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闕穴腹灸的功效是唱的:?經常艾灸神闕穴會消除壹切疾病。?神闕是肚臍眼,是人體任何脈搏上的壹個穴位的名稱。闕是宮城之門,君主居住之地,神闕是人體之門。按壓或艾灸神闕穴是為了激發人體的元神和活力。所謂“申遠”和“漆瑗”,是指人在生命之初就具有的神聖的仁慈,其力量是強大的,否則無法發展成胎兒的生命。申遠和漆瑗壹直伴隨著人們度過壹生,很多疾病都是因為漆瑗的虛弱而引起的,但只要重新激活申遠和漆瑗,任何疾病都可以很快治愈。
神闕穴位於人體中心,上有陽,下有陰,是先天的起源,後天的蒂,生命的根,胚胎發育中腹壁最後閉合的地方,皮下組織少,皮膚敏感性高,血管分布特殊,血液循環良好。因此,對神闕穴的不斷刺激,會使臍部皮膚上的各種神經末梢進入活躍狀態,可促進神經和體液的調節,提高免疫功能,激發抗病能力,從而提高各種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特別是加快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調整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紊亂,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肚臍到腳趾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的長度之比正好等於0.618,即肚臍位於人體的黃金分割點。現代醫學研究表明,0.618對養生有重要作用。黃金分割是調節人體機能的最佳作用點。
艾灸神闕不僅可以治病,還可以強身健體。作為壹種保健艾灸,主要體現在艾灸神闕穴對人體的整體調節。由於臍與百脈相連,艾絨的溫熱作用,火的陽熱性,灸藥的藥性,可以通過穴位和經絡到達臟腑,調理臟腑經絡,平衡陰陽,調和氣血,從而達到強身健體,防病延年的目的。
神闕穴艾灸的方法是仰臥,屈膝,點燃艾條的壹端,放在距離胃部cm處,繼續艾灸20?只需要30分鐘。同時也可以拿著艾條在肚子周圍擠壹擠。註意艾灸,保持艾火與皮膚的距離,避免灼傷皮膚。
古代醫典《論語》中也提到了壹種隔鹽灸的方法。用純白幹燥的食用鹽填滿肚子,用姜片紮幾個洞,放在肚子上,然後艾灸。氣虛的人適合秋冬春灸,夏天灸容易引起虛火。
除了直接灸和隔鹽灸,還可以用?藥餅?艾灸的方法。準備人參6份、川芎6份、黨參3份、白術3份、陳皮3份、幹姜2份、甘草1份;將所有藥物壹起磨成粉末,然後在粉末中加入適量的面粉和水,制成厚度約3毫米、直徑2厘米的圓形藥餅。準備艾灸的時候,拿壹個藥餅,用針在藥餅上紮幾個洞,放在肚臍上,在藥餅上加壹層用艾絨做成的錐形艾炷,固定好艾炷,就可以進行艾灸了。
神闕穴艾灸註意事項1。溫灸時,先灸左邊,再灸右邊。
2.溫灸後半小時內不要洗手或用冷水洗澡。
3.不宜在剛吃完飯或空腹時艾灸肚臍;溫灸後比平時多喝溫水(千萬不要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於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4、脈搏每分鐘90次以上。餓了、飽了、醉了都不艾灸。
5、艾灸不要太靠近肚臍,否則容易燙傷。
6.孕婦禁用;臍帶損傷或有炎癥者禁用艾灸。
艾灸的好處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平衡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利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的效果。
2.溫經散寒。艾葉的溫熱和熏灸的點燃,使熱量到達肌層,溫補氣機,促進血液循環。艾灸具有溫經活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解痹止痛的功效。
3、氣血循環,瘀滯相生。氣見熱就好,見冷就凝,溫度高就好。艾灸是壹種溫刺激,能協調氣血,調和營衛,調和血液循環,促進氣血循環,祛瘀散結。
4、溫陽補虛,補中益氣。
5.歸陽救逆。
6、防病保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