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茵陳蒿湯加減治療醫案

茵陳蒿湯加減治療醫案

註意炮制和處方用藥,註意藥物之間的相互需要、相互使用、相互殘殺、相互恐懼等關系。煎服時,常表示壹藥同煎,或壹藥同碎,合藥有“藥對”之意。有的取古方,經典方劑配伍的初衷,有的根據我的臨床經驗配伍,有的以去性去味為目的,有的以去味去味為目的,相當巧妙。如焦山支子炒香豆豉,取支子豆豉湯之意,清胸膈之熱;厚樸與川炒在壹起,黃連寒督厚樸溫,意在寬中行氣,燥濕。枳殼與苦桔梗共煎,壹升壹滴,用於肺衰咳喘之證。秦艽炒豆卷有散表、清虛熱之功,而炒茵陳、焦山梔子有茵陳蒿湯之意,有清濕熱之功;絲瓜絡炒桑枝,通痹通絡,赤茯苓皮炒澤瀉,兩者同用,健脾利水;松子和火麻仁壹起炒,兩者合力潤中,潤腸通便;整個瓜蔞和薤白壹起搗碎,模仿瓜蔞薤白白酒湯的意思,有寬胸除痹的作用。王、先生的上述用藥經驗,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善用藥粉組裝膠囊,煎服。有些藥物煎煮後,有效成分被破壞,影響藥效的發揮;有的藥物價格昂貴,煎藥需求量大,有浪費之嫌,或者患者也負擔過重;有些藥不宜煎服,應裝入膠囊,隨湯吞服。這種少量吞服的方法既能節省藥材,又能充分發揮藥效,簡便廉價,利民治病,開辟了新的給藥途徑。據不完全統計,《路博醫案》中用膠囊沖服的病例多達75例。王先生常根據病情選用多種配方隨機應用。如治療濕熱疾病替代方劑;羚羊角尖0.3克、太乙玉樹丹0.6克、砂仁0.6克;砂仁、太乙玉蜀丹、九君各0.6克,砂仁各0.6克,生、熟大黃各1.2克;香犀角、豆蔻仁0.6克,香犀角、郁金0.6克,酒軍、豆蔻仁0.6克。將所有配方研成細粉,裝入膠囊,分兩次煎服。為息風,琥珀保龍丸、太乙玉舒丹各0.6 g、薤白1.5 g常研成細粉,裝小膠囊,分兩次送服。妊娠不良,飲水後嘔吐者,取明礬0.3g,鹽0.3g裝膠囊;吐酸水苦水者,取豆蔻仁0.6g,枯礬0.3g,鹽0.3g於小軟管中;食後溢出者,取沈香0.3g,豆蔻仁0.6g,鹽0.3g於水中,研成細粉,置於小軟管中。其中以粗鹽磨鹽為好,精鹽和再生鹽不用。因為這兩種鹽有澀澀的感覺,舌根有不適感,所以不要炒鹽。如果炒成胡鹽,就倒了。腹瀉患者,常用沈香粉(即質量好的沈香)兩份,砂仁兩份,壹起磨成細粉,裝入膠囊,同湯服用。對於口中粘稠、苦澀者,可用蓮子心、沈香、鹽裝小膠囊吞服。可見其公式非常靈活,視病情而定,可謂靈活機動。

喜歡用音樂。如陳香曲、範曲和曲,不言而喻,曲應被用於治療胃腸疾病。對於恢復期的壹些雜病,為了健胃、增進食欲、增強體質,方中應加入祛曲藥。

善用新鮮藥物。常用的有鮮廣藿香、鮮佩蘭、鮮枇杷葉、鮮菖蒲、鮮荷葉、鮮佛手、鮮西瓜崔屹、鮮蘆根、鮮檸檬皮、鮮竹葉、鮮燉生姜等。鮮品有幹品不可比擬的優勢。有些藥物宣傳消化性較輕,鮮制品香味較濃,所以祛濁能力較強。鮮品中含有豐富的植物提取物,王先生認為鮮品對暑證溫病養陰特別有效。

中藥放入湯劑中。適量的中成藥可以用湯劑煎服,既能起到協同或輔助作用,又能彌補單純湯劑的壹些不足。湯劑用來解決主要矛盾,藥丸可以解決次要矛盾,兩者是壹致的。常用的中成藥有:越鞠保和丸、香砂六君子丸、支竹丸等。