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吃美食如何吃健康?

小吃美食如何吃健康?

小吃常見的問題就是口味較重,高油、偏鹹或是太甜。不少外食族以小吃當正餐, 建議搭配幾樣健康的小吃,並且調整攝取量、選擇烹調方式。 文/陳佳佳 點壹盤蚵仔煎、來壹塊香脆多汁的炸雞排、配上壹杯QQ的珍珠奶茶、不夠飽足再來壹份小籠包,臺灣各地夜市、路邊攤的特色小吃花樣繁多,10個指頭數不完,不僅是許多民眾打發壹餐的選擇,也紅到國外,成為觀光客到此壹遊,必定體驗的行程,連旅美球星林書豪日前短暫回臺,願望之壹也是希望能自在的逛夜市、嘗小吃。 香氣四溢、從第壹攤邊走邊挑、吃到最後壹攤,是不少人的美好經驗,不過令人食指大動的各種小吃,美味的背後卻可能潛藏有高鹽、高油、高熱量的陷阱,特別是怕胖、有慢性病、正在減重的民眾,美食當前祭五臟廟時更應謹慎。 健康意識擡頭下,臺北市寧夏夜市今年創全國之先,跟馬偕醫院的營養師合作,推出「夜市美食熱量標示」,讓民眾方便計算小吃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等,並張貼於攤位明顯處。 臺南市衛生局也於網站提供「府城飲食熱量指引」,讓老饕們可以參考多種府城美食的熱量,可見得愈來愈多人接受,小吃不僅是「吃飽」、更要「吃巧」。 不可思議的小吃熱量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幾年前曾邀請多家醫院的營養師,***同合作調查,發現北中南各地小吃的熱量可不「小」,民眾愈吃愈「涮嘴」的當下,也要多考量熱量。 調查發現,像是臺南知名的「棺材板」,因為外皮的厚片土司經過油炸,內餡也有勾芡,吃完壹份就是743大卡,熱量直逼壹個排骨便當。員林米糕看似份量不多,糯米飯澆上滿滿鹵肉,卻會吃下515大卡。壹碗九份芋圓淋上糖水、壹盤蚵仔煎也都超過500大卡。 馬偕醫院淡水院區營養師許碧惠表示,許多小吃的熱量估算後會令人嚇壹跳,高熱量主要來自油炸等烹調方式,例如學子很難拒絕的炸雞排,光是肉的份量就有4~6兩,又經裹粉油炸,吃掉壹整片就是800~900大卡。對於上班族、靜態生活的女性,壹片雞排可能就相當於壹整天所需熱量的壹半。 而且油炸過的雞皮令人吮指回味,很少人會「狠下心」把雞皮去掉,即使有些人會先以面紙吸油,但許碧惠說,「去油」效果並不大,不如跟別人合吃、去皮,才能減少熱量攝取。 肉圓也是熱量陷阱高的小吃之壹,許碧惠說,肉圓泡油慢慢炸熟,壹個就有320大卡,食量大的男生常覺得吃壹個沒吃飽,可能壹次得吃兩個,又加壹碗貢丸湯。以壹個中年男性壹天約需1800~2000大卡的熱量計算,光是吃兩顆肉圓,就相當於壹餐的熱量。 吃完鹹的,就想吃點甜品,但許碧惠說,像是紅豆芋圓,以重量來看,壹公克就有壹大卡,因此如果壹碗400公克,立刻就吃下400大卡。在正餐外當成甜點,很容易不知不覺吃下額外的熱量,堆積在體內沒消耗,不發胖也難。 她也舉例,士林夜市知名的大餅包小餅,烤餅包上炸芋頭等內餡,因為是澱粉加上油脂,壹份就有370大卡。還有寧夏夜市知名的燒麻糬,糯米制成的麻糬泡在甜湯裏,要吃的時候再沾上花生糖粉,兩顆也有240大卡。 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營養師徐嘉罄也表示,民眾可以註意食物熱量密度比較高的美食,特別是糕餅類,為了增添口感及美味,制作過程常添加了酥油、白油、豬油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脂,常讓人忽略裏頭隱藏著脂肪與糖類。 像是芋頭酥,「個頭」雖小,壹個卻有200大卡,壹口氣吃兩個,就相當於吃掉壹碗飯。還有厚的牛舌餅,壹片就有248大卡,鹿港常見的綠豆糕壹份兩塊,體積雖不起眼,壹入口卻吃下154大卡。 徐嘉罄也說,不僅是擔心體重上升的人要小心,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因為飲食應減鹽、減糖、減油,更不能毫無忌憚的享受小吃美食。她建議糕餅類不適合當正餐,而且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因為額外攝取糕餅類,造成糖類攝取過量,導致血糖過高,因此,必須適當的減少飯、面的主食份量。高血脂患者則要小心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以免讓自己的血脂肪上升,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機。 許碧惠也分析指出,小吃常見的問題就是口味較重,烹調方式高油、偏鹹或是太甜。不少人會發現,自己在家煮的面線,就是沒有外頭做的香滑可口,因為少了大量的油脂以及太白粉勾芡等過程。 第二則是營養素不均衡,偏重於糖類、蛋白質、脂肪,像是尋常常吃的米粉湯,完全沒有蛋白質,壹整碗米粉都是糖類;大腸包小腸的糯米腸與香腸,則是糖類加油脂的「組合」,因為小吃很少有青菜,也因此缺乏現代人需要的纖維質。還有香噴噴的鹵肉飯,常讓人忍不住點大碗,但光是白飯很可能有壹碗半的份量,很多人還會搭配小菜進食,壹餐下來的熱量很驚人。 第三,小吃常加入過多的調味料,不少人更除了原先店家淋上的醬料,又自行再加入醬油膏、醋、辣椒醬調味,愈吃愈鹹,鈉的攝取量也可能「破表」。 因此,要健康吃小吃,徐嘉罄建議,在醬汁部分可以減量,例如自己少添加辣椒醬、醬油膏等,可以減少鈉的攝取量,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調味料過量易影響血壓控制。她建議,可以拜托業者少加壹點調味料,或是外帶時,請店家把調味料與食物分開裝,回家以後加入壹點水、高湯,將醬料稍微稀釋,可以避免過鹹的問題。 對於不少外食族以小吃當正餐,徐嘉罄建議搭配幾樣健康的小吃,像是蚵仔煎因為有大量勾芡的太白粉,澱粉含量相當於壹碗白飯,又因為裏面有煎蛋、蚵仔,含有蛋白質,只要加壹份燙青菜或是青菜湯,就可以當作壹餐。 還有蒸的芋丸,可以配壹碗蝦丸湯,加上不加肉燥的燙青菜,這樣搭配下來,油脂含量不高,加起來還不到400大卡。另外,含瘦肉的面線糊,壹樣是加壹份燙青菜,也能既飽足又健康。或是主食可以選擇碗粿,加上蝦丸湯、茶葉蛋、豆腐湯,也是清爽不油膩的壹餐。她也說,選擇湯的時候,因為貢丸制作過程常加入壹定比例的肥肉,所以蝦丸湯比貢丸湯好。 小吃好吃,卻不見得健康,許碧惠也說,此時應該自行調整攝取量,例如點壹份,兩人分著吃,這樣也可以多嘗兩、三樣,較不容易過量。像是米粉湯,兩人點壹碗,再點壹份豆腐、切壹盤瘦肉、豆幹,加上兩盤燙青菜,就能兼顧美味與營養。 許碧惠也提供壹些小秘訣,由於小吃調味重,油脂含量高,像是麻辣臭豆腐、米粉湯等,可以盡量不喝湯。同時,也可以從烹調方式選擇,例如紅燒的麻辣臭豆腐就比油炸臭豆腐好、清蒸肉圓比炸肉圓好等。 另外,吃小吃常忍不住要搭配飲料,不過以廣受歡迎的珍珠奶茶而言,「威力」不容小覷,喝下壹杯700c.c.的珍珠奶茶,就攝取了410大卡的熱量,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換算,以壹位60公斤的民眾健走,每分鐘約100步,得運動123分鐘才能消耗完畢。 徐嘉罄則建議,如果想喝飲料,可以選擇無糖的紅茶、綠茶、烏龍茶,或是不加糖的果菜汁,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徐嘉罄說,流行的手搖杯飲料,珍珠等配料會加糖下去煮,除了有太甜的問題,業者常使用玉米加工制成的高果糖糖漿,不少研究已證實,攝取過多的高果糖糖漿會使得三酸甘油酯過高,增加高尿酸的風險,也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的疑慮。她也說,如果吃完小吃,覺得肚子還有點空間,不妨加壹份切片水果當甜點,也是較為健康的選擇。 品嘗小吃是生活樂趣之壹,但兩位營養師也建議,國人肥胖率升高,而且罹患慢性病的情況也愈來愈普遍,因此吃小吃頻率不要過高,偶壹為之打打牙祭就好,同時要「均衡壹下」,吃完小吃的下壹餐,可以多增加蔬果的份量,或是由外食改為在家烹調,都是不錯的方法。 小吃 份量 熱量(大卡) 炸臭豆腐 1份5塊 560 清蒸臭豆腐 1份2塊 430 蚵仔煎 1盤 510~520 蚵仔面線 小碗(410公克) 410 面線糊 1碗 390 鹵肉飯 1碗 500 米粉湯 1碗(560公克) 490 炸雞排 1片 800~900 大腸包小腸 1份 580 大餅包小餅 1份(100公克) 370 燒麻糬 1份2顆 240 紅豆芋圓 1碗(400公克) 400 芋頭酥 1個 200 牛舌餅 1片(厚) 248 麻糬(鹹) 1顆 78 綠豆糕 1份2塊 154 口酥餅 1份5片 113 ◎資料來源:許碧惠營養師、徐嘉罄營養師。 本文摘自 3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