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活泥鰍250克,雞蛋180克,精鹽3克,蔥花3克,料酒10克,姜末10克,熟豬油15克。
操作1。把泥鰍放在盆裏養幾天,多次換水,直到泥鰍把腹部的泥水吐出來。腸空了,把雞蛋打在碗裏,慢慢餵蔥,鹽,姜。多日不吃東西的泥鰍,會滿肚子的卵。2.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加入蔥、姜、料酒、鹽、豬油、泥鰍,蓋上鍋蓋,加熱燉至泥鰍熟爛。備註:做這道菜的關鍵是讓泥鰍吐出泥和沙,因為泥鰍很小,很難宰殺。否則泥鰍腹部有泥有沙,不好吃。
功效雞蛋含有蛋白質、卵磷脂、維生素B1、維生素B2、鐵、錳、鈣、磷和脂肪等。具有養血熄風、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虛虛弱、健腦。《本草筆記》說:“雞內黃外白,入心肺,寧心安神;還能補肺健胃;以命服人,則能養心,退虛熱。”《本草綱目》說:“蛋清能清氣,治發熱、目赤、咽喉等多種疾病。”他還說:“蛋黃可以補血,治腹瀉,治胎病。”雞蛋還能理氣,所以治療上述疾病。泥鰍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2、蛋白質、脂肪、煙酸、鈣和鐵。其性質溫和,味甘,可用於慢性肝炎、慢性腎炎、陽痿、早泄、糖尿病、性冷淡等疾病的輔助治療。《普濟方》曰:“楊燦不起,泥鳳烹之。”《滇南本草》中說泥鰍魚:“烹調能治癬,活血...治癆、補髓、強筋骨。”這種湯是以泥鰍和雞蛋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吃起來鮮美爽滑,重點是補中,滋陰養血。特別是雞蛋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非常適合老年人的需求。
泥鰍豆腐湯
材料:鮮泥鰍500g、嫩豆腐4塊、竹筍1、鹽、胡椒粉、高湯、紅椒、香油、濕澱粉、蔥白、融化豬油。
操作1。將每塊嫩豆腐切成兩半,合上;鍋中加水,放入豆腐,小火燉五六分鐘。在水中放些鹽,中和豆腐的堿性,防止蛋白質凝固,保持豆腐鮮嫩。取出後放入冷水中徹底冷卻,整齊的放入鍋中。2.將新鮮泥鰍放在清水盆中3天,期間要勤換水,每次換水時加幾滴菜籽油,以清洗內臟汙垢和土腥味。3.紅辣椒切成細絲,蔥切成段,竹筍去皮切塊。4.將豆腐鍋坐在火上,放入2碗高湯,加入鹽、胡椒、姜、竹筍、蔥、紅辣椒絲、豬油和香油,使其自然混合均勻。5.將活泥鰍放入準備好的湯鍋中,用文火逐漸加熱。剛開始湯略涼,泥鰍在鍋裏悠閑地吃著湯。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泥鰍越喝越拼命地喝湯,以至於調料的味道滲透到肌肉裏。當鍋裏原湯的溫度讓泥鰍難以忍受時,它們就會想盡辦法鉆進涼豆腐裏。此時繼續用文火煮1小時,然後把泥鰍包起來。鍋裏的原湯用濕澱粉勾芡,上面蓋著豆腐。
功效這是健脾的佳品,可以延年益壽。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是壹種低脂肪、高蛋白的魚類,營養豐富,具有滋補作用,還能補中氣、溫中氣、祛濕祛邪。豆腐營養高,被稱為“植物肉”。兩者並用,脾胃可補,脾胃可補。這道菜黑白分明,鮮嫩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