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青島的解放故事

青島的解放故事

1949年1月,淮海戰役結束,不久北平也獲解放。國民黨軍隊潰散不整,青島國民黨守軍見前途無望,被迫策劃撤退,駐青島美國陸地軍隊也自1月12日起陸續移往艦船上隨時準備撤離。2月,駐青島美國各單位財物由軍方移交美國青島領事館保管。青島市內工廠、商店、銀行紛紛停業,壹些國民黨政府官員和工廠公司的廠長、經理紛紛離青島南下,國民黨青島市黨政機關幾近癱瘓。國民黨青島當局著手計劃在撤退前將重要工廠南遷,或在撤退時破壞市政設施和工廠企業、港口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和華東軍區司令部相繼警告青島國民黨主官,如膽敢在逃跑前進行破壞,必將按戰爭罪犯予以嚴懲。青島廣大職工、學校師生在中***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進行了壹系列護廠、護港、護路、護校、反南遷的鬥爭。在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各廠成立了護廠組織。中國紡織公司所屬工廠和齊魯實業公司所屬工廠以及電信局、自來水廠、電廠和港務局等重要企業均由工人成立護廠隊等保護起來,護廠力量堅定有效地開展鬥爭,使反動派在青島進行破壞的計劃未能實現。當青島解放時,全市重要市政設施和工廠企業學校幾乎完好地保護下來,大部分在解放後不久就恢復了生產運轉。青島的反南遷、反破壞和護廠鬥爭,保護了城市的重要部門和重要設施,對恢復生產、建立新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中***中央華東局、中***膠東區委等上級黨委的領導下,青島黨組織得到鞏固和發展,在工運、學運、情報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1948年6月25日,中***中央華東局發出《對青島工作的指示》,及時指導中***青島地下組織開展工作。在組織護廠鬥爭的同時,中***青島地下組織配合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廣泛調查青島國民黨軍隊的軍事設施和布防情況,及時送往解放區。許多黨員都為解放青島貢獻了力量,有的***產黨員打入國民黨海軍或要害部門獲取機密,通過秘密電臺為攻城部隊報告重要情報。中***青島地下組織還成功地策動了駐泊青島的國民黨海軍黃安艦和陸軍整團的起義。

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向江南進軍。為配合江南大進軍,山東軍區成立了青(島)即(墨)戰役指揮部,5月3日分三路開始了解放青島的戰鬥。劉安祺指揮國民黨守軍在青島外圍布置了三道防線,且戰且退,計劃在抵抗失敗時將青島重要設施破壞,然後從海上逃跑。5月17日,美國西太平洋艦隊司令白吉爾逃離青島。人民解放軍於5月中旬結束外圍戰,逼近青島地區。5月26日,人民解放軍向第壹道防線發起全線攻擊,攻克即墨縣城。31日,人民解放軍攻占城陽和丹山,突破敵人又壹道防線。三路大軍壓向敵人最後壹道防線,6月1日占領李村、沙子口,6月2日經水清溝、四方、浮山進入市中心區,國民黨敗軍由大港碼頭登艦南逃,青島獲得解放。

1949年6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青島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向明任軍管會主任委員,馬保三任人民政府市長。中***青島市委員會進入市內辦公,薛尚實任市委書記。青島發電廠下午開始送電。青島市人民廣播電臺成立,當晚8時開始播音。城市設施完好,社會秩序井然。青島52萬市民開始了恢復經濟、重建家園、振興青島的事業。

1949年6月2日起,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財經委員會、政務委員會、治安委員會等部門,按系統開展接管工作。青島市軍管會派軍代表接管膠海關,正式對外辦公。6月15日青島港正式開放,11月26日膠海關改稱青島海關。人民政府3個月內先後接管鐵路、銀行、郵電、發電廠、自來水廠以及中紡公司、齊魯公司等重點部門和大中型企業***493個單位;實行保護私營民族工商業的政策,批準8 000多家私營工商企業,其中新開業的就有近千家,為青島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1949年8月,中***青島市第壹次代表會議召開,討論通過了《關於改造建設青島的方針任務》等決議,提出了“改造舊青島,建設新青島”的口號,中心任務是圍繞恢復和發展生產,厲行精簡節約,建立和鞏固革命秩序;要求各級黨組織與人民群眾同心協力,艱苦奮鬥。市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對市場物價、失業人員、災民等社會問題予以妥善解決。9月28日至10月5日,青島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短短數月,許多國營工業企業恢復生產,全市社會秩序日趨安定。

在青島解放後最初的3個月時間裏,人民政權在駐青島人民解放軍和全市各界支持下,維護社會治安,打擊殘存的反動勢力,***收容處理國民黨散兵遊勇7 975名,收繳各種長短槍842支,搜捕特務分子192名、武裝匪特161名、盜匪93名,登記管制特務分子64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