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骨折患者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的所謂軟飯,食物中必須少含渣滓,以利於咀嚼和消化;食物不宜煎、炸,對呼吸道、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辣椒、生蔥、芥末、辣椒等辛辣之品慎用。
骨折患者吃什麽?骨折術後三個階段的飲食。
骨折愈合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中期和晚期。根據病情的發展,準備不同的食物,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形成。
■骨折患者早期(1-2周)應該吃什麽,不宜喝骨頭湯等油膩食物。
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不通。這個時期的治療主要是活血化瘀。中醫認為“瘀血不散,骨不生”,“瘀血生新骨”。可見,消腫和活血是骨折愈合的最重要因素。
飲食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雞蛋、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不吃酸辣、燥熱、油膩,尤其不要過早給油膩、滋補的產品,如骨頭湯、肥雞、燉魚等。否則瘀血停滯,難以消散,必然會延緩病程,減緩骨痂生長,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這個階段食療可以用三七10g,當歸10g,肉鴿1g,* * *燉至熟,湯和肉齊頭並進,每天1次,連續7-10天。有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和骨頭可以使骨折早日愈合。事實上,並非如此。現代醫學多次證明,骨折患者多吃肉和骨頭,不但不會早愈合,反而會延緩骨折愈合時間。如果骨折後大量飲用骨頭湯,會促進骨中無機成分增加,導致骨中有機質失衡,阻礙骨折早期愈合。
骨折患者吃什麽?骨折手術後飲食註意什麽?
■骨折患者中期(2-4周)應該吃什麽,補充動物性食物和維生素等。
瘀血腫脹部分吸收,此階段治療以止痛、化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應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以在初期飲食中加入骨頭湯、田七燉雞、動物肝臟之類,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和蛋白質。
食療可以用當歸10g,骨碎補15g,續斷10g,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g,燉1h以上,加湯加肉2周。
■骨折患者後期(5周以上)吃什麽好的飲食可以去除禁忌?
傷後5周,骨折的挫傷和腫脹基本吸收,骨痂開始生長,這就是骨折的後期。治療要輔以,通過滋補肝腎、氣血,促進更牢固的骨痂形成,舒筋活絡,使骨折相鄰關節活動自如,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以補充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蹄筋湯、燉水魚等。能喝的可以選擇杜仲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療可以用枸杞10g,骨碎補10g,續斷10g,薏苡仁50g。將骨碎補、續斷炒去渣,再加入剩下的兩味煮粥食用。每天壹次,7天為1療程。每個療程間隔3-5天,可使用3-4個療程。
骨折患者吃什麽?骨折手術後吃這些可以加快恢復。
骨骼生長需要:膠原蛋白、鈣、磷和維生素C、D,這些都是成骨元素,所以骨折後要重點補充這些物質,尤其是老年人。
1,高能量高蛋白飲食:有助於恢復活力。但要在骨折2周後吃。骨折初期,飲食清淡為宜。
2、維生素D:骨折後如果壹直在室內休養,在漢川沙斧得不到陽光,容易缺乏維生素D,所以骨折後要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蛋黃等。)並且盡可能多曬太陽。
3.維生素C: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龍眼、荔枝、柑橘等。,而蔬菜有紫花苜蓿(草頭)、辣椒、甜椒、菜花、抱子甘藍(湯)、苦瓜、豆瓣菜、綠菜花、綠莧菜。
4、水:骨折後,由於久坐,容易引起便秘。這個時候要多喝水,保證腸道通暢。
骨折後兩周,可以在飲食中補充骨頭湯、田七燉雞、動物肝臟等,多補充維生素A、D、鈣和蛋白質。如果骨折持續5周以上,食譜可以補充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蹄筋湯、燉水魚等。能喝的可以選擇杜仲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