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蝦的循環系統是壹個開放的系統,由血液、心臟、動脈和竇組成。心臟位於頭部和胸部的後端,呈多邊形,在體外可以觀察到它的跳動。心臟有四對心孔,壹對前動脈向前發出,有分支動脈通向頭胸部的組織器官,背動脈向後發出進入腹部,分支到組織器官。在背動脈上,有壹條胸腹聯合降動脈從心臟通向腹面,並分支出胸廓下動脈和下腹動脈。來自心臟的動脈逐漸分支形成分布在器官和組織中的小血管。血竇是壹個很大的組織間隙,收集組織回流的血液,主要包括心臟外的心包竇和胸腔內的胸腔血竇。蝦的血液無色透明,血漿中存在攜帶氧氣的血藍蛋白。血細胞分為透明細胞、半透明細胞和顆粒細胞三種,具有吞噬血液中異物和凝血的功能。大蝦的循環過程是這樣的:心臟的跳動使血液流出心臟,沿著動脈和分支血管流向各個器官組織。器官和組織的血液通過組織間隙和小血竇集中在胸竇,然後進入鰓進行氣體交換,再從鰓流出,通過心包竇回到心臟,參與下壹個循環。
(3)生殖系統對蝦雄性生殖系統包括葉狀精巢、輸精管和精囊。睪丸位於頭部和胸部的後部,有壹對前葉、六對側葉和壹對後葉。壹對輸精管從後葉發出,向後彎曲後下行至精囊。精囊位於第五對行走足的基部,體外有生殖孔開口。雄蝦的外生殖器官主要包括由第壹腹肢的內肢變化而來的適配器,此外,第二腹肢的內肢形成雄性附肢。女性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和輸卵管。卵巢位於身體的後部,頭和胸部的後部。它向前發出壹對前葉,向腹部發出六對側葉,覆蓋肝胰腺的後部,並向後發出壹對長的後葉進入腹部,沿腸後部向後延伸至肛門附近。壹對輸卵管,從第五對側葉的末端發出,下降並通向第三對行走足基部的生殖孔。雌蝦的外生殖器官是精囊,用於交配時儲存精莢。精囊由甲殼動物褶皺形成,位於第四對和第五對行走足基部之間的腹側甲殼動物上。精囊分為兩種:壹種是封閉的生精囊,是由甲殼形成的囊,呈圓盤狀或袋狀,中間有壹條縫;另壹種是開放的精囊,其中背甲不形成囊狀結構,只有突起和褶皺,交配後精莢粘附其上。
(4)呼吸系統:對蝦通過鰓呼吸,完成氣體交換。根據鰓的位置不同,分為側鰓、關節鰓和足鰓。對蝦的鰓為樹枝狀,由中央鰓軸和兩側鰓瓣組成。鰓軸有鰓入口血管和鰓出口血管;鰓瓣從鰓軸發出,有分支的鰓絲。對蝦的鰓位於頭胸甲側甲和胸體壁形成的鰓腔內。第二下頜骨外肢的擺動使水流經鰓腔,在鰓絲上進行氣體交換,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完成呼吸功能。
(5)排泄系統蝦的排泄系統由位於第二觸角基部的觸角腺組成。觸角腺為囊狀腺,與復雜的薄壁囊泡系統相連,排泄孔開在第二觸角基部。因為排泄物多為綠色,所以觸角腺也叫綠腺。
(6)神經系統對蝦的神經系統由腦和腹神經索組成。對蝦的大腦由前腦、中腦和後腦組成,位於雙眼基底後方。壹條來自腦後部的神經環繞食道,在食道後部與下咽神經節相連,從下咽神經節發出腹部神經索。腹神經索從胸部向後延伸,在每壹節形成壹個神經節。許多來自大腦和神經節的分支神經進入附件、眼睛、胃、肝胰腺和其他組織和器官。蝦的感覺器官主要包括眼睛、化學感受器和觸覺器。兩只帶柄的大復眼由許多小眼睛組成,具有感光功能。體表有各種感覺剛毛和絨毛,第壹觸角基部的平衡囊能感覺到身體的平衡。觸角鞭、口器和爪足具有感受化學刺激的功能。
(7)肌肉系統南美白對蝦肌肉發達,多為橫紋,分布於頭、胸、腹,以腹肌最發達。頭部和胸部的肌肉多與器官的活動有關,如動眼和擺動觸須;腹肌主要和蝦的運動有關,蝦可以通過腹肌的收縮快速彈跳。
(8)內分泌系統對蝦的內分泌系統由神經內分泌系統和非神經內分泌系統組成。前者由神經內分泌細胞組成,分泌各種激素並釋放到血液中,作用於各種靶器官。壹個重要的神經內分泌器官是X器官。x器官位於蝦類的眼柄,主要功能是調節蝦類的蛻皮、性腺成熟等生理活動。非神經內分泌器官是腺體組織,分泌激素等物質參與特定的生理過程。比如Y器官可以分泌蛻皮激素促進對蝦蛻皮,其活性受X器官分泌的調節。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農業出版社《西藏農牧業科技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