這就是綠巢。用小綠哇做誘餌在“綠窩”表面移動,直到蛇頭撲向小青蛙。突然舉起桿子;遇到大魚,可以停壹會兒再把魚弄上岸。釣“黃巢”還是用青蛙或者小魚做餌,餌是用來在魚苗上活動的。這個時候,雄性黑魚會因為撲向食物而再次被抓住。如果妳再等壹會兒,雌魚也會和妳壹起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