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的歷史
香包的起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熏、蒸、釀香酒的記載。到了周朝,人們習慣戴香囊,用蘭花湯洗澡。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佩戴芳香植物防穢辟邪的記載。在先秦時期,香囊已經成為人們隨身攜帶或掛在窗簾上的重要裝飾品。清代有記載,四時胸前佩戴中草藥香囊,預防感冒和瘟疫。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香囊中發現了辛夷、肉桂、花椒、佩蘭、高良姜等多種香料。至今仍有“背個香草包,不怕五蟲”的民俗。
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出土
清代象牙雕刻的葫蘆形香囊
香包的生產
要制作香包,首先要準備和選擇芳香材料。藥方要根據不同的保健需求來選擇,可以是單壹中藥,也可以是多種中藥的混合物。需要中藥去正規藥店買。香囊包壹般淘寶上都有賣,也可以選擇質地細膩、柔軟、透氣、美觀的棉布自己縫制。
搜索“空香包”就能找到壹個寶藏,壹般只要幾塊錢~
家用粉碎機/料理機/高速攪拌機,任何壹種都可以用來粉碎中藥。
第二步是材料的填充和制作。香料放入香囊前要粉碎,藥店也可以粉碎。家裏有粉碎機的也可以回家粉碎,然後根據香囊大小加入適量的粉末。如果香囊較大,要填充壹定量的棉紗,以減少粉量,使外觀飽滿,最後可以縫制包裝。
香包的類型
1,解毒李氏香包
做法:取等量的廣藿香、艾葉、肉桂、山奈酚、蒼術,洗凈,烘幹,粉碎至100~200目。然後找來綢布,縫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每袋含4克粉末,每天掛在胸前,晚上睡覺時放在枕頭上。
功能:具有芳構化、除濁、清熱、祛濕、解毒的功效。
2.預防感冒香包
方法壹:取丁香、冰片3g,高良姜2g,桂枝5g,佩蘭5g。或山奈、丁香、雄黃各3克,冰片、薄荷腦各2.5克,砂仁、砂仁各5克。任壹方,將藥物搗碎成細粉,過篩,包裝成小袋。每袋含10 ~ 15g細藥粉,可佩戴在胸前或用別針固定在衣服上。
方法二:川芎、白芷、荊芥、薄荷、羌活、藿香、防風各9g,阿莎麗、辛夷、冰片各3g,雄黃1.5g..壹起磨成細粉,從早起到睡前每隔3小時聞壹次,或者做個布袋聞聞。* * *需要1到3天。
方法三:將藿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石菖蒲、蒼術、阿莎麗各3克,壹起磨成細粉,用棉布縫成小藥袋,裝入藥粉中,戴在胸前,不時聞聞。
方法四:山奈、蒼術、槁本、石菖蒲、冰片、甘松等分。除冰片外,其余藥物均曬幹,研成細粉,加入冰片,混勻,裝袋,放於胸前,不時聞聞。
功能:香囊具有提高抵抗力、預防感冒的功效。香囊離鼻孔越近,效果越好。最好每十天左右更換壹次香囊中的藥粉,以保持藥效。
3、提高香囊的抵抗力
做法:取丁香、荊芥、紫蘇、蒼術、肉桂、辛夷、阿莎麗、白豆蔻各2克,碾碎後放入絹袋中。
功效:有提高抵抗力,強化呼吸道的作用。也可以做成大的掛在家裏,提高全家抵抗力。
4、驅蚊香包
做法:分別取丁香、薄荷、薰衣草、七裏香或艾葉10g。把絲綢布料縫成孩子們喜歡的卡通形狀,隨身攜帶。
功效:以上芳香藥物均含有揮發油,能散發出蚊子不喜歡的氣味,達到驅蚊的效果。
5、春困香囊的解決方法
做法:冰片、樟腦各3克,高良姜15克,肉桂30克;或川芎、白芷10g,蒼術20g,冰片3g;或山奈、雄黃10g,樟腦3g,丁香50g。以上三種配方任選壹種,將藥物研成細粉,取藥粉3-5g,用布縫好。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通竅,對緩解春困非常有效。戴在脖子上,15天換壹次。
6、防治冠心病香囊
做法:玄參、當歸、石菖蒲、花椒、桂枝、薤白、冰片、三七等。每個10g。幹燥後,粉碎,過篩,混合攪拌均勻,制成藥袋,置於左胸上,不時聞壹聞。
功效:對冠心病的防治有壹定的作用。
7、防治失眠香囊
做法:將適量朱砂(上品朱砂)裝入袋中,放在身上,用鼻子嗅。
功效:朱砂有安神的作用,有助於睡眠。
8.預防兒童厭食癥的香囊
做法壹:高良姜、陳皮、蓽茇、蒼術、薄荷、花椒各10g,研成細末,放入布袋中,置於胸前,持續佩戴1~2個月。
方法二:黃芪10克,炒白術、炒山楂、炒神曲、炒雞內金、芒硝10克,陳皮、木香、砂仁各6克,研成細末,裝入布袋,置於肚臍處,固定好。
功效:對兒童有健脾開胃、和胃消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