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知識:
龍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尼羅河流域、澳大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壹般棲息在支流的池塘和岸邊被水淹沒的灌木叢中。
外觀意識:
龍魚身體長條狀,側面扁平,尾部呈扇形。它的背鰭和臀鰭呈條狀,向後延伸至尾柄基部。它的下頜比上下頜更突出,有壹對又短又粗的胡須。
挑選並了解:
1:不要因為魚長大了長得有點醜就挑地遮天(上顎短下唇長的水桶)。
2.不要摳眼睛(眼睛向下看,讓魚看起來很平淡),要平而亮,讓魚看起來很平淡。
3.不要挑魚鱗(魚的魚鱗像松果壹樣爆炸。這條魚有病,新手的話很容易死。如果從側面看,魚鱗應該是平的,緊貼身體,沒有發紅。
4.不要貪小便宜選擇有缺陷的龍魚,因為受傷的龍魚大多容易細菌感染,稍不註意就容易死亡。
龍魚的特征
身體長而扁平,尾部呈扇形,鰭和臀部呈帶狀,向後延伸至尾柄基部。下頜比上下頜更突出,有壹對短而粗的胡須。它寬大的魚身上整齊地排列著五排大鱗,在燈光下閃著銀光。每條魚鰭在燈光下都反射出鮮紅色或橙色的光澤。幼魚的體色為藍色;背肌和臀肌成癮都有紅藍邊。金龍的鱗邊是金黃色的,所有鰭都是金紅色的。紅龍的體色為金黃色,鱗邊為金紅色,口部和鰓蓋上有暗紅色斑塊,鰭全部為暗紅色。銀龍身銀白色,黑龍身銀白色略帶青紫色,準備好的山谷全是藍黑色。龍魚體長可達50 ~ 90厘米。
龍魚的水溫
龍魚能適應中性水質和22℃以上的水溫,最適溫度為24-28℃。水質要幹凈,自來水要處理。1次的水交換率要少,加入的水的pH和溫度要合適。水族箱是壹個長1.5米的大箱子,所以不需要鋪沙種草,因為龍魚經常在上層和表層水中遊動,箱子口用網罩住,防止跳躍。為了保持水的清潔,請始終打開過濾器。水質、環境、餌料等條件好,1年可長達50-60 cm。可用來餵養小魚小蝦、金魚,也吃肉、昆蟲等。生活在亞馬遜河中自由自在的龍魚,看到停在水面上方樹枝上的昆蟲,會像箭壹樣冒出水面,向目標射擊。大多數獵物都逃不過它的長舌。所以當地人叫它箭魚和四眼魚。
龍魚的養殖
產卵和繁殖都很困難,在繁殖期區分雌雄並不困難。雄魚有長長的幻尖,呈暗紅色,雌魚腹部腫脹。男女自然配對,自由選擇配偶。最適養殖水溫為27 ~ 28℃。將自行配對的親魚放入繁殖箱,保持環境安靜。親魚入箱後並排遊動,在遊動中排卵。產卵後,雄魚會將口中的受精卵全部孵化出來,口中的受精卵大約需要1個月才能孵化成有卵黃囊的仔魚,之後大約需要8天才能遊動進食。只要條件適宜,不分季節都可以產卵。成熟需要5 ~ 6年,壽命壹般為18年。龍魚是壹種古老的物種,又稱“活化石”,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學術價值。
展開:
龍魚的棲息地環境
在雨季,洪水導致亞馬遜河各支流水位暴漲,大型魚類遊回附近的湖泊和沼澤分散。雖然生活在自己的環境中,但這種魚很少出現在亞馬遜的主流中。支流裏的池塘,岸邊沈水的灌木叢,甚至長著浮草的水草地,都是雙髯骨舌魚的棲息地。這不僅是幼魚進食的良好環境,也是躲避鱷魚、水鳥等掠食者潛入水中的絕佳場所。適合生活在弱酸性軟水混軟土中,水質範圍為pH 5.8-7.0,水溫範圍為23-28度。
龍魚的生長習性
雙須骨舌魚是壹種大型肉食性魚類,捕食落入水中的魚、蝦或昆蟲。因為它擅長跳躍,也能捕食水面上的樹枝。主要棲息在流速較慢的河流中,以地表水為主要活動區域。
雙髯骨舌魚的性格在所有的骨舌魚中是非常溫和的,它可以和同樣大小的魚壹起遊泳。它也是所有骨舌魚中繁殖能力最強的。飲食習慣歸類為肉食,但不代表只吃魚。除了小魚,銀代還吃很多其他的東西。在體長約10cm的幼魚期,通常以蝦、水蚤、搖蚊、水生昆蟲等甲殼類為食,但也捕捉遊在水面以上3 ~ 4cm的小魚。亞洲成魚不僅遊回水中,還吃蜥蜴、青蛙、蛇等。壹米以上的成魚也會吃島上的雞、老鼠等小動物。
因為熱帶地區的颶風經常會把陸地上的許多小動物拖入水中。銀帶還會躍出水面捕食水面壹米以上樹枝上的蛇或大型甲蟲,而這些也註定會被它的血盆大口吞噬。人工飼養環境中,除了金魚、蟋蟀等活餌外,還有磷蝦、凍魚、香腸、魚卷、人工飼料等。也可以餵。如果誘餌被馴服,可以接受更多種類的食物。
龍魚是壹種食肉魚。從幼魚到成魚,需要餵動物餌料,最好餵活的。最好不要餵單壹的餌料。應制定壹份營養菜單,以確保其營養均衡。龍魚能適應24-29℃的水溫。如果魚適應的好,甚至可以適應22-31℃的溫度。但是,龍魚和其他觀賞魚壹樣,要避免水溫劇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