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的特產是什麽
出門旅遊,美食為先,吃什麽帶什麽都有講究。那麽,晉江的特產是什麽?下面是具體介紹,歡迎閱讀了解。
深滬花生
深滬花生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花生(peanut),原名落花生,是我國產量豐富、食用廣泛的壹種堅果,又名“長生果”、“泥豆”等。屬薔薇目,豆科壹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或匍匐,長30-80厘米,翼瓣與龍骨瓣分離,莢果長2-5厘米,寬1-1.3厘米,膨脹,莢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於巴西、中國、埃及等地。可用於制皂和生發油等化妝品的原料。
深滬糖芋
深滬糖芋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糖芋塊莖味甜適口,是佐餐佳品。塊莖中菊糖含量較高,菊糖水解後的果糖,用於醫藥及制作糖果,糕點等。雅津糖芋地上部莖葉和地下部塊莖營養豐富,是優良的家畜飼料。夏秋季節植株頂部遍開盤狀黃花,形如菊,兼有美化宅舍作用。食用方法:主要有洗凈、去皮煮食或熬粥,洗凈後腌制鹹菜;曬制糖芋幹。而中國吃法為蒸或煮,可選蘸白砂糖,替代糧食用。
深滬魷魚幹
深滬魷魚幹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魷魚幹是由新鮮的海魚和槍烏賊幹制而成的,尼嫩,營養豐富,被譽為海味理幾千年前,中國古書中就記軟朱旦與烏賊相似,但無骨爾,越人重之”。據測定,魷魚幹的可食部分達95%,比同類魚產品墨魚幹多13%;蛋白質含量每百克達65.9%,比墨魚幹多27.8克;含熱量316千卡,比墨魚幹高42千卡;魷魚幹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是中國出口的大宗海產品之壹,遠銷日本、東歐、非洲等地。
深滬巴浪脯
深滬巴浪脯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巴浪為鯖科刺鮁屬的魚類,俗名交吹。體呈紡錘形,稍側扁,體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鰓蓋骨後緣有壹黑斑。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域、臺灣以及南海諸島。巴浪魚是福建與廣東潮汕人的稱呼,其學名叫藍圓鲹,壹種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巴浪魚是傳統魚類,閩南人吃了百年千年。久煮之後的巴浪魚,肌理結實,滋味深長,咀嚼起來特別有勁。巴浪魚很高產。除了冷凍外銷,還可炊熟曬幹成脯。夏季時深滬半島到處都在曬巴浪魚。空氣中都是魚腥味。
深滬紫菜
深滬紫菜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紫菜外形簡單,由盤狀固著器、柄和葉片3部分組成。葉片是由1層細胞(少數種類由2層或3層)構成的單壹或具分叉的膜狀體,其體長因種類不同而異,自數厘米至數米不等。含有葉綠素和胡蘿蔔素、葉黃素、藻紅蛋白、藻藍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異,致使不同種類的紫菜呈現紫紅、藍綠、棕紅、棕綠等顏色。
衙口花生
衙口花生是晉江縣龍湖鄉衙口特產。它選用良種花生“小琉球”、“中琉球”種植在沙質地上,果殼表層色澤潔白,殼內花紋自然清晰。收獲時選其飽滿果莢,洗凈後加適量水和食鹽蒸煮,爐火需既猛又純,熟透後在艷陽下翻曬至幹。衙口花生仁香酥,鹹淡相宜,味道可口,百食不厭。產品大量外銷,飲譽海內外。衙口花生屬中小粒種花生,莢果整齊、大小均勻、飽滿、果殼薄、網紋清晰,果仁香脆可口,細膩無渣,口感好。粗蛋白質含量8~15%、粗脂肪含量12~15%、鉀含量600~700mg/100g、不飽和脂肪酸含量60~70%。
深滬蝦仁幹
深滬蝦仁幹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蝦幹,即蝦曬成的幹制品。蝦幹營養價值很高。檢測發現,每百克蝦肉含蛋白質20.6克,還含有脂肪、灰分和鈣、磷、鐵、維生素及核黃素等成分,肌體亦含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故它是名貴佳肴外還具有補腎壯陽、滋陰健骨和鎮靜等功能,用它可治療手足抽搐、皮膚潰瘍、水痘、筋骨疼痛,骨結核等多種疾病。
深滬魚丸
深滬魚丸是晉江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軟、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壹起攪合制成。(晉江)深滬魚丸是晉江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軟、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堅韌雪白,不易變質,入口柔潤清脆。因為這裏所制的魚丸不但技術較講究,取料也較純真。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壹起攪合制成。另外,用肉骨清湯和油蔥、瘦肉等配煮,熟時,香津適口。
安海土筍凍
土筍是壹種長在海邊沙子裏的腔腸動物,學名“星蟲”,身長3~5厘米,五臟俱全,全身都可食用。明·屠本峻《閩中海錯疏》:“其形如筍而小,生江中,形醜味甘,壹名土筍。”清初周亮工的《閩小記》:“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其生在海濱,形似蚯蚓,取涼井水,與土筍壹起熬煮,身上的膠原蛋白溶化入開水中成粘糊狀,盛出分別置入小盞,冷卻後成凍,即為“土筍凍”,甘甜可口。”
福建龍眼
龍眼又稱桂圓。福建是我國龍眼的主要產區,產量占壹半以上。福建的同安、晉江、莆田、仙遊、南安和泉州等縣市所出龍眼最有名。龍眼營養極其豐富,具有開胃益脾、補血安神功效。
深滬土豆仁湯
深滬土豆仁湯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鎮的特產。閩南盛產花生(土豆),花生不僅是壹種高營養食品,而且是壹味藥用價值較高的保健良藥。中醫認為,花生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瘧之功效。本地有句農諺:“六月十九日三項新”,新花生就是三項新之壹。各地的甜點攤,是常年都有花生仁湯供應的,但是總不如舊歷七、八月間那樣花生新,味道鮮美。深滬人做土豆仁湯,另有壹番的匠心和創造,剝開的花生仁要粒粒飽滿,剔去疵粒,再用沸水沖燙去膜。
晉江龍湖鱉
晉江龍湖鱉是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龍湖鎮的特產。龍湖鱉壹般佐以中藥“四物”“八珍”燉湯食用,味鮮美,極富營養,有滋陰補腎功效。晉江龍湖是我省最大的`淡水湖泊,總面積達2800多畝。龍湖因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生態環境,其出產水產品品質優良、別具風味,尤以龍湖鱉、鱸魚和鰻魚最負盛名,被譽為“龍湖三寶”。龍湖金鱉生長於晉江淡水湖泊龍湖(福建第三大天然湖泊),因其鱉殼上“鑲金邊”而聞名。龍湖鱉潛伏於湖底沙泥中,長期廝磨,鱉殼上便形成壹圈金色光澤。
姜母鴨
泉州人“補冬”買雞鴨蝦蟹,圖方便則買現成的姜母鴨。泉州的姜母鴨分別從漳州和廈門傳過來,是閩菜烹飪壹絕。 姜母鴨有鹹、淡、辣三種口味制作,做法是猛火開、溫火燉、補 藥下鍋翻三翻,起鍋油而不膩,口味獨特,流香溢彩。遊泉州必嘗的美食。姜母鴨作為泉州壹道傳統的美食,已經徹底融入了泉州乃至閩臺地區的飲食文化之中,作為壹道備受喜愛的菜肴,姜母鴨成為了餐桌上壹道靚麗的風景線。
龍湖鰻魚
龍湖鰻魚是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龍湖鎮的特產。龍湖鰻魚肉質佳美,營養成分極豐富,具強身補血滋養作用。龍湖鰻魚是晉江市龍湖鎮龍湖的特產之壹。常棲息湖底泥中,或礁石洞隙裏,晝伏夜出,遊動迅捷。其特異之處,在於背上有方磚塊形狀金色花紋。 龍湖鰻肉質佳美,營養成分極豐富,具強身補血滋養作用。小孩學步時食之,可長氣力,健步履。其珍貴還在於全身只有壹條軟脊骨,別無其他細刺,切節烹煮,肉突爆出,皮皆緊束,芬香味美,極為可口,為席上珍品。
彩色肉絲
所屬菜系閩菜所屬類型地方特色基本特點刀工講究,絲絲均勻,色呈彩色,味鮮滑嫩。基本材料豬裏脊肉400克,青紅椒50克,雞蛋清2只,蔥段10克,精鹽3克,紹酒15克,味精2克,濕澱粉40克,熟豬油1000克,(實耗50克)制作過程裏脊肉絲加鹽、酒、雞蛋清、及澱粉上漿,青紅椒切絲。油鍋燒至四成熱,先下肉絲,後下椒絲滑熟瀝出。原鍋留油少許,下蔥段炒香撈去,放進肉絲加調料勾芡炒勻出鍋裝盤即成。
龍湖鱸魚
龍湖鱸魚是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龍湖鎮的特產。龍湖鰻魚不但肉質甘甜,更有補血補陰的作用。龍湖鱸魚產於晉江市龍湖鎮。閩南廚師以生姜數片熬湯煮之,湯呈奶白色,帶大量膠質,是珍貴滋補品。 鱸魚繁殖於近海鹹淡水交匯的江湖中,魚軀呈銀灰色,巨口細鱗,背鰭上有黑斑花紋,生性兇猛,吞食其他魚類。 龍湖鱸魚可與聞名全國的松江鱸媲美。松江鱸有四腮,龍湖鱸則有四腮半,而肉質柔嫩,脂肪豐富,魚味之佳異於其他地方的鱸魚。
靈水菜脯
晉江傳統食品。因產於安海靈水,故名。以白蘿蔔作原料,切成塊狀或條狀,曬幹,放入陶缸裏,加適量食鹽和紅土,密封儲存三四個月即可食用。相傳明萬歷年間 (1573-1620年),鄉人吳淳夫入朝為官,將“靈水菜脯”帶至朝內分送同僚,獲得好評,後進獻皇帝,又博得皇帝嘉許,欽定為免稅食品,銷行各地。三百多年來產量日增,成為人們佐餐之佳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