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棗主要有哪些品種?

大棗主要有哪些品種?

1.高朗1 (50種):為早熟品種。果實橢圓形,花梗周圍方形,果皮光滑,黃綠色。果肉雖細爽口,但質軟,可溶性固形物11% ~ 12%,單果重約100 ~ 130克。果實從11至次年2月成熟。

2.棗:是目前最重要的經濟栽培品種。早期果實外觀為短橢圓形,後期果實為桃形。果實質量因栽培和管理程度而異。果皮淡綠色,有光澤,可溶性固形物12% ~ 14%,單果重約90 ~ 120g。這個品種的優點是含糖量高,果肉細,座果好,采收期長,保質期長,不怕冬雨。缺點是生長潛力弱,產量低。果實從65438+2月至次年3月成熟。

3.高浪2號(臺農1):果形長圓形,果皮有棱角,顏色綠至淡綠色,肉質粗糙,可溶性固形物10% ~ 12%,單果重約120 ~ 140 g,11至次年2月成熟。

4.翠蜜棗:高朗1,果實橢圓形,外觀飽滿光滑,味甜多汁,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約10% ~ 12%,重量約100 ~ 130克。果實從11至次年2月成熟。

5.田蜜大棗:外形似翠蜜品種,果型狹長,果皮有光澤,汁甜脆,耐掛樹,耐貯藏,座果性好,可溶性固形物11% ~ 13%,單果重約100 ~ 138。

6.高浪3號:脆米,橢圓形,外觀飽滿光滑,味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0% ~ 12%,重約100 ~ 130克。主要交割期為11月至次年2月。

7.高雄2號:晚熟品種,商品名春米。外觀金黃色,有光澤。早果頭大尾小,肉厚。中後期果實長圓形,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約10% ~ 12%,平均單果重130 ~ 150g。這個品種的優點是晚熟,產量高,果實大,缺點是果形有棱角,2月初產的果實口感比蜜棗差。主要交貨期為2月至4月。

8.仙桃蜜棗:仙桃蜜棗是蜜棗的芽變,2000年分別在高樹鄉和阿蓮鄉發現。桃形,後期紡錘形果實,果尖易黃。品質和蜜棗差不多,但保質期和掛樹期比蜜棗短,產量比蜜棗低。這個品種最大的優點是比蜜棗成熟晚,可以分散生產期。水果從二月到四月成熟。

9.高雄3號:早熟品種,商品名“金絲小棗”。果實略小,外觀金黃色,有光澤,圓錐形或桃形,肉質細膩,口感極佳。產量與蜜棗相近,可溶性固形物約13% ~ 15%,平均單果重約80 ~ 100g。果實從65438+2月至次年3月成熟。

10.肉龍:臺灣省選種。果實橢圓形,尖形,果長約5.76 cm,果徑5.08 cm,果皮黃綠色,可溶性固形物12.1%,風味好,品質優,平均單果重約86.1 g..果實正常成熟期為65438+2月至次年2月,產期調整為65438+10月至次年3月。

11.阿蓮圓種:臺灣省種苗選擇。果實扁圓形,果長約4.63 cm,果徑5.14 cm,果皮黃綠色,有光澤,果肉白色,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平均單果重約69.0g..果實正常成熟期為11至次年2月,產期調整為9月至次年2月。

12.特龍:又名青皮種,由臺灣省高雄縣農民朋友潘啟福於1989年從泰國蜜棗的現實生活中選育而成,最初命名為泰國蜜棗變種(以1985命名)。果形橢圓形,尖形,果長約4.79厘米,果徑3.82厘米,果皮黃綠色,有光澤,果肉白色,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平均單果重約48.7克。果實正常成熟期為65438+2月至次年2月,采後期調整為65438+2月至次年3月。

13.碧雲:1982,臺灣省苗育成的優良品種。果形橢圓形,果長約5.15 cm,果徑4.43 cm,果皮黃綠色有光澤,果肉白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約14.6%,單果重約57克。果實正常成熟期為65438+2月至次年2月,產期調整為165438+10月至次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