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唐崖土司城屬於哪裏?

唐崖土司城屬於哪裏?

唐崖土司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唐崖土司城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鹹豐縣尖山鄉(今唐崖鎮)。背靠玄武山,面向唐雅河。主要遺存年代為明代中後期至清初(17世紀-18世紀),面積約80公頃,為土家族唐雅琴土司學會。

土司城遺址包括城址、墓葬和外圍設施。城市遺址是遺址的主要部分,位於遺址東部河流附近相對平緩的區域。墓葬及周邊設施等遺存分布在城址西部及城址周邊的山體中。

唐雅土司城遺址的類型包括城防設施(城墻、城門等。)、交通設施(道路、橋梁、碼頭等。)、建築遺址、墓葬、園林、手工業遺址(采石場)等類型。出土文物主要有瓷器、印章、磚石建築構件等。,其中以青花瓷片和石建築構件為主。其考古斷代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後期,年表上多有銘文,與史書記載的明啟、崇禎年間(1622-1644)田夫人集中建城相吻合。城內保存完好、秩序井然的道路、院落體系,呈現出城址外主體壹次性集中規劃建設的特點。

唐崖土司城是土司制度的典型範例,是土家族與漢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珍貴文物。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7月,在德國波恩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9次會議上,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主要遺存

(壹)城墻

唐崖土司城的東、北、南三面都建有城墻(也叫外城墻),北面和東北面也建有內城墻。城墻由天然石材稍加加工而成,現在1米以上大多可見並保存完好。其中,河邊壹面保存最好,高達2.5米,現存城墻基寬3.2米。

在城東門口,城樓原有的基礎墻遠大於城墻寬度,剩余寬度約6米至7米。可以清楚的看到是城門樓的地基,東墻剩余長度為150米。

(2)街巷

今天,城市裏的街道和小巷仍然清晰可見。它由三街十八巷36個院落組成,以不規則的形狀分為上、中、下三街,全長880米。以石牌坊為中心,稱為中街。街道表面全部用青石鋪成。石頭長2米,寬0.3米,沿街水平鑲嵌。街道表面寬闊整潔。下了大衙門,叫大街;上了小衙門,下了街。36條道路仍然用石頭鋪成,連接街道和地形,向四面八方延伸。其中,街道與南城墻之間依次有“壹橫”、“二橫”、“三橫”。

(3)石牌坊

“京南雄鎮”牌坊建於明四年(1624),是明朝朝廷為表彰土司秦鼎的戰功而豎立的。它是唐崖土司城遺址中最具標誌性的建築遺跡,是舒雅地區建築群的開端。前石階與中門垂直相連。牌坊為砂巖狀木結構,總高7.15米,寬8.4米。它有三個開間,四根石柱前後各有2.5米高的抱鼓石和石獅(僅存壹根)。橫幅兩側分別寫著“京南雄鎮”和“楚蜀平漢”兩個大字。前後都有註釋,記錄了牌坊修建的原因和時間。中間雕有“地王作巡”、“海上何事鬧”的主題,兩側雕有“漁樵耕田”、“淮陰送子”及麒麟、龍鳳等圖案。這些題材大多取自韓,但也有地方改編;還有直接反映土司生活的“土王之旅”,是中土藝術結合的產物

(四)張

張遺址位於唐崖土司城遺址東北側的壹處人工高臺上,因寺內主要紀念三國名將張飛而得名。張有三個院落,前有大門,中有馬廳,後有拜殿。現存的石柵欄和寺廟中的建築遺址尚未被挖掘。除了零散的建築構件,廟裏還有壹對石人和馬,使他們的腿準備行走。在他們面前,有兩個石人,都打扮成戰士,立即等待他們。這匹馬是由壹整塊沙石雕刻而成,氣勢磅礴,栩栩如生。左側石馬高2.38米,背寬0.7米,長2.8米。馬身上雕有馬鞍、踏板、韁繩、韁繩,清晰明顯。韁繩上鐫刻著小字:“萬歷辛亥年(公元1611),季夏初四日吉日,官印秦夫人,由田立。”石人身高1.9米,身著鎧甲,帶著劍和傘,馬上等著他。左邊石馬高2.08米,長2.8米,韁繩上刻著小字:“萬歷辛海夏月二十四日,單良,洞主秦傑,公秦文忠,挺立”。石人頭部已毀,殘高1.6米,身披鎧甲待命。兩匹馬之間的距離是4.8米。馬的特點,和南方馬的外形壹樣,胖胖的,不高。

(5)土司墓葬

在城址東北角的高坡上,並排有兩座十三陵,壹座是土王墓,壹座是田夫人墓,總面積400平方米。土王墓的土封保存完好,墓室石室宏偉華麗。這個房間是由鉆孔砂巖制成的。正面觀為仿木結構三層重檐建築,長7米。屋頂用雕花瓦裝飾,頂飾雕龍頭像,檐下拱門明顯,五根柱子組成四個墓室。柱廊呈長方形,寬0.45,厚0.6米。列間寬度為1至1.1米。廊道間距為1.85m,高度為2m。畫廊頂部雕有圓形藻井。它又分為四個墓室,前面有八扇石門。門高1.65 m,厚0.1 m,寬0.67 m,門上雕有格子。墓室由壹整塊砂巖組成,長3米,高1.5米。兩個中間室的寬度為1.3米,側室的寬度為1.25米。各有壹張石棺床,長2.7米,寬0.9米。後面有個壁龕,離棺床0.5米高。壁龕高0.5m,寬0.4m,深0.15m。房間之間用壹塊約0.15米厚的整塊石頭隔開。中國雕刻的小格子窗,寬0.58米,高0.9米。窗眼刻有金錢圖案,可以相向。天花板上雕刻著藻井,以花朵為裝飾圖案。墓前是壹個八字形祭壇,正面是壹個小動物,兩側雕有獨角獸,高約1米。整個墓室都是石頭砌成的,非常漂亮。它的建築格局和裝飾確實是土司文化的傑作,很好地代表了這壹時期的石雕技術水平。

田夫人墓在土司墓地左側,土質保存較好。墓前有石碑和石牌坊。碑寬0.97米,高1.9米,底座高0.45米,臺上有若幹圖案。碑面刻有“兵家謀略將軍譚太泰夫人之墓”,序“孝公封,官至尹宗耀”,題“崇禎帝歲夏立午”。墓前有壹座矮平的石牌坊,形制簡單,無雕飾花紋。牌樓為石砌,高3.5米,邊高2.5米,中門寬2.05米,側門寬1.4米。牌坊兩側用鼓形石柱,頂上以石為方,榫接。

那就是秦鼎將軍的墓了。在秦鼎墓附近,有五個同時期、同類型、同等級的將軍墓地,大部分都沒有碑文。司城後面的玄武山上的叢林裏有許多不同格局的墳墓。可以斷定,這壹帶是秦的家族墓地。

(6)文物

土司城所見文物主要有金器、瓷器、印章和磚石建築構件,其中以青花瓷器殘片和石建築構件為主。

第壹類是瓷器碎片,在項傑地區和舒雅地區出土。明代至明代(成化、宣德、萬歷年間及明代景德鎮印)瓷片不斷分布,舒雅地區瓷片質量較高。

第二類是磚建築構件,舒雅地區出土,有中式滴水、瓦、瓦等。,上面有荷花,魚鱗等圖案。

第三類是土司印章,包括四川永寧的兩枚土司印章和壹枚官印。印章均為銅質,土司印章壹大壹小,均為“常官司印章”印章。大的重1100克,沒有年月標題。小的重650g,印制於公元1674年,隸屬於清康熙初年對抗朝廷的西南吳三桂政權。此外,四川永寧的官印是唐崖土司參與朝廷平叛獲得的。此外,在常官司管轄的火龍坪鎮,還出土了壹枚“唐雅常官司秦觀刻章”。

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縣

類型:紀念碑

播放時間:建議1小時。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資料來源:湖北省文物局。

唐崖鎮:唐崖鎮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鹹豐縣中西部。鎮集鎮位於唐崖河畔,是唐崖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距縣城28公裏。東與鹹豐縣高樂山鎮、清平鎮接壤,南與朝陽寺鎮、小鄉鎮接壤,北、西北與火龍坪鎮接壤,西南與重慶市黔江區大路壩區、湯種鎮接壤。位於東經108 41′36 "-108 48′06 ",北緯29° 24′24 "-29° 38′54 ",東西30公裏,南北28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