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導演的生理思想和現實最大的區別是什麽?

導演的生理思想和現實最大的區別是什麽?

作為導演,“理想與現實最大的區別”在於迷茫,或者說是充滿不確定性。

相對於其他學科和專業,畢竟有“老本行”。編導專業的學生因為知識體系豐富,很容易就能搞清楚自己的“老本行”是什麽。這跟學校的教學大綱和培養計劃有關系。包括廣播學院在內的很多高校都沒有明確“廣播電視編導”這個專業和其他專業的區別是什麽。特別是相對於廣播電視、戲劇、電影、文學這兩個專業,廣播電視專業的學生往往特別尷尬。而且導演專業藝考前後,大學畢業前後的知識和能力要求相差太大。導致很多高考編導在考廣播表演的時候“順便”報了編導,大學畢業後並沒有真正做“編導”的工作。

和大部分編導高中就決定學編導不壹樣,我10歲做小主持,學拍片,寫稿子,現在26歲做新聞編輯。上大學之前,我在播音、策劃、攝影方面待了八年。上大學後,我玩過錄音、編曲、3D動畫、VR、無人機...真的很難說哪個是我的“老本行”。但是,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很投入,很享受。僅此壹點,我的麻煩就比大多數人少很多。

而且不管什麽樣的活動,玩,作業,兼職,妳總會遇到壹些同學,同齡人,同事,他們會是妳以後的人脈。直到考了藝考,我從來沒有因為編導專業而缺過壹次文化課,也從來沒有報過課外輔導班。都是基於多年來玩和學打下的知識基礎,以及我認識多年的朋友和同學的幫助和建議。我大部分的求學經歷都是在福建和臺灣省。雖然我現在在北京工作,但是我現有的很多聯系都是在上大學甚至中學的時候建立的。

大學之所以學習編導專業,壹方面是因為高考最終分數比較高,另壹方面是因為嘗試了不同的專業之後,發現編導專業的豐富性最適合我。我的很多“老本行”都可以在編導專業繼續提升。再加上學制,無論是綜合類院校還是專業類院校,我都有學習經歷。所以兩種學校的優點都可以吸收。對於我的大學生活,可以參考這個回答。

在大學裏做廣播電視編導的學生是壹種怎樣的體驗?

我在大學當班長的時候,有時候會問同學為什麽報新聞傳播學,為什麽學播音與編導。但遺憾的是,除了少數文藝宣傳骨幹,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因為報考藝術類分數低或者專業調劑等原因而來。

以至於整個學院的學生似乎都在抱怨自己“明明只想做XX,為什麽要學XX”“什麽都學,卻什麽都不會”。我也聽到很多大二大三的學生抱怨,學了這麽久編導,但是越學越迷茫。在知乎上,導演標簽下有這樣壹個問題:

作為導演妳有過迷茫嗎?

壹個編舞之所以什麽都要學,是因為壹個好的編舞需要掌控全局的能力。這樣就要搞清楚每個工種的崗位要求。各種工作精通自然是極好的。事實上,如果妳能掌握壹兩門學科,妳就已經能在行業中站穩腳跟了。

基於我從小到大的從業經驗,我敢說,在過去的十五年裏,無論媒體行業如何創新,無論我做的節目在哪裏播出,給誰看。我始終相信“先打動自己,再打動別人”。如果妳對自己做出來的東西不滿意,那肯定不是好作品。

這麽多年,我都不記得參加過多少節目了。規模有大有小,播出平臺從央視到網絡平臺都有。不僅有壹分鐘的作業和畢業設計,還有大型紀錄片項目。做過攝影助理、翻譯、記者記者、編輯、導演、音響總監等...我以我的專業能力認真對待我的所有工作。時間長了,在老師同學中的口碑就建立起來了。再久壹點,行業口碑也建立起來了。相應的,各種比賽、實習、獎勵、獎金等機會也會隨之而來。

這樣在找工作跳槽的時候,妳就有信心了。壹方面,妳只要投簡歷,就會有很大概率收到面試邀請。另壹方面,在工作中容易產生作品和成果。大學畢業後,我在不同級別和類型的生產單位工作過。不管在哪裏工作,做什麽工作,都要把重心放在工作上,堅持專業。妳永遠不知道妳現在做的事情會給未來帶來什麽樣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