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龍蝦頭部的黃,是蝦黃還是蝦屎?吃了這麽多年,終於明白了

小龍蝦頭部的黃,是蝦黃還是蝦屎?吃了這麽多年,終於明白了

夏天就快到了,又到了小龍蝦入市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在夜市上點上幾份小龍蝦,再來上壹些啤酒,簡直讓人欲罷不能。不管是麻辣小龍蝦還是蒜蓉小龍蝦,都深受吃貨們的喜愛。小龍蝦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夜市上的壹哥。

不過關於小龍蝦的吃法也存在壹些爭議,大多數人吃小龍蝦主要吃蝦尾,也有壹些人會吃蝦頭的部分。蝦頭中有壹坨非常明顯的黃色部分,有些人認為這是蝦黃,就和蟹黃壹樣是可以吃的,還有些人認為這是小龍蝦的屎,畢竟小龍蝦的所有消化器官都集中在頭部,那麽小龍蝦蝦頭中的黃色部分能不能吃呢?

小龍蝦的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地為美國及墨西哥,後來小龍蝦被日本引進,在上世紀30年代,被我國引進。由於小龍蝦生命力強,繁殖迅速,當時引進主要想作為動物的飼料。

在引進之初,小龍蝦主要在養殖南京地區,之後逐漸蔓延到全國各地。由於小龍蝦繁殖速度過快,並且那個人們還沒有吃小龍蝦的習慣,造成小龍蝦泛濫,大量小龍蝦挖洞、啃食稻草,當時還成為了農民們頭疼的生物。之所以那個時候不吃小龍蝦,壹方面是對於小龍蝦這個物種並不太了解。另壹方面是小龍蝦的肉實在是太少了,要知道,壹只小龍蝦從頭到腳,能吃的部分也就占不到整只蝦的15%,並且那個時候本身物質相對匱乏,根本沒有現在這麽多樣烹飪條件,做起來的小龍蝦味道自然也不會太好。

小龍蝦被搬上國人餐桌主要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在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漸豐富,對於小龍蝦這種比較生僻的食物開始被人們嘗試,同時各地也逐漸開始推動小龍蝦的養殖,開始產業化發展。在2018年我國克氏原螯蝦總產量達163.87萬噸,養殖總面積突破了112萬公頃

2018年我國克氏原螯蝦總產量達163.87萬t, 養殖總面積突破112萬公頃 。主要集中於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5個省份,養殖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近90%,養殖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5%左右,其中湖北省的養殖面積和產量占全國克氏原螯蝦產業的半壁江山。小龍蝦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高達千億的市場。

小龍蝦市場龐大,價格也並不便宜,壹份小龍蝦價格幾十甚至上百,只吃其中的蝦尾看起來確實是有點可惜,那麽小龍蝦蝦頭黃色的部分能吃嗎?想要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小龍蝦的身體結構。

小龍蝦的蝦尾主要是它遊動所需的“肌肉”,其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豐富,而蝦頭則主要分布著蝦的各種內部器官,包括大腦、心臟、肝臟、腸道、鰓以及生殖器官等。

我們所說的“蝦黃”指的是蝦頭中黃色的部分,但這部分對於公蝦和母蝦來說,包含的器官可能還不太壹樣。

對於母蝦來說,其中的“蝦黃”包括它的卵巢以及它的肝胰腺,也就是肝臟和胰臟。對於公蝦來說,則是它的肝胰腺,小龍蝦的這些器官都是淺黃色,難以區分。

對於公蝦和母蝦區分,只需要看小龍蝦的腹部,如果腹部有兩個較長的淺紅色螯足,那麽就是公蝦,沒有的話那就是母蝦。

所以說,無論是公蝦還是母蝦,蝦黃部分都包括它們的肝胰腺,而這部分器官主要是小龍蝦的解毒器官,因此也比較容易聚集重金屬。雖然說小龍蝦解毒重金屬的能力很強,內臟中的重金屬會逐漸被它通過內臟轉移到外殼,之後再通過脫殼排出,但其中可能難免會存在壹些代謝中間物。

所以綜合來看,小龍蝦的蝦黃最好還是不要吃。除此之外,由於蝦頭還容易集聚細菌、腮部有殘留的泥沙,因此小龍蝦的頭部最好都不要食用。

那麽既然小龍蝦頭部的“蝦黃”不是蝦屎,那麽蝦屎又在哪裏呢?

答案是蝦線。實際上蝦的消化道非常短,除了蝦的胃在頭部,經過短暫的消化之後直接進入蝦線排泄出來。我們在蝦的底部就可以看到的那條黑色或青色的線,這便是小龍蝦的蝦線。蝦線中殘留的物質自然是小龍蝦還沒有排出體外的排泄物,這我不用說是啥妳們應該也懂了吧。當然如果妳實在在不願除去問題也並不是特別大,畢竟經過高溫後,其中的微生物也都被殺死了,但相信很多人知道後,吃起來也會很不舒服,另外不除去口感也會差壹點。

小龍蝦的蝦黃其實並不是蝦的屎,主是蝦的肝臟和胰臟,這部分器官由於可能會聚集壹些重金屬,所以還是不建議食用,以後吃貨們在吃小龍蝦的時候,還是果斷的將蝦頭去掉吧。小龍蝦雖然美味,但由於小龍蝦的烹飪會使用大量的油、鹽以及調味品,鹽分較高,為了 健康 也不要吃得過多哦。

參考資料

[1]我國克氏原螯蝦產業調查分析與發展對策建議[J].江蘇農業科學,2021,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